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析肠道微生态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出本科室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出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肠道微生态动态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并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结果,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d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均高于治疗后8d,差异显著(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运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变化;临床应用;轮状病毒肠炎
小儿肠道微生态系统对其代谢、抵抗力等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1】。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综合征,轮状病毒感染为该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对患儿的生活与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相关报道指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肠道微生态变化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确保其合理性【2】。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析肠道微生态变化及临床应用,选出本科室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与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对比研究,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数据
选出本科室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所有患儿都经临床检查证实,大便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呕吐、发热等症状;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3±0.4)岁;病程1~4d,平均(2.1±1.3)d。另选出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3±0.4)岁。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基线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分别对研究组患儿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儿童进行肠道微生态检测,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菌的16SrRNA,对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用每g湿粪中杆菌DNA拷贝数的对数值表示),对比两组儿童肠道4种细菌的数量。运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生产企业: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20037)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用<40℃的水或牛奶冲服,<2岁者一次1袋,2次/d;2~3岁者一次2袋,2次/d;观察研究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8d以及治愈后1个月的肠道微生态变化情况。
1.3数据处理
选择SPSS l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校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结果对比 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患儿多为3岁以下儿童,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会逐渐降低。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率约为5.4%,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乡镇的发病率高于城市【3】。该病常由多病原与多因素所致,轮状病毒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冬季为高发季节,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脱水、呕吐、腹泻、发热等,严重者还会出现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最后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4】。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常反复性发作,若未及时治疗,则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时,肠道内环境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继而造成肠道菌群所处环境的变化,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会变少,肠道菌群因此失衡【5】。相关文献报道指出,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肠道微生态检测,可准确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也认为,肠道微生态可作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指标。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健康儿童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结果,发现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说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
妈咪爱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可恢复胃肠道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确保胃肠道不受病毒影响,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治疗上能够发挥良好疗效【6】。本研究对比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愈后的肠道微生态,结果发现,患儿治疗后与治愈后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说明妈咪爱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
综上所述,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运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
参考文献:
[1]史亦丽,张鹏霄,杨阳. 肠道微生态药的合理使用及临床应用评价[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4):436-439.
[2]黄灿,程晟,沈素. 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4):440-442.
[3]谢依伶. 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研究[J]. 北方药学,2017,14(3):158-159.
[4]康勤洪. 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J]. 医药前沿,2016(4):7-8.
[5]鱼建飞,白艳艳. 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病程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3):253-255.
[6]黄良坚.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 当代医学,2015(31):126-127.
论文作者:邱望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肠道论文; 患儿论文; 生态论文; 杆菌论文; 肠炎论文; 乳酸论文; 球菌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