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精神卫生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精神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化护理)与实验组(32例: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神经状态(BPRS)量表得分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降低个体负面应激反应。
关键词:心理护理;语言沟通;常规化护理;精神病;应用价值
精神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疑难类疾病,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情感具有密切的联系,目前精神病患者临床治疗为药物保守治疗,但是近些年相关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长期药物治疗依从性低,临床治疗效果有限[1]。本次研究观察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精神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化护理与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不同时间段BPRS量表得分与SCL-90量表得分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2例精神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9:7(18/14),患者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57岁,中位年龄为(43.28±1.25)岁,病程在1年至16年,平均病程(5.48±0.25)年。对照组32例精神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5(17/15),患者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58岁,中位年龄为(43.25±1.26)岁,病程在1年至16年,平均病程(5.45±0.28)年。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精神病临床诊断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长期接受相同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2)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语言沟通障碍、语言理解障碍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护理: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综合患者服药、社会功能以及日常行为改善情况,适当调整临床用药,并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药物药效、服用方法,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用药,了解患者日常行为活动,纠正患者错误生活方式。
1.3.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化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1)心理护理:通过举例子的方式促使患者正确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重大事件,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通过给予患者鼓励性语言、积极心理暗示等活动促使患者重建对生活的信心,除此之外,对患者日常行为进行干预,指导患者通过聆听轻音乐、看书、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以发泄情绪。(2)语言沟通: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首先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从而消除患者内心抵触情绪,在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眼神、言语及表情变化,从而积极调控谈话内容。耐心聆听患者倾诉从而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以帮助患者有效发泄内心烦闷情绪。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应态度亲和、保持微笑,给予患者尊重,并适当的给予肢体语言沟通,与患者进行眼神交流。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不同时间BPRS量表得分与SCL-90量表得分,其中神经状态(BPRS)量表得分超过35分则表示患者存在神经症状,随着评分的提高表示患者神经症状逐步加重。症状自评表(SCL-90)满分为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越重。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BPRS量表得分与SCL-90量表得分计量资料(±)平均数表示用t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表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BPRS量表得分与SCL-90量表得分,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神经状态(BPRS)量表得分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同一时间段上述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常规护理主要侧重于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精神病患者心理指导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职业、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了解患者发病原因,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给予患者心理评估,而后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从而纠正患者错误认知[2]。语高沟通技巧的落实,可增强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干预效果,促使神经病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过程中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沟通,从而疏导患者负面情绪[3]。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症状(BPRS)量表得分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同一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精神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延华,汪丽宏.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5):171-172.
[2]唐君毅,唐焕芬.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0):253-254.
[3]张红艳.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405.
论文作者:张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得分论文; 语言论文; 量表论文; 实验组论文; 精神病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