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良
广东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的前提下,城市高楼大厦的建筑规模和数量急剧增加。高层建筑的特点主要为建筑高、楼层层数多、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火灾荷载大等,一旦发生火灾,其蔓延速度极快,在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上难度大,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随着高层建筑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火灾问题也相应地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这必然要对消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有效的消防建设,促进了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从而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思考
引言
为了实现对国土资源的全面应用,城市环境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其中配套建设的供电系统规模逐渐扩大化,一旦发生火灾问题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所以针对建筑消防设施应用基本要求,在完善建立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的基础之上,做好对消防系统的检测工作,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妥善处理,才能在发生火灾安全事故之后,及时进行抢救处理,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消防设施检测工作,改进以往的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消防工程的应用质量。
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特点
(1)检测对象是特定的。从表面上看检测跟建筑设备没有什么关联性,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检测形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检测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在检测内容上,有的需要检测防火帘的正常工作,有的需要检测灭火设施的通畅性,所以说检测对象是特定的。(2)检测环境不同。一般在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地方检测消防设施,这就必备相同的消防安全等级,也有门面店,仅放几个灭火器就可以,不用设置更多的消防设备,因此,在布置消防设备的同时,可以根据周围环境以及人口流动密度来决定,而没有必要浪费过多的消防设备。(3)检测仪器的不固定性。因为消防的目的不同,消防设施也就多种多样,同时,检测这些设施需要不同的设备来进行检测,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做出更多的流动作业。
2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常见问题
2.1消防检测技术应用不足
我国从事消防设施检测的工作人员整体数量相对较少,由于我国高层建筑也处于初期建设与应用阶段,所以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很难契合产业的发展要求。目前消防设施检测主要依赖于地区的消防机构,一些本身不是从事或学习本专业的工作人员进入消防设施检测体系之中,实践工作经验或专业性严重不足。还有就是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佳,由于设施检测本身就要求对不同的建筑消防设施区别对待,要从培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层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以临时遇到突发性问题,也会导致消防检测、救援行动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2.2消防检测管理工作不全
建筑消防系统建设阶段,会将预防控制以及消防实践工作理念紧密结合起来,但是理论是较为理想化的,在日常工作阶段常见诸多问题。消防检测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或对消防系统维护应用设立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配套的机械设备未能有效性应用,都标志着消防检测工作措施不足。当消防系统遇到故障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但是消防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不足,就会导致对建筑物的抢救缺乏时效性。针对目前我国消防安全工作都是围绕人工操作进行的,如果在建筑物中出现火灾问题,设备之间的配合应用效果不佳,影响救援效果。还有部分消防设施会长期处于搁置状态,定期的检修与更换工作不足,导致出现火灾之时,设备的功效性未能展现出来,影响其最终的实践应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设施装置问题
高层建筑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当然就会在空间利用方面控制到极致。部分高层建筑会将消防设施设置在较为偏远的位置,如果发生火灾问题很难及时进行现场控制处理。还有就是设施装置装设、堆放混乱的问题都是极为常见的,建筑物内部需要建立控制中心以及报警系统,但是区域报警、集中报警未能合理划分开来都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消防电梯设置也是设施检测常见问题的方面,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建设或计划研究阶段,有些施工建设参与方,常常会认为在火灾产生之后消防电梯的消防电源、自动切换等室内消防设置都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导致电梯未能联动消防装置,如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问题只能进行手动操作,对消防设施的保护效果也很难达成理想要求。消防电源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消防设施应用阶段能够获取足够的电力资源,如果建筑的消防线路敷设未能按照行业标准规范开展,那么在暗敷设置阶段不燃烧体的结构成本投入不足,其基本厚度对火力的地域能力不够。如果明敷的消防电线路穿管用电线路也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穿管对消防设施的保护功能被忽视,最终设施的用电需求很难做好一级一级的切换处理。
3提高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质量的对策
3.1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
首先,控制检测机构的市场准入资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好严格的准入市场制度,增加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执业水平,对于无资质、超出规定执业范围的企业加以严格处理措施。再者,依照法律给予的权利,加强消防监督部门的管理,若发现虚假报告、没有检测数据的报告等,一律严惩。最后,建立技术服务机构自律委员会,实现消防设施检测自我管理,防止恶意竞争而打价格战的事件发生,从而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3.2加强检测人员和检测企业的管理
首先,我们要对消防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专业培训的好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检测知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在以后的消防工作中能够充挥发挥作用。再者,为了避免建筑检测企业恶意竞争,要实行奖罚制度,实现对建筑消防市场的规范性。
3.3完善消防体系系统
我们应结合信息系统、给水排系统、防烟系统、周边环境、配电系统等来提升建筑消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强化消防系统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来完善建筑消防体系,确保消防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
3.4做好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分类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建设期间需要将消防设施中的火灾探测器有效的应用,点型火灾探测器主要是经过对烟雾、温度、火焰等条件进行探测。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探测器,会根据火灾初期产生阶段的基本特征,集中控制火灾的特征、房屋高度、空气干燥性等,如果对火灾的形成特征没有办法做一个精准的判断,那么需要根据以往的其它地区火灾发生实际情况,选用更加针对性、有效性的探测器。高层建筑最好设立消防控制室,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消防设备的启动或暂停工作等进行及时控制,对于消防部门来讲也是了解工作状态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报警位置的进一步探测,能够将火灾问题进行源头控制处理,同时建立高层建筑辖区管理平面结构图,通过对整个区域内的消防电源进行集中控制,能够将其功能性逐步展现出来,对控制火灾后续所造成的损失都有着积极影响价值。
结语
随着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大大提高,为单位消防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推动了社会消防管理工作的进步。检测机构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高,作用也在逐步突显。
参考文献
[1]张德玉.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2):85.
[2]靳峰.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现状及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6):168-169.
[3]潘维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验收常见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筑,2017(13):65+69.
论文作者:汤志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消防设施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很难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