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论文_刘超

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脑出血偏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帮助脑出血偏瘫患者改善机体,促进肢体能力恢复。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 康复综合护理 措施

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偏瘫是脑出血后较严重的后遗症,发病后心理与肢体上的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临床证明,康复训练对改善偏瘫后患者的肢体障碍帮助非常大,因此,针对患者病情给予康复训练为主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2]。本文重点探讨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人。观察组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9.6±5.3)岁;左侧偏瘫26例,右侧偏瘫37例。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0.3±5.6)岁;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偏瘫侧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控制血压、为脑细胞提供营养,采取措施预防脑部水肿、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并嘱咐患者进行自我锻炼。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康复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尽力为营造温馨、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走廊、病房、洗手间内地面保持干燥、清洁,物品摆放有序。各功能区增加指示标识,走廊、病床、座椅边加设扶手,定期开窗通风,保持温湿度适宜,增加绿植的摆放,提高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生理舒适感;此外,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掌握病情严重程度,根据多方面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康复训练方案等,保障患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康复训练的连续性与全面性。

(2)临床证明,患者对疾病与治疗认知度受限,容易对疾病产生错误判断,影响治疗与恢复效果。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开展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科室医生、护理人员的配备情况,常规监测、呼叫、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讲述我院、我科室治疗此病的资历,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治疗流程、注意事项及用药常识,树立患者正确的认识,提高治疗积极性与配合度;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疾病手册,主要内容为饮食常识、功能锻炼常识、并发症预防等,嘱咐患者及家属阅读,增加家属配合度;医院骨干医师定期寻访患者,开展1对1健康教育,给予患者一定鼓励,对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疑问详细、耐心解答。

(3)由于脑出血发病突然,且病情严重,治疗后有可能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理状况难免出现变化,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暴躁、抑郁等负面情绪,不仅对治疗与恢复产生一定影响,也容易使机体内分泌发生紊乱,甚至有患者出现抵触治疗的情绪出现。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诊断情况随时、明确的告知患者,告知患者治疗效果;日常护理工作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话语温馨、体贴,以提高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与诉求,予以理解和尊重,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分析原因,适当采取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向患者说明不良情绪较对机体与治疗造成的影响,教会患者自我调节身心状态的方法。运用合适干预手段给予患者心理暗示,坚定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以选择舒缓的音乐为患者播放,帮助患者放松身体,转移注意力。

(4)处在急性脑水肿阶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其采取合适体位卧床,还应注意将肢体摆放合理。以健侧的卧位为主,并交替选择侧卧、仰卧与半侧卧体位;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定期翻身,按摩受压肌肉,频率在2h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变换体位过程中不可对患者局部进行强行牵拉,避免损伤体位变换后可应用柔软的靠枕垫于患侧肢体的下方,预防关节挛缩、足下垂、压疮;此外,及早帮助患者进行早期被动、主动的肢体运动,以保证康复效率。肢体被动活动入院后即开始,以指、肩、膝、踝等处关节抬举、伸屈活动为主,还可用毛刷对患肢进行轻刷并轻度拍打刺激患肢,刺激肢体做伸屈动作表现。此时,被动活动锻炼的频率保持在每次10min,每天3~4次为宜;若患者症状较轻,意识清醒,可嘱咐患者进行主动肢体运动,以手指与脚趾的主动运动为主,可指导其进行抚摸、伸屈等肢体运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护理人员看护下进行缓慢翻身锻炼。

(5)患者处于稳定期后参照Bobarth疗法帮助其进行恢复训练,以握手、起坐训练与桥式运动为主。①握手训练:将患侧的拇指压与健侧拇指,两手其余四指呈交叉对应状,同时以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进行上举运动,分别于30°、60°、90°与120°时保持此状态5~10min,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指导患者进行握手训练不可憋气、摇,用力保持适中[3]。②起坐训练:在床边将健侧腿放在患侧腿的下面,取侧卧位,以健侧的前臂将躯干撑起,并逐渐在床前进行起坐练习。③桥式运动:患者取平卧位,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以两脚接触床面,由护理人员按住两侧膝盖并靠拢,鼓励其将臀部尽量抬高与床面保持一定距离保持一段时间。再次期间指导患者保持呼吸均匀、平静,保持时间有保持至少5s逐渐增加至2min,频率保持在每天3次。

(4)患者进入恢复期后指导患者进行患侧的平衡练习、起床练习及站立、站姿训练,若患者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可进行走训练及日常生活锻炼。

1.3 评定指标

以Brunnstrom标准评定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肌力状况,并根据改善情况判定护理有效率:接受护理后,患者肌力提高超过2个等级,为显效;患者肌力提高1个等级,为有效;患者肌力无变化甚至退化,无效。护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7.3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7.30%;观察转载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性重症。常因高血压、卒中、梗死、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因素引起,其中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多见。受到近几年环境、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脑出血发生率呈急剧升高的趋势[4]。该病具有极高致残及致死率。相关文献指出,超过30%患者发病1个月内有死亡危险,多数患者治疗后存在无法生活自理的情况,只有25%左右患者在积极治疗后能够恢复。偏瘫是脑出血较常发生的严重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心理,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有效、全面的康复护理,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恢复机体能力,是广大医护人员的责任所在[5]。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应用以优化环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阶段性康复锻炼等为主的康复综合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康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度,增强信心与治疗配合度;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同时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调节神经功能,促进肌力恢复,减轻肢体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有效的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帮助脑出血偏瘫患者改善机体,促进肢体能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牟丽丹.康复护理方法对脑梗塞偏瘫病人的护理要点[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3):209-210.

[2]杨晶.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1959-1960.

[3]丁瑛瑛.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6):201-202.

[4]荣福红.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4(18):181.

[5]王以君.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综合护理措施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18(12):185-187.

论文作者:刘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试论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论文_刘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