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研究论文_黄跃华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后应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55例极低出生体重的呼吸暂停早产儿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实施氨茶碱等基础治疗,常规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实验组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儿总用氧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更短,开奶时间和全肠道喂养时间更早,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儿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鼻损伤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方式治疗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前患儿开奶和全肠道喂养时间,应用安全性更高,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早产儿由于自身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导致呼吸暂停,因此出生后快速建立规律呼吸节律成为临床关注的早产儿治疗问题[1]。氨茶碱是现阶段国内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一线药物,但疗效欠佳;持续正压通气则存在并发症隐患。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分析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后应用HHFNC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55例极低出生体重的呼吸暂停早产儿,入组病例胎龄均不超过34周,出生体重低于1500g,出生后存在呼吸暂停表现,其中呼吸暂停时间不低于20s,周身青紫,心率减慢<100次/min;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以及重度窒息史病例。其中男23例,女32例;胎龄32~34周,平均胎龄(33.5±0.2)周;体重1290~1480g,平均(1339.7±50.8)g。按照奇偶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单号,28例)、实验组(双号,27例),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组对象出生后均开展床旁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监测等常规项目,同时实施保温、鼻饲喂养、气道管理以及维持内环境平衡等基础治疗[2]。两组均给予氨茶碱,首次给药剂量为5mg/kg,用药12h后剂量减至2mg/kg,每隔12h用药1次,静脉泵注。常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NCPAP治疗,通气设备为德国史蒂芬CPAP-B小儿呼吸机,气体流量参数为6~8L/min,PEEP维持在4~6cmH2O,FiO2维持在21%~40%范围内。实验组采用HHFNC治疗方案,所用设备为Fisher&Paykel公司生产的RT329专用通气系统,湿化加温气体,吸氧浓度维持在21%~40%,气体流量不超过2~8L/min。两组均根据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血气分析指标调节通气参数。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总用氧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开奶时间和全肠道喂养时间,统计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鼻损伤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指标对比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儿总用氧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更短,开奶时间和全肠道喂养时间更早,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指标对比(`x±s)

 

3 讨论

现阶段国内常用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无创呼吸支持方案中,NCPAP是最有效的一种,但鼻部损伤几率较高,护理难度增加,对鼻塞、鼻孔两者的契合度有严格要求。临床研究发现NCPAP患儿有较大几率引发腹胀、自主呼吸加快、膈肌上抬以及肺容量减少等问题,导致开奶与全肠道喂养时间不同程度延迟[3]。此外还存在新生儿体位摆放困难、不耐受等障碍,导致NCPAP的应用存在局限性。HHFNC所用鼻导管无需密封,高流量混合氧气经过加温加湿处理后可经患儿鼻腔直接输入,产生类似于NCPAP的气道正压,气体流量参数为2~8L/min时气道流量、压力和早产儿体重存在密切相关性,即体重越低,则气道压力越大,且患儿张口/闭口动作也不会导致气道压力出现明显波动。临床可根据早产儿体重情况选择与之相应的鼻塞型号,鼻损伤几率大大降低。通气前可根据需要稀释氧混合气体至既定浓度,确保了氧浓度的可控性,支气管发育不良以及早产儿视网膜疾病的发生率不会因之升高[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总用氧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更短,开奶时间和全肠道喂养时间更早,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鼻损伤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倘若极低体重早产儿反复发生呼吸暂停,临床应及早开奶,缩短全肠道喂养时间,以促进胆汁流动,提高缩胆素分泌,降低肠外营养占比。由此来看,HHFNC方案对呼吸暂停早产儿体重改善以及生长发育状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改善了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方式治疗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前患儿开奶和全肠道喂养时间,并发症较少,应用安全性更高,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文斌,常立文,刘伟等.氨茶碱联合纳洛酮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与枸橼酸咖啡因疗效比较[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8):1381-1384.

[2]赵婧,母得志.早产儿呼吸暂停诊治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3):291-294.

[3]高育健,廖亮荣,吴学科等.新生儿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6,27(15):2497-2499.

[4]刘林霞,张玉侠.早产儿呼吸暂停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99-103.

论文作者:黄跃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研究论文_黄跃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