摘要:建筑工程涉及内容较多,在整个过程中风险不可避免,这无疑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必须了解建筑工程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在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如何正确认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回避风险,把类似的风险降到最低,成了新时代社会公众和工程项目管理者必须关注和面对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以及全面风险管理展开分析,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全面管理
前言: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产业支柱中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崛起,进一步刺激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在城市中购置商品房,更加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为了减少或规避建筑项目的风险,必须掌握建筑项目的风险类型、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理论研究
1.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思想观念
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一次性及涉及面广等特性,风险大多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而变化,对项目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且与项目投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相关,所以加强对项目风险的认识和研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和手段不断完善防范的措施,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制定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也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运用动态的、系统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以此降低建筑方案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这就是所说的全面风险管理。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业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类新型建筑工程技术有力的支撑着我国各方面建设的进行,不过在这一片欣欣向荣发展的建筑业背后,建筑工程的项目风险仍旧制约着我国建筑业的相关发展,为充分保障顺利的进行有关建筑工程项目,展开深入的分析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内容,存在重要的意义。
1.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的整个过程中会发生的风险统称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主要有: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风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风险的相对性、风险的可变性以及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等。风险不受人的意识控制,且常超越人的意识而存在,具有客观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风险随时可能出现,且具有不确定性。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 所以可以通过现代风险分析法,进行评估和预测项目工程的风险的发生,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风险的主体具有相对性,相同的风险对于不一样的主体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当发生风险之后,有的主体可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有的主体却反而使得自身的效益得到提升;风险大小有相对性,这主要是受资金投入、资源力量、获取的收益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风险主体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但是在建筑工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会有新的风险的产生,但有些风险若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甚至衍生出新的风险,所以风险也是可变的。由于多种因素或单个因素的作用,风险产生了,且这种风险所产生的后果大多具有不确定性,故风险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建筑工程有着较长的施工时间、较大的施工规模,由此就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但各者之间又相互影响,这使得风险变得复杂,具有多层次性。
1.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类型分析
为了能够对建筑项目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全面充分地认识,进而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所以本研究将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风险进行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包含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主要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以及经济风险。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外部风险有可能来自于自然环境,比如发生一些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海啸、恶劣的天气和施工条件较差的地质环境等;其中,社会风险主要包括法律及政策变更、新工艺或新技术革新等;而经济风险产生主要是由于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当今时代存在着的经济问题,包括通货膨胀、人力资源缺失、资源分配供给不稳定等,这些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应当提高警惕。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内部风险一般就和建筑工程项目本身有关系了,比如建筑施工项目设计方案的变更。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业主风险、承包商风险、设计方风险对建筑工程、监管方风险。因为建筑工程有着较长的施工时间、较大的施工规模,由此就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而且它们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 所以防范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需要各个参与方的共同合作。
2.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性策略
2.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主要存在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和施工监管不到位两方面问题。人员风险意识薄弱是预防风险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建筑企业中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项目施工人员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与之相符合的是较低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从企业成立就开始工作的老员工,也都是以双手打拼起来的老员工,他们都比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直觉。目前很多建筑企业不能够将监督管理工作实行贯彻,主要表现在对现场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督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固定的监督制度进行工作,很多人员在监督的过程中都是敷衍了事,没有针对发挥监督的作用。监督工作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对于一些工程中的高危工作更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而避免事故风险的发生。
2.2应对项目风险的可行性策略
我们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专业素养应当先从管理人员做起,只有管理人员认识到具备风险意识的重要性,才能将这一素养传递给下面的施工人员。在建筑企业中施工人员虽然不要求过高的学历,但是工人要有学习精神,能够快速了解风险管理的要点,也能够积极的配合企业的培训。还要加大对他们风险管理的培训,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当的领导能力才能胜任管理工作,风险管理作为施工企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的保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工人操作机械的情况进行监管,一旦发现施工问题及时上报或解决。在监管的过程中细致的检查每一项工作,发现违规操作及时处理,发现机械问题也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了解风险存在的意识是投资者在项目开展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还要防范和预测各项可能出现的风险。建立专项的预警系统也是施工单位和投资者重点考虑的工作,这有这样才能合理可行地运行投资的项目。在针对资金使用的流程上加大管理的力度,完善审批的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得当。而审批的流程建议参照国家的律法制定属于自己的制度,并按照制度进行审批,预防出现三角债的情况。
3.结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极快,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和态度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更多的新方法、新措施都将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针对近年来工程项目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风险管理是项目安全进行的保障。通过分析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研究得到只有加强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加强监督施工现场的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才能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王春浩.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2(14):149.
[2]周永盛.浅析现代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J].现代商业,2011(06).
论文作者:郝立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风险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风险论文; 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