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 530200
摘 要:从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考查方式上看,“结合生活、跳出课本”,使地理题接近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身边的地理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生活地理 地理学习 兴趣
一、讲授新课
1.水圈的构成探究一。展示水体按照存在形态和存在空间划分为不同水体类型的图片,让学生提取图中有效信息,判断所属水体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活地理中不同水体的图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锻炼学生获取图片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过渡: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类型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2.学生活动一。通过课本读图思考题中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补给关系”小组讨论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3.动画演示。播放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图,归纳出一种水体补给另外一种水体必须满足的条件。
4.学生活动二。思考、讨论交流知识链接。黄河下游有一段著名的“地上河”,在这里有地下水补给黄河水吗?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讨论结合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通过水往低处流归纳出水体相互补给的条件。
承转:通过河流水与其他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水是相互的联系,是在不断的运动循环中的。接下来我们学习水的循环过程。设问: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有几种?
5.动画演示。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
6.学生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安排任务:
(1)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问题。
(2)学生有五分钟时间讨论并填写答案。
(3)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完成相应的问题。奖励制度:回答正确的小组每人可获得精美书签一张。激发学生的答题热情,活跃课堂氛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读图分析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以及课件动画提高地理素养,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7.活学活用探究二:下列现象参与的是哪一种水循环?
(1)未登陆的台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长江之歌》中唱道: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3)塔里木河的水。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生活地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案例分析:“黄河之水奔流不到海”,黄河断流逐年加剧。
8.问题探究三:
(1)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有可能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
(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受到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3)人类的什么行为有可能使黄河下游断流?
(4)角色扮演:假如你是黄河水利工程师,你将如何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总结)
设计意图:采用典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能够加以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教师呼应导入:解决了黄河断流的问题后,黄河水依然能奔流到海,那如果李白活在当下又听了我们这节课,他还会认为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吗?引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9.学生活动四: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归纳水循环的四点地理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注意评价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看图分析能力,以及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的水循环中相互联系的水体以及水循环的过程、环节,还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重点学习三种水循环过程中的海陆间水循环。
课堂升华:我们要遵循自然界水循环的基本规律,节约用水,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课后作业:南宁市邕江水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些过程?属于哪类水循环?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身边的生活地理,继续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成效反思
这是一节充满生活气息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发挥全体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地理案例的引导下实现地理知识的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6-80。
[2]王国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东西南北.教育》,2011年,12期。
论文作者:覃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7
标签:水循环论文; 地理论文; 水体论文; 黄河论文; 学生论文; 意图论文; 课堂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