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之邦的风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义论文,风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在汉语中,“知书达礼”、“礼尚往来”、“以礼相待”、“彬彬有礼”、“礼贤下士”等与“礼”有关的成语,至今仍为人们所熟悉。
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鬼神的活动。所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礼原来是用来“事神致福”的。后来,礼的范围扩大了。按上古时期传统的说法,礼有如下五类:一是吉礼(祭祀的典礼),二是凶礼(丧葬等礼仪),三是军礼(主要指与战争有关的礼仪),四是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诸侯之间的聘问会盟等),五是嘉礼(包括婚礼、冠礼等方面的礼仪;冠礼是古代男子在20岁时举行的成人仪式)。这个时期所谓的礼,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礼仪,还包括国家的政治、法律方面的制度在内。到了秦汉以后,礼主要指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礼仪。
古代的有些礼仪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关系,说明了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也有些礼仪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对我们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产生了很大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学习文言文,常常可以看到文章里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敬父母、尊师长、重朋友、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等传统美德以及某些相应的礼仪规范,从而领略到我们这个古老的“礼义之邦”的风采。下面略举几个例子。
课文《论语六则》选录了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名言。孔子实际上也确实是善于求师并且十分敬师的。他曾先后把郯(tán)子(郯国国君)、苌(cháng)弘(周的大夫)、师襄(鲁国乐师)、老子(著名思想家)等人作为老师。《孔子家语》上记载,孔子特地去拜见老子。老子说自己不能“送人以财”,但可以“送子以言”(把一些话送给您)。孔子听了老子的赠言,诚恳地说:“敬奉教(恭敬地接受教诲)。”这说明孔子对老师是彬彬有礼的。
课文《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个“三顾茅庐”的佳话,表明刘备十分讲究待人接物的礼仪,他对一位住在“草庐”中的还没有官职的年轻人,竟然亲自去拜访了三次,诚心求教。这体现了刘备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爱惜。如果他没有这“三顾”的礼节,只是派人去把诸葛亮叫来,诸葛亮就不会“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了。
另外,中国传统礼仪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好客、珍惜友谊的风尚,我们从教材中的《桃花源记》、《过故人庄》、《送元二使安西》等诗文中也不难体会到,这里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