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电力客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配电线路设计有着输送和分配电力资源的责任,在电力系统之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其通常会面临多方面的设计问题。为了能够让整体的设计更加合理,其需要对配电线路的路径选择进行实地的考察。文章主要分析了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及选择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线路;路径;设计;选择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电力供应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对于配电网络的优化具有积极作用。由于配电网络的末端始终和用户处于直接连接的状态,所以配电网络的好坏也将直接作用于电力的供应状况。在配电网络设计时,应结合区域情况对其整体的线路进行相应的改进与优化,最终使得整体的线路设计逐步完善。
1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及选择原则
1.1路径选择原则
一是,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地质情况、环境影响、路径长度等因素,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保线路路径经济的合理性、安全可行性;二是,避开军事设施及其防护范围,减少线路对军事设施的影响;尽量避开工厂、村镇、房屋、人口密集区、规划区和开发区,减少居民房屋跨越,减少线路对城镇建设、规划区和开发区的影响;尽量避开Ⅰ、Ⅱ级电信线路、无线电台、广播电视设施等公共设施及其防护范围,以保证其安全;尽量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和高山大岭,尽量使线路经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尽量避开重要矿产区域及采矿(石)区;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林区,对经济林、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国有林场等采取跨越措施,做到不砍伐或少砍伐;尽量避开重污秽区以及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其它地区。三是,应考虑线路的耐张段长度和施工牵张场地的设置,应考虑近远期将要建设的线路走廊,并给予预留。
1.2线路设计流程
在设计开始前,需对线路的起始点及供电负荷所需导线截面进行明确;了解配电线路沿途的地形地貌,并将初步设计好的路径方案在地形图上展示出来,以为配电线路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探提供资料基础,以确定合理的线路路径;结合沿线的气候环境、导线截面情况等,确定杆塔的类型。此外,设计人员与配电线路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来确定最终方案,同时设计人员需将整个设计方案需要的设备、材料等清单列出,根据当前市场上的价格行情,编制与设计方案相符的工程预算。再者,对多个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比对,以选择综合效益最佳的设计方案。
2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及选择措施
2.1路径全面勘察
在对配电线路进行优化设计时,应该综合分析整体区域的情况,依照供电区域的实际规划特点分析,明确区域内部的用电负荷情况,通过充分的勘察和分析,方便对这个区域内部的用电负荷发展趋势正确把握,从而有针对性的优化区域内部的10k V 配电网方案。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整个区域的地貌特征,明确该区域的用电性质,结合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分析,保证用电数据分析的正确程度。
2.2线路路径的选择
在进行配电线路路径选择时,主要需考虑图上选线和野外选线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图上选线。在进行图上选线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掌握配电线路的位置和环境,根据搜集的资料来按照地形图的五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进行更大比例的缩放在图板上显示出来,标记好起止点,用不同的颜色进行线路的标记,将转折角的最短线路连接起来。结合前面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将不合理的方案筛选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合理的方案进行对比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来进行实际配电线路的搭建,考虑配电线路的成本和材料以及消耗的设备及难易程度等,再择优选择两三个方案,进行野外实际勘探后再选择最后最好的方案。
(2)野外选线。在图纸上选择两三个比较适合的施工方案,再进行有关野外实际的位置侦探,进行施工方案的比较再进行图纸上方案的选线。图上的选线可以结合前期的资料和工程概况及系统规划来选取方案,进行合理的实践和理论的实施。因为环境的改变,无法反映出现状,详细地描述配电线路位置的地物、地势和地质的表达,使得最终的方案和实际方案相差甚远。在最后理论选择的时候要对配电线路进行野外的实际测量,充分考虑好有关塔杆的定位和施工难度以及成本、运行和安全以及今后的维修来合理的安排好每个转角点和交跨点,对各方面的细节进行反复测量和比较,保持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选择最好的方案来确定最终的野外配电线路的路径施工。
2.3导线设计
配电线路导线截面积的确定应在充分分析配电网络及预定电压等级的基础上,参考经济电流密度而确定的。若线路最大输送容量已确定的话,可根据不同材质导线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进行对比确定导线材质,以年费用最小作为主要指标,在对其经济、技术等进行综合分析会后再确定最佳方案。另外,材质不同的导线会在不同温度及载流量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性能,应结合线路规范的设计内容,对不同材质导线允许的最大载流量及温度值进行验算,并根据验算结果确定出最佳的导线材质。
2.4防震设计
在正常情况下,架空线路一般都会建设在视野比较空旷的野外区域,架空线路是设置在10米以上的空中,所以架空线路容易受风力的影响,会造成架空线路倾斜,导致固定高架线路的土壤松动,进而影响到电力线路的输送,严重的甚至发生高架线路的倒塌,所以做好配电线路防震设计。配电线路防震设计需兼顾的内容较多,要严格考虑风向、架设高度和地形应力引发的导线振动等问题。电力系统的线路运行通常会受到导线振动频率和振动大小的影响,因此,需设计人员需结合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将导线防震设计落实到位,且在防震设计过程中,对导线的安全系数、运转能力、气候条件、使用应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从根本上确保防震设计质量。
2.5杆塔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配电网络多采用架空线路的形式,故杆塔形式的选择在配网线路设计中是一项需要重视的内容。杆塔的选择需对其所承受的压力、拉力、线路的弧垂应力等因素进行考虑,严格保证所选的杆塔形式与上述各个因素相适应。对于10k V 配电线路来说,其杆塔形式包括直线杆塔、耐张杆塔、终端杆塔和转角杆塔等,其中直线杆塔是相对简单的一种形式,其在实际应用中仅能承受导线的重力,无法承受水平压力,需与耐张杆塔结合起来使用;耐张杆塔的主要作用就是承受导线的水平压力,通常在配电线路设计中,直线段每经过一定距离就需设置耐张杆塔。总之,配电线路中杆塔的选择要满足相关的技术和安全要求,还确保所选的杆塔形式受力均匀的同时,还应保障其能与线路构建环境相适应,避免对杆塔占地补偿等工作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3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在保证我国居民及工业用电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覆盖面广、线路长、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等特点,其线路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配电线路设计是一项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在配电线路工程中,应坚持科学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原则,结合配电线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其具体工程实践中的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实现配电线路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提高配电线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而为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韬,王恒,周晓云,张纬.10kV配电线路优化设计及节能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
[2]金小娟.配电线路的合理规划设计分析[J].河南科技.2013(12)
[3]王晓鸿.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设计要点解析[J].科技展望.2016(15).
论文作者:李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导线论文; 路径论文; 方案论文; 区域论文; 野外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