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炎症指标和白细胞计数(WBC)对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共7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重症肺炎,45例)和B组(轻症肺炎,31例),分别对炎症指标和WBC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C)。结果:A组炎症指标和WBC水平均高于B组,除WBC、N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PCT、CRP、ESR水平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P、PCT、ESR可作为临床评估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关键词】 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176-02
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我国儿童的健康。儿童肺炎,特别是儿童重症肺炎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义。因此,对于儿童肺炎,特别是婴幼儿肺炎,如何早期诊断重症肺炎并给予合理治疗,对减少儿童重症肺炎的并发症和降低其病死率尤为重要。婴幼儿重症肺炎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所以,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有效性高的监测指标对提高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相关报道显示[1],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等与肺炎严重程度有关。为此,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为对象,探讨了血清CRP、PCT、ESR、WBC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C)在评估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作用。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76例。所有患儿的家长对本研究情况知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男患儿42例,女患儿34例;年龄3月~3岁,平均(1.8±0.6)岁。排除标准:病程<7天;合并肺部畸形、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其他系统感染等基础疾病;外科手术患儿;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因出院、转科等各种原因中断治疗。根据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相关标准[2],按照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A组为重症肺炎,患儿45例;男患儿23例,女患儿22例;平均年龄(1.7±0.8)岁。B组为轻症肺炎,患儿31例;男患儿19例,女患儿12例;平均年龄(1.7±0.8)岁。各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分别对CRP、PCT、ESR、WBC和NC进行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正常值0~0.05ng/mL;采用快速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正常值0~0.3mg/dL;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WBC计数和分类,正常值(4~10)×109/L;采用全自动血沉仪测定ESR,正常值0~15mm/h;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NC,正常值(0.5~0.7)×109/L。
1.3 统计学处理
软件包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炎症指标和WBC检测结果均高于B组,其中PCT、CRP、ESR水平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WBC、NC水平的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儿童发生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原因众多,一般认为与年龄、营养状况、身体素质、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对儿童肺部功能的损害较大,特别是婴幼儿患者在呼吸功能受到损害后,会严重威胁自身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尽早诊断,明确病情严重程度,积极治疗,是改善患儿健康状况的关键。CRP、WBC、ESR是临床常用的炎症标志物,在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检查中应用广泛。其中CRP属于急性时相蛋白,可对炎性刺激或外界伤害进行准确评价,从而能够反映组织损伤及细菌感染情况。WBC是常用的血清炎症因子,可对机体是否受到炎症侵袭进行一定评估。ESR是炎性疾病的非特异性指标,当机体发生炎症时,ESR指标会有所升高。但此类指标对于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是否具有评估作用目前尚无定论[3]。本研究中,A组患儿CRP、ESR水平明显升高,与B组患儿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测定CRP、ESR水平可对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两组患儿WBC水平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使用激素药物、肺炎致病原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另外,NC与WBC均属于血清炎症因子,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等可使其水平升高,病毒性感染、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使其水平降低;在判定炎症侵袭方面,NC水平变化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中,A组NC水平高于B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NC指标在判定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程度方面存在不足。除上述指标外,PCT监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PCT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前体激素,其水平在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会明显升高。PCT对鉴别细菌感染的特异性较高,是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标志物。多项研究表明[4],细菌感染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在诊断时,PCT的敏感性显著优于CRP及WBC。亦有报道指出[5],PCT较CRP更能反映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此次研究中,A组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证实检测PCT水平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PCT、CRP、ESR水平能够准确反映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联合测定PCT、CRP、ESR水平,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情评估的准确性,有助于为重症肺炎患儿的合理用药提供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冯秀兰,古杰超.炎症指标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6,8(03):146-148.
[2]瞿斐,杨爱平,张群威,等.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医学,2018,40(01):43-46.
[3]周旭晨,郭改丽.婴幼儿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危重的实验室预测指标[J].农垦医学,2018,40(03):269-271.
[4]倪金凤,高长俊,郝冬荣,等.血清炎症因子在评估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N].中国医药导报,2016,13(04):69-72.
[5]丁芳.降钙素原及传统炎症指标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8,38(08):61-62.
论文作者:王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性肺炎论文; 婴幼儿论文; 炎症论文; 社区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