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渭城区华星初级中学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写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观察、选材、谋篇布局的丰富的语言。
关键词:写作水平 观察 立意 阅读 语言
写作是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当前,作文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作文中无话可说、说假话现象较多,因此重视作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势在必行。
提高写作水平,不但要提高理论水平,更要重视写作实践,只有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反复练习,才能积累经验,提高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一、要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观察是从现实中获取材料的一个手段,是写作材料的主要来源,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物、景,并及时记录下来,会受益无穷。观察人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作风、工作、生活、学习等并通过人物的外在特征去探索内在的个性。观察实物要注意其外部形态、性状和特征,观察环境要注意将整体与局部结合起来,并选择立足点和角度,我们学过的《孔乙已》、《故宫博物馆》、《沁园春·雪》等文章便是极好的实例。观察还要全面、细致,由易到难,持之以恒,为作文实践作准备。刚开始锻炼,有的同学会无法下手,不知从何做起,只要有意识去注意身边的事物,并及时强化,反复练习,观察逐渐会成为习惯,观察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有的同学看到下雪,就会将雪花的形状、颜色、雪中的感受记录下来,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材料:一对母女在讨论今天是星期几?妈妈说:“今天才星期三”,女儿说:“今天都星期三了”。由此想到:孩子多珍惜时间。
生活处处有语文、课堂、校园、家庭、生活。在观察中揣摩品味生活,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信息社会五花八门的广告铺天盖地,短小精悍、意蕴丰富的广告语成为学生的语言积累之一;街边的栏杆,学校、工厂门口悬挂的一幅激动人心、富有感召力的标语,让学生在游玩散步之余得到语言得体运用的启示;生活中伴着优美旋律的歌声,让青春年少的学生倘佯在诗般优美的意境之中。
二、注意选材和提炼主题
一篇文章,材料是血肉和支柱,主题是统帅和灵魂。写作过程中不是平时观察到的材料都可以,必须经过鉴别、选择和提炼,材料应典型。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那些含义深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选用典型的材料,能深刻地表现主题。鲁迅先生曾用比喻的方法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材料不典型,就象没抓住眼睛,只抓住了“头发”,“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总之,为了较好表现文章的中心,就必须选取典型的材料。魏巍在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从众多的材料中选出了二十几个事例,定稿时只留三个,这样反映生活更为真实生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便写不出文章,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而材料的选择也有严格的要求,鲁讯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在围绕主题选材时要真实、典型、新颖,尤其是作文要有创新精神。“文贵创新”、“唯陈言务去”,创新的材料能反映时代的精神,给人新鲜的感觉,对读者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引起其兴趣。创新是作文的生命,能写出真情实感,文章就有可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色彩,就成功了一半。
主题即古代作家之“立意”?我国历代名家都强调立意的重要性。古人云“意者一身之主”,强调了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取决于主题的需要。作文的主题要鲜明深刻,挖掘内在的意蕴,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合理的结构
思路就是文章布局谋篇的思维过程,在写作之前应该有明晰而有条理的思路。编写提纲是锻炼思路的一条有效途径,用清晰的思路将文章有条有理地组织起来,这就是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松散杂乱、主次失调,必然会损害、影响内容的表达,削弱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合理、周密的结构安排有助于突出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作文中应注意结构要完整和谐,连缀贯通,曲折变化,开头、结尾、层次、段落相对独立、既相互依存又不可分割,如同缝制衣物,而行文中又要有波澜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作文开头要有利于表现主题,拓展思路并吸引读者,结尾则要起到“如截奔马”作用并令人回味,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要有合理的层次和段落则,首先要锤炼一个合理的、清晰的思路,作文中的过渡和照应应注意行文和标题,上下之间首尾间的照应,结合语文教学,我经常练习让学生将几个片断连缀成一个空想的文章来锻炼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
四、要有丰富的语言点缀章节。
没有丰富语言点缀的内容是空洞的,是乏味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的头脑中没有积累一些好词佳句,而是脱离实际,胡编乱造,盲目虚构,那么写出的文章就空话连篇,让读者感到你在吹牛哄人,当然也就失去了感人的力量。而学生头脑中的那些语言荟萃的沉淀那就得源于学生平时生活当中的点滴积累。所以,词汇要力求准确生动,精炼得当,新颖传神。
除此之外,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当代作女作家叶文玲曾在《我的生长录》中写到:阅读培养了诸多能力,使她走上了写作的道路,读书多多益善。在教学中外的文学名著中的巩玉之言,精彩片断更重要的细阅读,细文咀嚼,从中感受深刻的意蕴,长期的阅读,可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储备材料,提高渗养、借鉴技法,并从中学习造词造句,谋篇布局,积累丰富的写作语言。在阅读中,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摘抄文中优美的词语,生动的句子,精彩的片断,生活中的俗语古训、警句,为写作打下基础。
总之,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期持久的锻炼培养,才能有所提高,并不像有的同学所言“找灵感”。余秋雨教授曾说过“写作中所谓的灵感都是在人生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所以,最主要的是练好作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除了教学生理论外,还要经常指导,把语文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进行一段自然景物描写,学习了《背影》,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独特的手法去写一个熟悉的人。教师要指导他们构思、选材中的成功与失败,在不断的实践中,激发其作文兴趣,促进语文学科的教学,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鲁迅《南腔北调集》中《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叶文玲《我的长生录》
论文作者:艾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材料论文; 文章论文; 要有论文; 语言论文; 主题论文; 学生论文; 思路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