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Triticumaestivum L.)_小麦论文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Triticumaestivum L.)_小麦论文

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开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小麦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开麦18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与浚县种子公司于1993年以(开麦64×89中170)F1作母本,(开1003×温麦2540)F1作父本进行杂交,其组合号为93009,经连续多年系谱选择,1998年F5代基本稳定,1999年对93009组合的20多个株系进行了鉴定和初步测产,均比对照增产显著,其中93009-0-2-1-1-1系表现较好,2000~2001年度参加所品比试验,比对照增产显著,2001~2002年度参加省小麦新品种预备试验,表现突出,命名为开麦18。

1

特征特性

开麦18属半冬性,大穗大粒型中熟品种,幼苗长势壮,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耐旱耐瘠性强。株高75cm左右,茎秆粗壮,株型中等,旗叶与倒二叶大而上举,麦脚利落,长势长相好。穗长方形,小穗排列适中,籽粒均匀,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容重790~810g/L,籽粒长卵型、有光泽、饱满度好。高抗条锈和纹枯病,中抗叶锈和白粉病,轻感叶枯病。叶功能期长,活秆成熟,长相清秀,成熟落黄好,抗干热风能力强,成熟期比豫麦49号早2d左右,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产、稳产性突出。

2

产量表现

开麦18(开93009-0-2-1-1-1)自出圃以来,连续3年参加品鉴和品比试验,均比对照增产显著,其中1999~2000年度参加所鉴定试验,平均亩产509.2kg,比对照豫麦21增产23.2%;2000~2001年度所品比试验,平均498.7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16.8%,居16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1~2002年度仍参加所品比,平均489.8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14.9%,仍居试验第1位。同年在省小麦良种预备试验中,被推荐参加下年度省高冬组区试。2002年在杞县示范20亩,亩产均在450kg以上,其中3.2亩平均亩产达621kg。2002~2003年度在参加河南省小麦良种高冬组区试中,15点汇总,13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501.4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3.57%,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其中在豫北的焦作、安阳等地,亩产均在500kg以上,最高达566.2kg。2002~2003年度在杞县的城郊,开封县的陈留、八里湾等乡镇以及豫北的浚县等地示范,在冬冷春寒、低温寡照、各种病害大发生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品种亩产均在350kg左右,而开麦18仍表现抗病、增产、丰产,亩产均在400kg以上。其中,开封县八里湾一户4.9亩,亩产达592.8kg,创当地当年所有推广小麦品种的最高纪录。2004在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亩产638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8.59%,达到极显著水平,居参试13个品种的第1位;同年参加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平均521.3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8.6%,居6个试验品种第1位。

3

开麦18突出优点

3.1 产量三要素协调 亩成穗数一般在35万~40万之间,最高可达44万,穗粒数40~50粒,千粒重45g左右。既具有多穗型品种的穗数,又具有大穗品种的粒数,较好地解决了大穗与多穗的矛盾。

3.2 稳产性好,适应性广 自动调节能力强,在中、高产和超高产条件下均能发挥出大穗和多穗的优势,各种土壤和肥力水平均能种植,稳产性突出。

3.3 籽粒品质好,商品价值高 属高产中强筋小麦。适合优质面条、馒头、饺子等专用粉的加工要求。

3.4 播期弹性大 适播期为10月8~25日,生产上试种的一些农户11月上旬播种,仍能获得亩产500kg的好收成。

4

栽培要点

在黄淮流域麦区早、中茬,中、高肥力地区种植,适宜播期为10月8~25日,亩播量6~8kg(基本苗12万~15万),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但基本苗不要超过18万。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浇足底墒水,生育期间要浇好越冬、拔节、灌浆水,后期做好“一喷三防”,争取粒多粒重。

邮编:456250

河南省浚县种子公司

牛本永

陈新民

邮编:475000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张希俊

联系电话:010-62180279

标签:;  ;  ;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Triticumaestivum L.)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