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地铁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而地下车站是地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地铁系统能够实现正常运行。因此施工单位应准确掌握地下车站结构容易发生渗水问题的部位,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施工技术加以处理。
关键词:地铁;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地铁车站的防水建造的好与坏是直接影响乘客的体验感觉,若防水施工建设做的非常差还有可能威胁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良好的防水施工技术是建设地下车站防水设施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得防水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笔者对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剖析,进而研究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1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原则
在地铁工程的建设中,必须要做好防水工作,在防水设计时需要遵循一级标准的要求,比如结构不能够出现渗水或者是内衬表面不能够有湿渍等。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预防为主,在施工中要刚柔并济,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和特点进行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并且要做好治理工作;第二,加强混凝土结构防水,并且要融合柔性附加材料做好防水工作;第三,坚持以结构自防水为基础与根本,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进行控制,加强混凝土抗渗性能;第四,要对特殊部位进行重点设防,比如施工缝、变形缝以及穿墙等相关部位的接缝防水工作,在此基础上保障地铁施工工程的质量。
2地下车站施工中容易发生渗水问题的主要位置
2.1地下车站的支撑头位置
由于地下车站的支撑头施工具有较高的难度,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往往会有缝隙存在,从而引起渗水问题,影响地下车站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因此支撑头是防水施工中的重点部位。
2.2顶板收缩缝渗水
若说支撑头是地下车站建设中防水设施中最难解决的一项,那么对于地铁战车而言,顶板是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它对整个地铁车站起着支撑作用。如果顶板在巨大的压力下,并且这种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此顶板的压力承受范围,那么顶板就很容易出现收缩缝,同时水就会通过此收缩缝渗透到地铁站内,时间久了就会发生很大的危险,就算及时的发现也是无法弥补的,所以顶板的建设一定要考虑到位,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对车站乘客的生命和舒适感产生影响,建设过程中花费的人力资源与财产也付诸东流了。此外,由于天气气候的变化顶板也会出现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度应力很容易使顶板出现收缩缝,从而导致渗水。所以,想要根本上解决顶板收缩缝渗水问题,就需要通下车站结构包裹起来。而排水系统的控制多采用控制全包式房水系统展开的,控制排水性全包式防排水系统可以理解为是采用防水材料制作而成的全包式地下防排水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指在防水层外设置一个排水沟,并且这个外层排水沟要与建筑结构内的排水沟相连接,同时还要在结构内的排水沟的连接处的横向排水管上安装可以通过人工来控制的阀门,用于控制排水,这样就实现了控制排水的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下连续墙夹缝与顶板收缩缝防水
地下连续墙是地铁施工的关键环节,若是质量不达标或是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夹缝渗漏问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测工作,这样就可以精准找出渗漏点的具体位置,从而凿开渗漏点处的混凝土,并且清扫出渗漏点的四周,再在渗水点附近放置橡胶水管。其中一条负责出浆工作,还有一条负责压浆工作,最后再往压浆管中注入水泥浆,以此将空隙填满,这样才能够预防渗漏。顶板是地下车站是工程关键支撑结构体系之一,其中荷载压力比较大,若是负载超出极限荷载时,顶板会有收缩缝出现。除此之外,气候、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变化和混凝土水化热等因素会让结构中形成应力,进而出现裂缝,这样也会导致顶板有收缩缝的现象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顶板裂缝位置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将其拌和成混凝土。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内部化学注浆的方式,在这其中主要是运用低模量聚硫密封膏,施工时要将现场封闭,将冷空气隔离在外面,热气流不能够和其出现对流现象,这样能够预防混凝土形成裂缝。
3地下车站施工中的主要防水技术分析
3.1特殊部位的防水施工技术
特殊部位的防水施工可以分为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件三点,而施工缝笔者在前面已经深度分析了,在此就不再过多介绍。变形缝是地铁建设完毕后由于自然原因所导致的缝隙,通常都是肉眼不可见的,但是此类缝隙还是渗水的主要源头,而为了弥补这个变形缝,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镀锌钢板止水带防治后浇带位置发生渗漏。穿墙管件是地铁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建设环节,但是管件的穿透难免会产生缝隙,这就有可能会出现渗水问题,为了有效的进行防水处理,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去选择最适合穿墙管件施工的方式,这个时候就需要严格的筛选防水材料,良好的防水材料能够一定程度上保障防水施工的有效进行,随后再通过遇水膨胀止水带进行防水渗透处理,紧接着好药对相关的建设面板进行防水密封处理,这有这样才能达到防水防渗的效果。
3.2混凝土自防水的施工技术进行防水处理
首先选择防水性能较好的混凝土材料,根据地下车站的防水抗渗要求来科学配比混凝土混合料,严格控制混合料中的粗细骨料质量和性能,并保证拌和充分均匀。还可以采取在混凝土混合料中增加有机纤维的方式来使混凝土的韧性增强,从而提高其防水性能。在施工中,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与拌和站的距离以及天气变化等因素对混凝土初凝所产生的影响。另外还根据设计规范和防水要求来确定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后,还应进行2周以上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防水性能。
3.3变形缝防水施工技术
模筑混凝土极易出现变形缝渗漏的问题,在防水处理时,可以在变形缝上放置止水带,因为这种背贴式止水带与混凝土有着极好的密实度,还能够实现止水目的。在实际施工时,要把注浆管设置在背贴式止水带两侧,可以选择化学浆液灌注,在结构内部中还能够使用埋设式PVC止水带做防水工作,其宽度一般是300mm。在转交位置不能够有止水带接头,转角半径要在20cm之上。在变形缝内边使用15mm×20mm规格的聚硫橡胶密封膏嵌缝,将渗漏的水及时排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需要对施工缝进行防水,在这其中可以使用钢板腻子止水带,对施工缝进行密封处理。若是不能够使用钢板腻子止水带进行处理,则要把断面改成为30mm×20mm,使用遇水膨胀胶带作密封处理。通过这两种技术的实施,能够对地铁车站施工中的一些关键位置进行防水处理,从而加强工程的防水性能,保障整个地铁工程的质量。
结语
地铁地下车站作为地铁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地铁地下车站的防水设施的建立承担着重要任务,想要真真切切的建设好防水设施,不仅要对防水施工材料高要求,同时施工人员也要高度重视起来,对地铁的关键区域进行高效的针对性施工,进一步的提升地下地铁车站的防水性能,使得地铁的运行更安全,人们出行更安全,乘客的生命财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徐博.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112.
[2]时世跃,孙艳茹.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1):14-17.
[3]何永奎.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0):273.
[4]徐天中.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5):225-225.
论文作者:王一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车站论文; 顶板论文; 地铁论文; 地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