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第二小学焦红霞 054300
【摘要】:思想教育做得好直接影响一个老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求:“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新课程、德育渗透、心理特点、品德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一、挖掘教材内容、搜集新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数学是用数据和统计材料来说明问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中包含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具有说服力的统计材料,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利用这些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如世界上第一大河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全长6480千米,我国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仅比亚马逊河短1/36,长江的长是多少千米?另外,在某些教材中利用“你知道吗?”的小栏目,介绍古今中外数学著作、数学家、数学发明与应用等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科学的教育。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
数学凭借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本身充满辩证关系,数学中的曲与直、形与数、加与减、乘与除……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数学解题过程中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正是事物联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
在新版的北师大版课本中,就很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几乎每一册的内容都与德育有关,特别是社会公德、好人好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社会小实践,经过德育熏陶,又能借助小实践学习知识,让人们一直认为“数学烦”的学习态度有了改观,正是一举两得。
三、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及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生进行学习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刚入学的儿童,为了得到父母、老师、亲友的赞扬而认真学习。此时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儿童好表扬的特点采取奖红花、奖五角星等办法激发学习兴趣。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世界观逐步形成,其学习的动机逐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再采取奖红花、奖五角星等办法就行不通了,那么怎样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我认为,首先可以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如:讲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讲人类的伟大发明,提高学习积极性;讲数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中的应用,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都有探索其奥秘的强烈欲望,教师可利用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数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产生的疑问,激发其探索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对事业的热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学生身边最近、最真、最好的榜样。
四、教师的授课语言直把学生带进品德教育。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讲解语言,有意无意穿插德育教学,有时候可以利用举例子等等,不要举那些对公众无益的例子,效果会适得其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多位数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
五、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不行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
六、结合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结构,处理数据资料,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抽象推理,建立数量关系,合理推理求解,检验校正结果”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将来在急剧变化和剧烈竞争中的适应能力。通过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解决方法的简洁性、图形结构的和谐性等特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应结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勤俭节约、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数学科教学特点,联糸实际,充分挖掘出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同时,教师应注重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语言,时时处处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学中要深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根据数学学科的实际,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利用各种形式完成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论文作者:焦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学生进行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目的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