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研究新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程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03)05-0009-06
我国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二十三年间,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结构和效益、数量和质量、内涵和处延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所有变化都涉及到人、财、物等资源变化,而高等教育资源变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这里所指的配置方式从广义角度看,是指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不同制度环境约束下的资源管理系统。研究表明,二十三年间,伴随着这两种制度约束条件的转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始终处于变革过程中(注:康宁博士论文《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集中研究并分析了这一转型过程。)。文献研究表明,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政府宏观调控的资源配置方式正在逐步替代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以政府计划行政垄断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一替代过程在以渐进性为特点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呈现为一个缓慢、递进、反复渐变的过程,本文把这一过程描述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过程。到目前为止,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程度如何?转型过程中政府和市场中的各资源主体之间的作用机制如何变化?运用哪些理论和方法来有效地解释这一变化过程,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程度研究”课题组将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式,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程度的研究模式。本文则是对整个课题研究的基本架构,包括已有的研究基础、理论假设和基本推论、分析模式和指标体系做一综述。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近百年间,虽然社会动荡和局部战争促使了一些国家的制度创新,但从市场经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看,这些国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而只是因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的影响引发的一些制度微调,这些影响因素还包括战争需求、技术进步、民主化发展、全球贸易壁垒和国家战略性需要等。随着高等教育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中的特殊战略地位的上升,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也相应地随国家战略的转移进行了一些制度性调整。这一调整具有鲜明的阶段性,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也随之体现为以下不同的特点。
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基本上由注重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向以全面自由的市场经济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内容偏重以下方面:以发展经济学及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思想为主导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研究和政府干预公立教育与扶持私立教育研究,以投资效益理论分析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渠道的研究,以质量管理理论分析高校质量评估与高校教学与管理领域的研究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全面影响着国家之间的竞争方式,人才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全球竞争性人才战略研究、网络资源教育战略研究、高等教育资源竞争和重新整合研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世界性新课题。各国更加重视高等教育面向全球资源流动与整合的发展,寻找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对本国人才资源的培育、激励、保护研究、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以及跨国人才资源争夺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等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重要领域。但这类研究刚刚兴起,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要形成具有本土化的解释观点尚需进一步拓展,要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假设与研究模型尚需继续努力。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80年代末苏联东欧等原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转型现象,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变化上。这些国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上遇到了与我国程度不同的类似问题。由于在转型战略改革目标和操作政策上的不同,这些国家的转型特点与我国有很大差异,加上目前对转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的研究文献有限,理论研究的观点分歧比较大。
2、我国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社会制度的转型,国内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热点不断,围绕高等教育改革的规范性与实证性研究不少,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基础上的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研究;二是以教育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对高等教育多渠道筹资、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高等学校拨款方式、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研究;三是从高等教育宏观与微观管理理论和改革实践入手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研究;四是以高等教育系统理论为基础展开的对转型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层次、类型,以及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从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改革成效评价的研究看,前期的研究多为思辩的、定性的,基本上是经验总结式的归纳式研究;后期的研究是以经典的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组织模式研究。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均以我国转型期高等理论模型为依据,针对某些具体内容展开的,如高等教育产品性质的界定,高等教育生产函数的量化研究,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转型过程中的教育改革积累了大量的、多角度的研究经验和方法,为人们寻求更具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模式开创了先河,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但是,国内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研究还缺乏深层次的制度性解释,对高等教育资源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以及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原因与趋势研究不够,尤其是对反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的指标模拟和分析更显不足,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只停留在描述层次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深入地剖析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可以说,国内关于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的完整的指标分析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研究的理论假设和基本推论
本课题将主要应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学派的分析方法,着重对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及其约束条件进行多元的、动态的、相对的过程性研究;侧重从资源增量对资源存量的转换、让渡和替代过程,资源配置主体的行为变化,资源配置方式的组织结构及变化,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等角度,对我国二十多年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程度和因素进行多元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反映这一变化过程和程度进展的指标体系,力图能够全面反映和描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特点和整个转型过程的规律,并对今后发展作出预测。这一选题将拓展以往的研究视野,提供一个能够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过程作出客观分析和解释的理论框架,目的是对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作出直观描述和合理解释,能够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产生现实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制度安排及其约束条件方面具有独特的解释力。本课题重点选择制度创新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在不同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可能不同,在选择了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程度不同。其研究假设为:
我国二十年多来的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标志的渐进式改革,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是资源由完全的政府计划调配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配置方式根本转变的过程。同时,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是一个高等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更准确地说是一个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不断选择、不断优化的过程,即是一个新制度安排的变迁过程。依据制度变迁理论,这一转型过程是高等教育资源在原有存量基础上不断派生出新的增量,并逐步带动和引起存量变化的渐变过程。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影响主要是由外生性变化(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和内生性变量(高等教育内部制度安排)的交互作用产生的。这些变量既决定着高等教育关键性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的性质、程度和方向,又影响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事实上,研究这些变量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关系,就是研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
基于上述理解,本课题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过程有以下基本推论:
1、整个社会的制度性变量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本质的、不可逆转的。制度性变量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过程实际上表现为高等教育制度安排依次更替的制度创新过程。
2、高等教育资源包括政府原有管制的资源,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由市场机制替代的资源,在新情况下出现的新资源,如虚拟资源,还包括由政府以不同于以前计划手段干预的资源,如市场无效和其他主体无力而由政府干预的资源。因此,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程度,是指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主体的控制力、影响力及导向趋势,既不是指与市场之间混合的相对概念,也不是指在政府和市场之中二选一的绝对概念。因此,转型程度是一个多元和多层面的相对概念,而非两个极端的绝对概念。
3、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过程主要包含资源存量变化与增量变化两大部分。制度环境的变革之初引起的是各资源增量的变化,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不断波及资源存量发生变化,最终以打破原有利益格局、建立新的利益格局、建立新制度为目标。
4、在全球资源重新配置和重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不仅要对原有体制内的资源存量、体制外的资源增量进行扩展和调整,而且要对海外资源增量和网络虚拟资源进行培育和吸纳。高等教育转型过程是一个历史和现实、传统和现代,静态与动态的制度变迁过程。随着高等教育制度转型的不断深入,这几种资源已经进入有机重组的制度性整合与优化阶段。
5、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过程是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过程。由于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不同,创新的需求与创新的结果有很大差别。我们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的研究就是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约束条件或生成条件进行研究,因此,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出不同约束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可能的优化发展模式。
6、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过程是资源配置主体(个人、政府、学校、企业、中介)产权不断调整和明晰的过程。资源配置主体的创新行为是一个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理性选择,因而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即是改革中各种资源配置主体之间理性选择和创新行为的博弈结果,最终形成阶段稳定、边界逐步明晰的产权关系。
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体系分析框架
如前分析,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因素有两个,即外生性制度环境和内生性制度安排。其中,外生性变量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提供了环境条件,内生性变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等教育关键性资源配置转型的性质、程度和方向,是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研究的核心和关键。其具体内容和关系解释如下:
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的外部环境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出发,本课题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外部环境的界定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对于经济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是,改革开放的制度安排,没有这一根本条件,就谈不上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市场化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
首先,世界贸易组织1915年成立之时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经济要素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进入21世纪,伴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要素流动更加频繁,一国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于世界经济运行环境。我国已正式加入WTO,这意味着我国的发展将在更广范围和更大程度上与世界相融合,包括教育体系在内的所有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都将尽可能与世界相协调,全面竞争的环境极大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层次发展。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将经济全球化的分析体系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经常项目差额、国家保护主义、开放度等。按此综合评价,我国的全球化排名已从1996年的23位上升到1999年的18位,反映出我国的全球化程度在日渐加深。与此同时,国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其中,高等教育的多元投资模式对我国改革一元投资模式具有很大启发,我国高等教育资金的配置方式已经由原来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向市场多主体包括外资参与的多元投资,其中政府预算内投资在高等教育投资资源中所占的比重从1995年的73.29%持续下降到2001年的52.6%,下降了20.69个百分点,而其它投资方式在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持续攀升。如果仅以高等教育投资结构的变化这一指标为例,来说明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程度的变化,我国的国际化程度与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09,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其次,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市场化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综合研究结果已表明:我国是已经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关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研究》一文对市场化的两种理解定义作了剖析,就我国具体国情而言,我国的市场化指的是国家资源配置由计划转向市场这一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关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的经济自由度指数由1980年的3.2发展到1999年的5.8,说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在逐渐加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渐加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基础作用日渐加强。仍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变化为例,伴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政府投资占高等教育投资的比例不断下降,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716,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第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便提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多少年来,这一发展宗旨和宏伟蓝图一直没有动摇过。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我国将在全面意义上实现现代化,并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奋斗目标。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基地,直接或间接担负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同时,我国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又极大推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因此说两者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指出,自1970年以来,我国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逐渐加大,第二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由1970年的18%上升到1998年的30%。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朝着大众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该报告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与各自同期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作相关分析,得其相关系数为0.6284,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现程度极大推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转型以及转型的程度,两者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
总之,经济全球化、我国市场化进程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作为影响高等教育的制度选择的制度外生变量,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研究中,必须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外部制度环境作出分析和论证,这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
2、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的指标描述体系
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程度指标体系,目的是为了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程度,清楚明了地表现出来,并应用指数对这一转型程度作出分析和论证。这一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是在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等外部制度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特点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力求全面反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的变化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设计这套指标体系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全面、综合、有代表性、指标之间具有独立性。其中,“全面”是指指标体系涵盖不同时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整个发展变化过程的所有重要方面。“综合”是指指标体系应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重要的和具有整体分析效用的指标。“有代表性”是指指标体系中每一项指标应具有充分的典型性,是准确反映事实的非常有针对性和有意义的指标。“指标间具有独立性”是指所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尽可能小,以避免综合汇总时出现多重共线性,而影响总指数的测算和分析。
3、指标体系结构
按照以上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整个指标体系所反映的内容是决定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程度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核心资源、基础资源、环境资源三部分。高等教育的核心资源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具体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管理资源。其中,人力资源包括学生资源和教师资源。资金资源包括资金总额和资金的来源结构。管理资源包括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基础资源是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作用的资源,具体包括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后勤保障,其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学校的校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后勤保障主要指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程度。高等教育的环境资源主要是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管理和其它外部因素,具体包括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注:其中政府政策主要指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政策,包括政府权力下放情况以及管理方式改革情况。),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综合以上几方面内容,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指标分析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人力资源
核心资源 资金资源
管理资源
基础资源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后勤保障资源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环境资源 经济全球化发展
我国市场化建设
我国现代化发展
该指标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是一个反映过程变化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该指标体系涉及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而一般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惯于在一个层面上分析。(2)该指标体系反映过程变化,而不仅仅对运行结果进行评判。(3)该指标体系既可以反映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的整个变化过程,也可以在任一横截面上对不同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而绩效评价指标更适用于进行横向比较。(4)运用该指标体系可以进行预测研究,而绩效评价指标只针对现时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因此,在全面理解和掌握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内涵的基础上,从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不断具有竞争力角度构建这一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包括主观调查得来的软指标,也包括反映实际情况的硬指标;既包括反映过程变化的动态指标,也包括反映事后结果的静态指标,可以说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体系。
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体系,目的是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状况进行完整和全面的描述,并能够对转型原因进行合理解释,并对未来发展态势作出分析,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的深化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分析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