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升水稻产量,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是必要的,而想要降低水稻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和水稻的影响,就一定要结合水稻发育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如今已经成为了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高水稻产量、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体会说呢过农民收入有着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的应用该技术。基于此,本文将对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政府开始提倡绿色植保理念,而在此背景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就应运而生了。该技术的理念主要为在保障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上,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正确的农药使用技术,进而有效的控制住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品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并为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近几年来,我国的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推广与应用该技术,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该技术的应用上还是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相关部门投入资金不足、农产品优质不优价以及农民积极性不高等,这极大的制约了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效果发挥。因此,加强对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水稻病虫害的现状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为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湖南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 1,对于全国的水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水稻实际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其产量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造成粮食的浪费。病虫害对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当前比较常见的水稻病虫种类高达 30 种之多,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3虫4病,即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黑条矮缩病,具有分布范围广、爆发几率高以及危害面积大等特点,对于水稻的产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随着近几年的气候异常,病虫害的爆发也越来越频繁,甚至造成部分地区水稻绝收。因此,
为了改善水稻当前这种不利的现状,就要对水稻的病虫害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当地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绿色防控技术,在确保水稻正常生长的过程中,尽量减低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促进水稻病虫害防控水平的不断提高。
2、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2.1 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技术的应用原理就是通过采用一些合理的生态措施,从而降低外界因素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应用方法有选取优质的抗病水稻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以及翻耕灌深水灭蛹等。同时,也要将生物多向性调控以及自然天敌保护利用两种方式合理的运用在其中,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并提高水稻的整体抗病虫害能
力,从而为水稻的健康成长做好保障。例如,湖南省在稻瘟和稻曲病的绿色防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出了优质的水稻品种,主要有早稻两优 287 和湘早籼 45 号,晚稻品种主要为丰源优 299 和岳优 712。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将水稻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界病虫害所造成的危害,进而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可靠的保障。
2.2 理化诱控技术
理化诱控技术是指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采用昆虫性诱剂、杀虫灯、诱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进而将对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危害降低到最小,从而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可靠的保障。例如,在二化螟羽化的初期,将二化螟性引诱剂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在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能够将二化螟进行有效的吸引击杀,对水稻害虫二化螟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水稻生长的末期将性引诱剂进行有效的回收,从而确保下一次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水稻的种植面积设置一定数量的性引诱剂,通常是每 534m 2 水稻设置 1 个性引诱位置,进而对该种植面积内的雄蛾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其数量始终在一个较低的范围,进而会导致水稻种植区的雌雄蛾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对虫口密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可靠的保障。
2.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指通过运用水稻害虫的天敌,对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避免病虫害对水稻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使用较广泛的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释放稻螟赤眼蜂和稻鸭,进而对水稻内的害虫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稻螟赤眼蜂主
要是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避免其对水稻的生长过程造成过多的干预。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当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逐渐进入爆发的高峰期,可以分 3 次释放一定数量的稻螟赤眼蜂,确保种植面积上的稻螟赤眼蜂数量不得低于 15 万只 /hm 2。稻鸭共育控虫是在水稻种植后的 7~9d 进行科学合理的释放,确保种植面积上的雏鸭数量介于75~150/hm 2 之间,直至水稻生长至孕穗期末,整个过程大约有 50d。利用鸭子在稻田中穿梭觅食,可以捕食二化螟等害虫,还能吃(踩)杂草,控制无效分蘖,增加土壤通透性,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
2.4 科学用药技术
科学用药是指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控过程中,通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新型农药,进而降低使用化学农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为水稻的正常生长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当前比较常用的新型农药主要有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毒死蜱、井冈蜡以及三环唑等,在保障良好病虫防控的基础上,又能够将副作用降到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在使用新型农药的过程中,结合水稻种植地的实际情况,对农药进行轮换、交替以及混合混合使用的优化管理,在整个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病虫的抗药性监测和治理,定期对病虫进行抗药性试验,一旦发现病虫的抗药性正在逐渐提高,就要对农药进行及时的更换,遵守农药安全使用的间隔期。在使用新型农药的过程中,还要对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根据病虫害的危害程度选用适宜浓度的新型农药,进而将农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5 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栽培是指通过对水稻品种进行优选,在无公害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水稻的无公害栽培、施肥以及水稻病虫防控等一系列水稻生产技术。在水稻品种的优选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水稻的高产、抗病虫、抗逆以及生育期适中等几项关键因素,进而确保选出最适宜当地种植的高质量水稻。自然环境对水稻的生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无公害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良好,无污染,并且具有良好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生产区域,具体来说就是灌溉用水的 pH要介于 5.5~8.5 之间,水中的汞含量不能高于 0.001mg/L,镉含量不能高于 0.01mg/L,砷含量不能高于 0.05mg/L,铅含量不能高于 0.1mg/L。水稻的无公害栽培主要是指选用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水稻单株和群体结构进行优化设置,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稻田适宜的温光条件,进而为水稻的光合作用提供可靠保障,促进水稻中有机物质的有效积累,进而为水稻的高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应用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是很有必要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水稻病虫治理方法而言,其在能够有效的控制住病虫害的同时,还会提高水稻的品质,并降低防控过程中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积极的推广应用水稻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将有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对于现今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重视并解决,这样才能为人们带来无污染、健康的绿色粮食。
参考文献:
[1]涪陵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J].郑永忠,郑军.中国农业信息.2017(19)
[2]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技术推广应用[J].李益齐.农技服务.2017(23)
[3]水稻病虫诱杀技术的示范应用[J].许艳云,张舒,郭茂胜,刘梦泽,徐荣钦.湖北植保.2017(03)
论文作者:施吉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水稻论文; 防控论文; 病虫害论文; 病虫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生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