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一、二年级能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爱看书、会读书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我所任教的农村小学,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写完作业就跑出去玩了,再不然就是看电视,叫都叫不动,让他看书太难了!孩子课外阅读量小,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延伸。那么,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读书呢?
一、了解学生的当前阅读水平。农村孩子看课外书的机会少,所以程度不尽相同,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孩子们的阅读水平层次,喜欢读哪方面的书籍。另外,由于低年级孩子年龄小,分辨书本好坏的能力较差,使一些不适宜的书籍偷偷溜进学生的视野,而有的学生往往会对单一的某方面书籍有浓厚的兴趣。这时候,作为老师就应该根据班级学生们的年龄、兴趣、爱好进行好书的推荐,给同学们提出建议,使他们读到自己真正需要而有益的书。
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
(一)听一听,读一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己阅读会比较困难,但低年级的孩子大多数都喜欢故事、动画等,我就布置学生回家看喜欢的动画片或者是少儿节目等,第二天讲给老师和同学听。我也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讲故事、读儿歌,并鼓励学生和老师接读故事,孩子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孩子们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尽情的体会到了故事的无穷乐趣,教师在这种看似无意识的活动中,悄悄地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识字量。
(二)读一读,记一记。当培养了学生的读书习惯后,自己的一两本图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此时,我们就可以在班级建立一个小小读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好书拿来和同学们分享,教师再挑选一些适合的书籍,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拓宽他们的视野。有了书一定要抽出时间让孩子去读,可以介绍一下自己拿来的书,也可以给大家读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孩子们在这种分享与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信读书的热情也会越来越高。虽然是低年级的孩子,但我也要求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几个喜欢的词,几个句子,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习作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做好学生阅读的有效指引者。
(一)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书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学的这些年我感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想读书,只是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才适合自己。那我们教师就应该做这个指导者,给他们推荐一些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我一般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容易读懂的、故事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还有一些绘本,曹文轩的作品是我推荐给学生最多的。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会让学生上台朗读,听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学生们为了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从而有效的改变了孩子们回家只是玩、看电视的习惯。
(二)与家长沟通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在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课外阅读光靠学校里的课余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有效地落实阅读计划,必须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也一同参与。可以组织一次以阅读为内容的家长会,先让班级朗读好的学生进行展示,再和家长沟通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好处,和家长制定出阅读计划。使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不能只是依靠课本,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外阅读开阔孩子的视野,与书本的知识相融合。有些家长有顾虑怕耽误孩子的学习,占用学习时间而影响到学习。我给家长讲课外阅读不仅不会影响语文成绩,反而会促进语文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样在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下,我每天布置的课外作业都会高质量的完成,学生还会自己利用时间再读些喜欢的书。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家长也很开心,见到成效后,家长们一定会更加配合我们的阅读计划,事半功倍。
(三)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学会方法。 学生的课外时间有限,读书时间更有限,所以要想在有限的时间有效的、高效的完成阅读就一定要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在每学期初发新书时,我都会有意识地先让学生观察封面,看看封面和这册书有什么关系,和现在的季节有什么关系?然后看前言,告诉了我们关于书的哪些内容?再看目录,找对应的内容看,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就养成了看书不仅仅只是看内容。随着学生读书量的增多,只是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会针对学生读的书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并画出自己觉着有感悟的或喜欢的语句,还可以做简单的批注,从而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读思相结合。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课前一分钟演讲。 每学期开学时,都让学生准备一个短小的小故事或小短文,在每节语文课开始前,让一位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这样轮流让学生朗读文章、讲故事,交流课外阅读所得等,虽然时间很短,但学生却得到了锻炼和展示。还可以利用早上、活动课等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这些交流不仅让我了解了学生的读书情况,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学会了与人分享。
(二)开展竞赛活动。低年级学生好动,教师可以采用故事赛 、朗诵赛、等形式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在比赛的过程中评比出“故事大王”、“朗读明星”等等,还可以采用演一演、成语接龙等形式寓教于乐,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书也会越读越多,对读书的喜爱程度也会越来越浓烈。
论文作者:李秀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孩子论文; 时间论文; 家长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