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社会发展论文,城乡论文,载体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1)02-0031-03
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视野来看,城市和乡村,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类型及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就其实质而言,它们所代表的,其实是两类不同的社会发展界域。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所以,尽管它们都可以作为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时空界域,但和乡村相比,城市却一直被看做是比较理想的目标选择。这一点,恰恰是城市化的原动力所在。城市化是在工业化基础上产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的非农化过程。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科学完整地把握城市化内涵,适时有效地推进城市化,是促进城乡社会良性互动、有效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关键。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城市化是有效的载体。
第一,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非农化转移。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推进,面临着社会整体工业化水平不高的现实困难,工业化所产生的推动力有限,“三农”的非农化转移不力,这使得我国的城市化缺乏坚实的物质技术条件的支撑。鉴于此,我们在现实发展中,就必须把握好工业化的发展这一关键,要重视推进城市化所必需的物质技术条件。针对我国“三农”比重较大的国情,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民营企业、乡村集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的路子。到目前为止,这类企业大都走过了“创业式”的第一轮发展阶段,接下来,要根据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提升运作品质,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依托,实现高质量的第二轮发展。在区域布局上,应当考虑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通过政策引导,使分散在广阔农村的工业企业,向城市和城镇的工业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化发展。
另外,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形成和固化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阻断了城乡互动关系,加之经济运行的强力计划控制和一系列体现着城乡分割特征的制度安排,不利于人才、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发展资源的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它们成为城乡工业发展的体制“瓶颈”。因此,尽快消除各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壁垒,已显得十分紧迫。
第二,城市化的外在表征: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城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和面貌更新。
城乡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着广大农村人口的非农转移。一方面,社会的一部分人力资源会从农业中退出,进而向其他非农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伴随着从业形态的变化,人们的聚居形态、思想观念乃至于整个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从业形态的非农转变,使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具备了基础性的实现条件。而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则是农村人口最终完成非农转变的客观结果,是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除了在从业形态上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外,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还表现在聚居形态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上。从农业中脱离出来的非农产业的就业者,会迁移到城市或城镇居住,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逐步吸纳城市文化的价值标准,逐步向“城里人”看齐。这自然会导致城市(城镇)数目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以及由城市(城镇)建设所带来的全新的城市(城镇)风貌。显然,和城市人口比重一样,城市数目的增加及规模的扩大,也是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结果,可以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另一重要指标。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注意到,对于城市化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不少论者在谈及城市化问题时,只关注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和城市的数目及规模,仅限于分析城市化的外在表征,却忽视了“三农”的非农转移这一实质性问题。我们认为,研究和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定要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的非农转移过程,因为这才是城市化进程具体展开的内在机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三,城市化的运作机理:以资源要素的集聚为依托,实现经济社会活动的结构功能优化。
在现实的社会发展实践中,城市和城镇往往比农村更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它们可以集约利用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和城镇,无论是人才、资本、技术、信息,还是土地、能源、基础设施,都具有集约利用的客观条件,因此,就能够发挥城市和城镇吸纳各种资源要素的功能,使城市和城镇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严格地讲,城市和城镇之所以能成长为一个地区的发展极,根本原因在于,它确实能够吸引和集聚各种发展资源和发展要素,而当它一旦具有了发展极的地位,就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之中,更加具备了聚集各种资源要素的条件和能力。
在推进城市化的实践当中,我们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各类开发区、城市工业园区和金融贸易区的创办,就充分把握和利用了母体城市本身所拥有的各种发展优势,通过各类硬件设施的建设,加之优良服务的提供和优惠政策措施的配套,使它们得以有效地吸引投资者,并集聚更多的发展资源和发展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兴办起了数目庞大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对带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散布在乡村各地的各类企业,面临着如何向城市和城镇集聚的问题。这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以后,本乡本土的发展空间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它要到条件更适宜的地方去拓展;另一方面,就发展的整体效益来说,各种发展资源和发展要素的集约利用,对整个社会来说是“经济的”,对企业等各类发展主体来说,也可以大大地降低发展成本,也是“经济的”。从这样的理论视野来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显然意味着发展的低水平、低质量和整体的“不经济”,迫切需要有效的引导、规范和整治。城市化的推进,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城市和城镇布局的科学规划和硬件、软件建设,吸引各类发展主体向城市和城镇聚集,以更好地实现集约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第四,城市化的演进形态:展现为动态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伴生物,和工业化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和同步性。工业化本身,也是一个渐变的发展过程。在工业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都将经历一个非农转化的过程。农业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逐步向工厂化、产业化、效益化的方向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也逐步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成为非农产业的就业者,其聚居形态、思想观念和整个生活方式都会发生相应的非农转变。与此相伴生的是,城市和城镇的规模也会逐步扩大,其数量会大幅度地增加。所有这些变化,都必然展现为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围绕着要素集聚而展开。人口的集中要以生产的集中为基础。为适应产业集约的要求,分散的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集聚,为产业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随之发展起来,从而构成城市和城镇集约化的经济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乡镇企业、乡村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契机,我国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之以往有了极大的提高。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我们认为,与乡村工业化相配套的城镇化,或许只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是分散的、低水平的乡村工业化的产物。就城镇化的发展远景来看,它可能只是未来城市大工业和以大、中城市为发展极的城市化的过渡形式。就近期的城市化进程而言,城镇化仍将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城镇作为农村地区一定地域范围内重要的发展极,应当成为这个地区的非农产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非农人口的聚居地。
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城镇要加强城镇建设和整体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集中进行住宅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便于集约利用资源,共享各种便利,提高发展质量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要突破户籍制度等旧有制度安排的限制,推行新的政策措施,降低城镇的进入门槛,鼓励和扶持农村人口和其他资源要素向城镇集中。大、中城市也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松动对于所谓“外来人口”的政策限制,改变那些排斥农民工进城的歧视性做法,让那些有谋生本领和稳定生活条件的流入人口,在符合一定标准和条件的情况下,迁入城市,成为合法的城市公民,纳入正常的运作管理。因为他们实际上已经融入城市生活的运转,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居民,只不过还没有获得法定的城里人“身份”而已。
第五,城市化的现实结果:促进城乡繁荣和社会整体的文明进步。
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一方面顺应了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各种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提升了工业发展的质量。由于工业集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和新的城市崛起;而城市本身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完善,又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会吸引更多的产业和人口。
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发挥城市和城镇所具有的发展极的作用,促进各种发展资源和发展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效能的发挥,将有助于打破城乡分割的壁垒,实现城乡互动与结构整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的目的。
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促成农村劳动力的解放,使他们能够有序流动、合理就业、适度迁移,从而真正解决农村人口的出路问题。农村劳动力的出路不在于农村,而在于如何向非农产业、向城市和城镇转移。首先是从业形态的非农转移,再就是聚居形态向城市和城镇的集中,另外还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加大城镇建设的力度,增强城镇的城市性状态,吸引非农人口的聚居,使那些走出农业和农村的农民,在完成了从业形态转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素质、转变观念、拓展视野,从而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也就是说,在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民自身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文化嬗变。他们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迎接社会变迁对他们的考验,最终走出自身原有的狭隘,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辉煌。
收稿日期:2000-10-09
标签:三农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