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能否走出囚徒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办大学论文,囚徒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谁来关心我们民办大学生?
——没有宿舍,没有食堂,没有文化娱乐室,甚至没有固定教室。民办大学难道真的是“一无所有”吗?
——没有人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我们与学校的关系只能剩下一个钱字吗?
一封封呼吁信摆到记者案头时,我们震惊了。
对于部分中国人来说,民办大学还是一个不具有感性认识的字眼。但世纪之交的中国高教事业必然要鼓励和支持民办大学向前发展,民办大学的办学质量也必然成为未来中国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目前仅北京市就办有100余所民办大学,在校学生达20余万。民办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境况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那陌生的面纱……
连校长也不知道学生的真实状况学生说:我们与学校的唯一关系就是钱
今年夏天毕业的黎敏之比别人对民办大学的感情也许更复杂,对民办大学的认识也许更透彻。因为他四年来一直担任班长,与校方和同学都有较多的接触。
他或许是成千上万渴望圆大学梦的学子的代表。1993年高考失利的黎敏之意外收到一份通知书,虽是一所他从没听说过的民办大学,但是处在北京,又是国际贸易专业,这些都打动了他的心。他的父母也决定拿出准备买房的钱供他上学,全家在他还未求学北上时就惮憬着灿烂的未来。
但是当他从河南商丘喜洋洋地赶到北京的学校时,心就凉了半截:这也叫大学?!除了学校的牌子加上租来的一幢教学楼,就什么也没有了。七八千人的学校有五千多人住校,可学校没有一间宿舍,只能去租民房。他对记者说:“你到附近任何一间租出去的民房去打听,肯定住着我们学校的学生。”没有食堂,只好骑车去附近公办大学的食堂去吃饭。
成千上万的黎敏之们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大学生活。
记者日前来到黎毕业的民办大学,随便走进一间教室,只有9个学生!一打听,班上注了册的学生有50多人。别的同学呢?据班主任说,学生们住七零八落的,无法去找他们,要学习只能靠自觉了。
有一名同学悄悄告诉记者,她知道同学的住处,愿意带我去看看。我以她老乡之名,来到一间“女大学生宿舍”,景象有些触目惊心。屋子里“狼烟四起”,两个煤油炉正在做饭菜。记者问做饭的女生,她说,以前可以去“人大”食堂吃饭,今年“人大”也用上太阳卡管理了。有的同学常去小摊上吃饭,前不久患上传染病,医生说是饮食引起的,吓得大家只好自己开伙。
这间只十几平米的房里摆着四张高架床,住8个女生,但是有男孩躺在床上打呼噜。另外几个男女生正打牌,他们都抽着烟。
带我来的女生后来告诉我,班上有些同学只在开学时来过,男生出去打工的不少,主要是做推销员;班上好几个女生去当“三陪女郎”,也有在饭店作服务员的,只有一个女生做财会工作,与专业有一点关系。
据学生反映,非法同居成为大家熟视无睹的现象,学生中出现了一批“准夫妻”。学校缺少文化娱乐场所,几乎没有集体的体育和文艺活动。一些外地女生在北京举目无亲,节假日倍感孤独,特别渴望照顾与安慰,这容易被坏人钻空子。一些女生轻易受骗,与人同居怀孕,又遭无情抛弃。某民办的民办大学的学生在海淀区六郎庄喝酒时肇事,一名同学被酒瓶砸破脑袋,造成脑震荡。派出所来学校调查,学校却遮遮掩掩,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偷盗事件也不罕见。仅以一所大学为例,两年间已处理19起盗窃事件。有的同学追求享受,玩牌,谈恋爱,家里寄的钱远不够开支,所以铤而走险。曾有一民办大学学生在利客隆偷东西时被当场发现,罚款数千元;有学生在附近高校教师住宅作案抓获。但学校为了生源,也对学生网开一面。
记者电话采访有关民办大学负责人时,他们首先否认自己学校有这些情况,一名校长认为这些都是“前进中出现的问题”。
但是学生将责任归于学校学籍管理松懈,后勤保障设施太差和学校极不关心学生生活。一位外地同学说:“春节后我回学校你猜校领导和班主任见我的第一句是什么?他们没问我春节过得怎样,旅途是否辛苦,而是问钱带来了没有!我当时心里特悲哀,我学得学校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只剩下钱了!”
学生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与学校办学能力及学校招生、教学和管理有直接关系
按照教育自身特点,办学是不可能赢利的。而目前的民办大学却可以为创办者带来丰厚利润。目前民办大学学费为每人每年2600—3000元,如果一年招收1000人,学费收入300万,而各项开支可控制在100万以内。追求利润是许多人登记创办民办大学的动因。
在这样的动机下创办大学,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目前北京只有极少数民办大学有自己的教学楼,教学设施和图书极缺乏,几乎没有能力解决住校学生的吃住问题。北京海淀区是民办大学密集区,民办大学的牌子在极不起眼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有识之士指出,民办大学在办学上的问题不是一日间产生的,也不可能在一日间得以解决。比如,民办大学专业设置自主权大,因此也相当盲目,一般只设立一些投资较少的文理科专业、几乎每个大学都设财会,经管、外贸新闻和法律等时髦的专业。国家教委高教司负责人指出,目前这些专业的人才需求趋于饱和,几年后名牌大学这些专业毕业生将遭遇择业困难,民办大学毕业生以后找工作必然面临严峻挑战。
民办大学主要从事学历文凭教育,这种趋向也极不正常。目前民办大学学历文凭的获得有三条途径:一是国家教委承认20所民办大学的文凭;二是通过自学考试;三是在北京、上海、辽宁、陕西、福建、吉林、四川和广东八地的百所民办大学试点,通过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取得学历证书。由于第一、三种途径均有限制,现在众多民办大学主要进行自考辅导,自考是我国比较严格的考试,通过率在30%左右,许多基础差的同学由于通过无望,普遍厌学。
民办大学的师资状况也令人担忧。本来北京的师资优势极强,但由于观念上的因素,加上有的民办大学声誉不佳,课时费也偏低,要想请名牌大学的教师兼课比较困难。记者曾访问过京域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他们几乎不愿去民办大学兼课。民办大学只好退而求其次,一大批缺乏教学经验的、没有授课资格的研究生成为民办大学的教学主力。
为了追求招生的数量,许多民办大学对学生的道德和智力因素不加考虑,导致良莠不齐。有的学校在招生的还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有的学校招生简章严重失实,常有欺骗性承诺,而在校名上玩弄的花招更是别有用心。记者听一研究生说,他回家后听说一成绩不太好的邻居考上了清华大学,忙去祝贺,才知是与“清华”谐音的一所民办学校。有的学校鼓励已来校的学拉生源,拉来一个可奖励300到400元,从学费中扣除。为提高自考通过率,有的民办大学以千元一小时的高价请自考主办单位的老师来串讲。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文冬毛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民办大学是在社会需求量极大而高校规模小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特殊产物。改革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目前大学的数量是嫌少的。国家和社会对民办大学寄予厚望。近十年来,许多有远见的著名学者、教育家、老干部、企业家以及海内外有识之士都极关注和支持中国民办大学,比如雷洁琼、李德生、吴阶平和苏步青等一批名人。
人们或许只能以一种复杂的目光注视着中国的民办大学,然而民办大学需要的不只是关注。
有人说,中国民办大学处于囚徒困境。整个社会、学校以及学子们应共同呵护民办大学学迈向二十一世纪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经典话题叫“因徒困境”:两个犯罪嫌疑人捉获后隔离囚禁,等候审问。这样两人思想斗争都很激烈、主要是考虑招还是不招,他们两人彻夜思考的问题是:“如果我不招,他也不招,我们只会各判一年;但如果我不招而他招了,我就要坐15年;反之,我招了他不招,我就可以立功释放;但两个都招了,全都要坐10年牢。”由于两人无法勾通,所以对这个问题困感不已。
中国的民办大学也有类似的困境。学校与社会、国家、家长和学生构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可获得知识和文凭,圆大学之梦;家长望子成龙,只要孩子有出息就愿付出;学校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缓解国家高教压力;从社会和国家看,民办大学可以为国家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从现实看,这些良好的愿望并未实现。学生既不都可能拿到学历文凭,也不一定能学到过硬本事;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并不了解,否则也许会心疼自已辛苦攒下的血汗钱:而民办大学培养的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也得不到社会的普遍承认。而这一切又影响者民办人学的前途,以后还能否像现在这么“火爆”难以预计。
文冬毛博士认为民办大学的办学质量不高,名气不大是有深层原因的。在美国,有许多知名大学就是私立的。美国民办大学的办学经费来源中,学费约占30%,国家需要投人30%,而学校通过各类途径要募集40%的资金。同样以1000人为例,学生一年的学费为5000美元,那么学校办学经费是1700万美元,这笔钱基本用于办学,因为大学不可以营利。而同样规模的中国民办大学,办学经费只占学生交的300万学费中的100万。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一条基本的经济规律。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中国民办人学为什么如此脆弱和混乱。
今年10月1开始正式实施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在制度上对民办大学进行了有力度的规范,该条例在教学和行政管理、财产和财务管理及法律责任方面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如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对民办大学进行监督,尤其是在财务和财产上进行检查,民办大学可能走上规范之路。
教育是一项长期事业,利与害都不是短时间可以看出。文冬毛博士认为,目前民办大学要有长远规划:一是要多开拓一些短期职业技术培训项目,不能只进行学历文凭教育;二是专业不能集中于投资少、时髦的方向,应该看准社会真正的需求。目前在北京的民办大学中几乎没有农业技术的专业,而中国农业人才极为缺乏,农村也是有待民办大学开拓的处女地。他呼吁民办大学生正视自我,自强自爱,向社会展示自已的实力。
对于这一点,从民办大学毕业的黎敏之也有同感。他说,身处名牌大学云集的北京,常会生出自卑感。但天生我材必有用,中国必定有属于民办大学生的位置。黎敏之1997年参加托福考试,获得620分的高分,令许多人对他刮目相看。现在他正准备报考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
记者在采访中惊喜地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商学院分别都有从民办大学考来的研究生,攻读会计、计算机等专业。他们虽属风毛麟角,却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说到希望,就想起鲁迅先生的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中国民办大学的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太平坦,但是只要全社会都来呵护她,她必定能同公办大学一道以灿烂新姿迈入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