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锅炉厂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6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与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3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切口组和传统组,每组65例。小切口组行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传统组行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小切口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方式比较,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切口次全切术;传统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肿瘤;应用效果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operation on thyroid tumor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subtotal thyroidectomy with traditional subtotal thyroidectomy in thyroid tumors. Methods a total of 130 patients with thyroid tumors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7.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mall incision group and traditiona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6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small incision group underwent subtotal thyroidectomy, while the traditional group underwent subtotal thyroidectomy. The incision lengt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neck skin sensory abnormality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roup, the incision lengt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neck skin sensation abnormal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small incis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 p < 0.05 ).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small incision group was 3.08 %,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raditional group ( 13.85 %, p < 0.05 ).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method, subtotal thyroidectomy with small incis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rauma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tumor surger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keywords: ] small incision subtotal resection; Traditional subtotal thyroidectomy; Thyroid tumors; Application effect
甲状腺良性病变主要包括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传统的甲状腺全切术可以彻底切除病灶,但是切口较大、瘢痕比较明显,在临床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1]。本文比较了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3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切口组和传统组,每组65例。其中,传统组男28例,女37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6.8±9.3)岁,甲状腺功能亢进27例,甲状腺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9例。小切口组男25例,女40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47.2±10.2)岁,甲状腺功能亢进24例,甲状腺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行全麻、头高脚低位,头部后仰、垫高肩部,充分暴露患者的甲状腺区域。于患者胸骨切迹上方6cm左右的位置开以小切口,然后纵切颈白线,切开肌肉使肿块得以暴露在视野下;根据肿块的体积、大小进行切除,止血、缝合,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小切口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患者手术体位、麻醉同传统组,沿皮肤纹理走向于颈前中央位置锁骨的上方约1cm的区域开一长度约 4 cm的小切口,之后逐层打开带状肌,放置鼻内镜,在鼻内镜辅助下,由下至上分离甲状腺,并充分暴露出甲状腺上极,利用超声刀切除病变组织,切除后再利用超声刀对于其余组织进行止血,缝合,留置引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创口出血、手足抽搐以及呼吸困难和窒息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与传统组比较,小切口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小切口组发生创口出血1例、手足抽搐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传统组发生创口出血6例、手足抽搐2例,呼吸困难和窒息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一般为良性肿瘤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多为单发,表面光滑,按压肿瘤表面一般无疼痛感。虽然良性结节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影响,但是由于生长速度比较慢且病程十分长,结节为占位性病变,将会不同程度影响吞咽及呼吸功能,同时也影响患者的美观。因此建议及早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传统治疗手段,手术时需要在颈部开6~8 cm的手术切口,形成较长的手术瘢痕,对患者的创伤大,且影响美观,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低位小切口无需切断颈前肌群,而是仅经由颈白线通到甲状腺,不会造成颈前浅静脉区域的手术瘢痕,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瘢痕短,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外观的影响[3]。手术过程中,包括切除病变组织、止血等操作也是由超声刀完成,这也有效缓解了患者痛苦,减少出血量,降低感染风险,使手术更安全,对患者的创伤也更小,且在低位小切口手术中,手术损伤的主要为小血管,安全性更高,出血量更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组比较,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3.85%。综上所述,与传统手术方式比较,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宗洪飞.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对照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8):40-41.
[2]屈军,段宇.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58-60.
[3]许汝清.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临床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6(S1):121-122.
论文作者:滕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甲状腺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小切口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传统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