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教育改革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乌克兰论文,姆林论文,教育改革论文,斯基论文,院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10月16日至11月6日,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邀请来华访问期间,于10月21日至10月26日来沪顺访。在沪期间,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做了有关乌克兰教育改革、苏霍姆林斯基生平教育活动的科学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的报告。在她抵沪的当天晚上,我即抓紧时间对她进行了采访。在以后几天的活动之余,亦与她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谈。为了更全面、更生动地介绍当今乌克兰教育改革的进展情况以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征得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同意后,现将苏霍姆林斯卡娅在沪的谈话与报告的主要内容以访谈录的形式刊登于本刊“专家访谈”栏,以便尽快地向读者传递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信息。
高文:1991年苏联的解体是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大事件。请问,苏联的解体对曾经作为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而今成为独立的主权国的乌克兰的教育有何影响?
苏霍姆林斯卡娅:确实,在解体前,乌克兰的教育体制与全苏的教育体制并无二致。
1991年,拥有64万平方公里土地、5200万人口的乌克兰宣告独立。在其人口组成中,乌克兰人占72%,俄罗斯人占22%,其他民族占6%,应该说,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突出其民族特点的教育改革。就体制而言,目前的改革所引起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阶段。目前,乌克兰的中等教育由小学、基础学校和高级中学三个阶段组成。其中,小学学制为3-4年,6岁入学读4年,7岁入学读3年。家长有权根据儿童的身心状况进行选择。基础学校为5-9年级,毕业后进行分流。高级中学为10-11年级。与中等教育相比,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变动不大。高等教育变化的唯一特征是学院改名为大学的趋势。
高文:从您刚才进述的乌克兰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中,我发现,改革后的乌克兰中等教育体制仍与俄罗斯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一事实似乎证明了教育的传统对改革幅度的制约,历史对现实发展的影响。在今天的俄罗斯办学模式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是否也同样存在于乌克兰?
苏霍姆林斯卡娅:是的。在今天的乌克兰,原苏联单一的普通教育学校的模式已被打破,学校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改革中出现的新型学校有:实科中学、文科高级中学,这些学校向学生提供比普通教育学校更多、更广泛、基础性更强的教育。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其实践中依据的是不同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观点。学校类型的多元化,使各类学校有权选择自己的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活动。唯一必须遵守的条件是学校所选择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体系等在实施前必须获得教育部下设的专家委员会颁发的许可证。该委员会由高校教师组成,审查的主要标准是看该大纲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否体现民主化、人文化的精神。面对多元化的学校类型,家长与学生也同时拥有了选择学校的权利。目前,在乌克兰最普及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工作体系,在基辅已开设了以苏霍姆林斯基命名的学校。其他受到欢迎的有蒙台梭利教学体系、法国的弗雷奈教学体系、德国的巴尔多夫学校。很多学校的校长都在积极创办主体学校。在乌克兰的不同部分也形成了不同的办学模式,如在乌克兰的西部,学校以弘扬民族传统为主;在乌克兰的东部,学校则主要建立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此外,在乌克兰各民族集聚地还开办了波兰、匈牙利、希腊、犹太和俄罗斯等少数民族学校、班级或文化中心,开展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进不进这类学校是以自愿为原则的。不过,目前在乌克兰大家都热衷与寻找自己民族文化历史的根源,所以,这类学校的数目已达178所。这类学校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培养这类学校的教师。除了上述学校外,在教育体系之外,还有传播宗教的学校。在基辅还出现由外国人开办的学校,如:以色列人开办的包括小学至大学的综合学校,以美国人霍瓦尔特命名的学校等。
高文:从原苏联单一化的普通教育结构与学校类型,向多元化的教育结构与学校类型的过渡。这一变化必然引发各类学校对大量不同的教学大纲、课程、课本和参考资料的需要,以便从中作出选择。您能否谈谈,作为教育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内容改革的进展情况?
苏霍姆林斯卡娅:学校教育的内容的更新是乌克兰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改革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人文化与民族化趋势,即以乌克兰的民族与人文价值作为构建内容的依据,开设了乌克兰历史与文明、乌克兰学、乌克兰地理、乌克兰语言与文学等学科。内容改革中的另一特点是克服过去过于统一与集中的课程模式,还地方与学校一定的自治权。例如,在新公布的中小学基础教学计划中,就区分出三个组成部分:按国家基本标准规定的基础部分、由地方自主决定的地区部和学校有权选择的部分。国家部分是必修课程,但就学科方向而言是有不同侧重面的,可供选择。地区部分是可选择的,它反映了地方的民族文化特点与传统。学校部分则可由各校根据自身的可能与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自行选择,由此形成各校不同的办学特色与方向。
高文:教育内容的改革必然引起教育与教学过程的相应改革。我想知道,乌克兰教育家是如何评价发展性教学思想的?
苏霍姆林斯卡娅:确实,发展性教学思想在乌克兰的教育改革中受到推崇。这是因为,今天,教学的目的已由知识的再现转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整个教育过程也从过去主要定向于集体,转为更多地关注个性,即:学生个性的发展、个人的爱好、兴趣、特长等成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高文:回顾历史,历次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育观的改变以及对实施新的教育内容与过程的准备程度。请问乌克兰在培训教师方面有些什么措施?
苏霍姆林斯卡娅:乌克兰中学教师的培训是由教师进修学院承担的。独立后,学校课程的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旧课程被淘汰,新课程不断出现,教师面临着重新选择专业的需要。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也使教师培训工作具备了新的功能,表现出实用主义的方向,即按照教师自己的愿望,为教师提供第二专业的文凭,以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的转换。此外,教师进修的方式也有所变化,如:成立乌克兰教师创造学会、按专业组成教师联合会以及一年一度举行教育市场。这一切为教师开设公开课、交流材料与经验,以及激励教师的创造精神提供了可能。
高文:请问,在乌克兰的教育改革中,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苏霍姆林斯卡娅:我是从事教育史研究的。我发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师对改革的参与度是不同的。在乌克兰独立后的几年中,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广大教师并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创造活动之中。他们经常带着问题来教科院咨询,有的教师则参加研究生的函授学习。通常,中学教师读研究生都是定向的,他们以不脱产的方式学习,获文凭后仍回学校工作。目前在乌克兰最为流行的是称之为“科学记者”的一种教师不脱产的进修方式,即: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对口的科研单位挂钩,由该单位指派导师,与他一起工作,完成课题。
高文:据我所知,在原苏联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校外教育体系,该体系在儿童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不知乌克兰的校外教育体系是否还在正常运行?
苏霍姆林斯卡娅:确实,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在乌克兰还存在着以在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校外教育网,其主要内容为艺术、体育、学科性的活动、以发展智力为宗旨的教育中心等。然而,由于经费不足,校外教育机构要维持正常活动已十分困难。
高文:那么,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乌克兰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何特点与困难?
苏霍姆林斯卡娅:在乌克兰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该领域改革追求的是知识与职业技术的结合。过去,职业教育的经费来自于需要相应人才的国家有关部门和所属工厂企业。然而,在经济陷入困境的今天,乌克兰境内,80%的工厂企业瘫痪。它们已无法向学校提供必要的资助。目前,国家的对策是将这类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但是,这一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费来源问题,职业教育的生存已成为令人担忧的复杂问题。
高文:请问,国家政体的改变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以及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何影响?
苏霍姆林斯卡娅:乌克兰独立后,由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变化,学校在办学方向方面有了很大不同。在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的影响下,宪法明文规定,学校内禁止存在带有政治色彩的组织。换言之,政治生活只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校外政治性的与非政治性的组织中。
由于体制的变化,在独立后的乌克兰教育中,道德教育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前苏联体制下,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个性,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工作定位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今天乌克兰道德教育的中心则是人的一般价值,如善与恶、美与丑、对人的爱、同情心等,强调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培养基本道德习惯,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形成。应该承认,要实现这一转变的确不易。目前,乌克兰社会仍处于困境中,政治与经济都还不稳定,国内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儿童犯罪率上升。这一切都给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高文:众所周知,教育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请您谈一谈,在乌克兰目前的经济状况下,教育领域中的国家财政拨款政策是什么?
苏霍姆林斯卡娅:在目前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国家的教育经费主要还是投入以实现普及义务教育为目的的普通教育学校,以保证教育的公正性,改革中出现的各级各类的新型学校的开办则主要通过收费、赞助、民间筹集、合资等多种方式吸收资金。
高文:您能否对新成立的乌克兰教育科学院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苏霍姆林斯卡娅: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是三年前成立的,其基本成员均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乌克兰籍的院士与通讯院士。乌克兰教育科学院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科学方法的研究。它共有四个所:普通教育学研究所、普通心理研究所、特殊教育研究所、职业与高等教育研究所。前两个所分别有70年与50年的历史,后两个所是与教育科学院同时成立的。此外,教育科学院还内设研究生院。遗憾的是,由于经费的原因,两个新所的规模都很小。
目前,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关心的热点问题是:1)教育改革的哲学问题,以及如何在相应的教育内容的构建与教材的编制中体现这一哲学思想;2)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适应性问题。由于经济的恶化,乌克兰的校外机构已无法维持正常工作,教育的中心已转向家庭与学校。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突出,其教育职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教育者,而不仅仅传授知识,因为学校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场所。由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3)预防犯罪、吸毒、酗酒问题。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正在这一方面与联合国有关部门携手合作;4)教育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乌克兰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一直具有优势,原苏联不少著名的心理学家不是出生于乌克兰,就是长期在乌克兰从事研究工作。目前教育科学院主要致力于西方心理学的研究。
高文:近几年来,乌克兰在教育的国际交流方面作了哪些工作?
苏霍姆林斯卡娅:乌克兰独立后,在教育科研方面仍在作为苏联法定继承人的俄罗斯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与学术交往。与此同时,也开始发展与西方国家的交往。近几年来,在基辅已召开了三次由西方发达国家出资赞助的教育科学研讨会,其主题分别为:师资的培养问题、教育史的教育问题、教育内容的更新问题。
高文:您刚才已经对乌克兰教育改革的设想与实施情况作了说明。您认为这场教育改革的实效究竟如何?。
苏霍姆林斯卡娅: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必需的经济基础,乌克兰的教育改革似乎带有一种构想的色彩。此外,由于改革缺乏过渡过程,习惯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师对改革的适应较慢。这也是影响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大量新型学校的办学质量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在民族化的过程中如何注意克服极端民族化的倾向,如何加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我认为,尽管乌克兰的教育改革困难重重,但改革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在这场教育改革中,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文:确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教育的代表人物,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就是乌克兰教育的杰出代表之一。我想,您作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巴甫雷什中学的学生,今天又成为一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学者。您确实是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最佳人选。您能否讲一讲苏霍姆林斯教育思想与工作体系在现阶段有哪些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卡娅:首先应该指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他始终坚持把人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整的个性正是一切教育——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全人类的价值,如:善与恶、美与丑、对人的爱、同情、责任、尊重老人、扶助弱者等,他不仅在思想水平上,而且通过一整套手段、方式、形式、方法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人性的价值是建立在民族传统基础上的。他的教育思想遗产在突出民族性的今天成为乌克兰民族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今天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主要是这样几个观点:1)在集体环境中的个别化教育思想: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性,具有独特的素质基础,儿童的个性是在劳动、教学以及各种形式的集体,如学校班级、各种儿童游戏集体中形成并发展的;2)发展性教学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努力使学校由单纯的知识记忆转为以发展思维为目的。为此,当年他努力使每个儿童体验到认识的欢乐,力求把巴甫雷什学校办成快乐学校,并试图让儿童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由此出发,他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体系,如寻找认识源泉的旅行、蓝天下的学校、地球上的旅行等。与此同时,他十分注意引导儿童对各种伦理问题的思考。现已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伦理学文集》所收集的正是他当年以伦理教育与发展思维为目的编写的故事与寓言。这些故事现已编入乌克兰的小学教材;3)儿童与自然的交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与自然的交往是充实儿童的心灵,形成其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他从活动观点出发,强调儿童与自然的交往应该是双向的:儿童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增长知识,发展思维,同时,儿童通过自己的劳动将自然装扮的更美丽。对于教育十分重要的是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应该承认,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已经隐含了生态学的观点。这在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文: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实践,其内涵十分丰富。您能否用一句话简要地概括他的思想的核心?
苏霍姆林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最大的奥秘就是爱孩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爱孩子。”。我想,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个性与思想最真实的写照。
高文: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我很高兴能在金秋的上海迎接您的来访。我们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原名:外国教育研究所)建立于32年前,在历届所长的领导下,在所有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特别需要一提的是本所原苏联教育研究室。已故的杜殿坤教授是该研究室主任。可以说,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苏联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他所编译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和《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二书在中国的教育界广为流传,其印数高达百万册,创下了我国教育著作发行量的最高记录。去年,1995年,由我所朱佩荣副教授主编的《发展性教学研究》一书的油印稿问世,本书的第二章也是由杜殿坤教授撰写的“苏霍姆林斯基论认识的欢乐”。正是由于杜殿坤教授以及其他从事苏联教育研究的学者门的共同努力,苏霍姆林斯基以及其他苏联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才有可能在中国获得较大影响,这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才有可能跨越国界与语言的差别,服务于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我衷心地希望,您的来访能成为我们之间进一步合作交流的前奏。在结束我们的谈话时,请让我们共同将苏霍姆林斯基的心声传递给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爱孩子,把心献给孩子,这就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