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论文_费婷婷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论文_费婷婷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

在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传统的“满堂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鉴于这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有效教学指什么?余文森教授从专业角度认为: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怪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教学改革,既能保证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使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是一代教师的追求。基于以上原因,我就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精心备课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只有课前精心备课,充分预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地处理学生的突发情况,既传授给学生知识,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1.备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是要有全局观,也就是说要对整套教材有一个全面而整体的把握。初中语文的整体教材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反映了语文课的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只有了解整套教材,才能处理好初中各阶段的教学重点,加强各阶段知识间的联系。二是局部观,也就是说要了解所教的一册教材,了解教材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了解各单元的侧重点与内在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调整,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组合。

2.备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备学生的基本情况也是备课的重要部分。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智力情况,包括基础知识与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过程,因此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接受知识的水平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是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索的原动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符合初中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更易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备教法

新课程改革提倡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转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的导入,我们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导入,“今天我们来讲授……”“打开书的第多少页”。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导入,如问题导入法、形象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情景表演导入法等,使导入富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视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语文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越高。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1.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视,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学生,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热情与期待,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让学生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常常看到部分尖子生独领风骚,中等学生偶露头角,而学困生则是无声无息。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法和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还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样,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在注视着自己,没有被忽视、冷落的感觉,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充满被尊重、重视的阳光,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就热烈了、宽松了、和谐了望。

2.创设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应该师生互动起来。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参与到学生的竞争中:“老师和你们比赛读,看看谁读得好。”“有没有敢向老师挑战的?”“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因而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课堂氛围自然而然活跃、和谐了。

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呆板走向灵活。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的知识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实施大胆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玩耍中、在动手中、在探究中学习。教师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灵活地采取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辩论、同桌学习、帮扶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除此,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组织形式,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如采取质疑式和辩论式的课堂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创新要以改革学生的学法为核心,促进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改革。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定教法。一是改革学法,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的规律,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以学法定教法,改革教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发现、质疑问题、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实践运用等有机结合起来;要把教后学与学后教、学中教、玩中教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法和教学互相配合,以学法定教法,尊重学习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关注智慧的教育。教师要想真正走进新课程,就必须树立以学生多方面发展为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费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6月总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论文_费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