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分析论文_李雪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300)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把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止咳、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用炎琥宁静滴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80.0%,差异有显著(χ2=5.34,P<0.05)。同时,治疗组在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咳喘消失时间、平均啰音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四个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炎琥宁;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20-02

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是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年龄以两岁以下,尤其是六个月左右的婴儿发生率最高[1];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较多,其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如果处理不及时,可直接危及患儿生命。我科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应用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4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取得满意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通州区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3]的患儿80例,并排除哮喘、遗传性免疫缺陷疾病者。将该80例患儿随机分为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年龄6个月至8岁,平均年龄(2.54±1.46)岁;病程(5.6±1.2)d;对照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16例,年龄8个月至7岁,(2.49±1.37)岁;病程(5.7±1.4)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lOmg/(kg·d)静滴3天,停4天,然后改用阿奇霉素lOmg/(kg·d)口服,每天1次,连用3天后停4天,再服3天。观察组除用阿奇霉素外,加用炎琥宁冻干粉针(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985)lOmg/(kg·d)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7天为一疗程。两组均给予止咳、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

1.3 评定标准[4]

①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胸片或CT复查肺部病灶吸收或消失,血象正常;②有效:症状体征较前明显减轻,胸片或CT检查示肺部病灶部分吸收,血象指标好转;③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恶化,实验组指标均无好转。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80.0%,差异有显著性(χ2=5.34,P<0.05)。见表1。

2.2 治疗组在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咳喘消失时间、平均啰音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四个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未出现皮疹、呕吐、腹泻、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MPP)是儿科一种常见的多发呼吸道疾病。MP直径为125~150nm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最小的病原微生物,MP主要由飞沫传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发病机制主要系直接侵犯造成损伤,亦有资料显示免疫机制介导导致损害[2]。小儿支原体肺炎无明显特征性临床症状,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咳嗽等情况发生,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见;肺部呼吸音粗,干啰音多见;胸片肺部病灶阴影显著。临床上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抗支原体抗体(MP-IgM)效价逐渐增高和支原体血清学抗体IgM阳性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金标准[3]。

目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抗生素为大环内脂类。因为红霉素的消化道刺激性大、患者耐受性差,且有引起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的副作用,临床上已经逐渐淘汰。阿奇霉素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它具有更强的抗菌力、更广的抗菌谱、更有效的吸收率和吸收速度已经成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首选[3]。阿奇霉素较红霉素更加符合多房室模型,其组织浓度更高,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且具有更加准确的局部针对性,其炎症部位的药物浓度是非炎症部位的药物浓度的6倍以上;同时阿奇霉素半衰期也更长,超过72h以上,具有显著的抗生素后效应。炎琥宁是中药穿心莲内酯经酯化、脱水、成盐等一系列化学改造而制成的抗炎中成药制剂。它具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作用,它能够有效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复制,能够抑制各种炎性反应,还能够抑制内毒素所致的发热以及控制疾病的进展。炎琥宁不但增加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也使B细胞的免疫能力显著提高,增强CD4、CD5的水平、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是治疗因感染引起的高热不退或反复发热的有最效药物之一。通过本临床观察显示,炎琥宁与阿奇霉素联合应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的有效率80.0%(P<0.05);且联合用药的各项临床评价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陶永广,小儿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8):385-386.

[2] 朱炜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对气道高反应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2012,2(10):203-204

[3] 王立华,刘莉,陈新等.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5):79

论文作者:李雪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分析论文_李雪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