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时,工程造价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造价管理科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部分工程往往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效益。相关人员应提高对工程造价的重视,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超预算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
一、有效的工程造价预算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工程造价预算是否准确全面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效益,应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预算。在该工程全面落实的前提下,贯彻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它的价值体现在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预算到位与工程落实有密切的联系。一旦在成本预算方面出现问题,将导致之前工程设计与施工环节不符,轻则重新设计方案,严重的有可能导致之前的工程都付之东流。预算效益没有达到、成本增加不说,企业多年来积累的关系和名誉都有可能受到损害。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包含施工建筑中的原料、人工、设备等各种资金的预算和规划,使得人力、物力、财力能够物尽其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好的效果在制定预算计划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起到控制作用。为工程造价最低化提供了条件。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1、造价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预算编制的主要目的就是真实的反应项目各项支出的实际状况,保障其全面性、真实性,具有对各项资金工作进行统筹管理的作用。在预算编制中如果缺乏对项目的准确理解,就会导致预算计划编制工作出现问题,造成项目缺失等问题,无法真实的反应项目具体成本信息。预算编制如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就会失去自身的预测与指导作用。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稳定开展,就要追加投入,造成项目成本高于预算的问题出现。
2、缺乏预算实施控制。在设计中,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在项目实施中如果缺乏控制与监督,就会造成成本控制超预算等问题的出现,施工中会因为现场变化、工程人员变化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影响了项目实施中的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
3、单位对施工过程中造价把控不严。现今,社会上大多建筑工程企业对于超预算把控措施不够重视,使得在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资源使用不合理现象。究其根本是因为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把控不严,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有:施工现场用料浪费较大,角料剩余较多。施工工人在施工时大量的取用建筑施工材料,但是实际应用于建设的较少,对于提取的材料有的被二次利用,有的被扔到一边。而一个建筑工程的不同部门分开作业,很多不良现象没有得到及时地制止。这种不科学的把控措施以及过于松散的控制措施使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陷入超预算的被动局面,一旦超预算局面出现,建筑企业又不能够拿出解决的方案,那么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以及员工等都有消极影响,这也关系到一个建筑单位社会好评度上升或下降的因素之一。
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1、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要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编制人员应该在掌握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在编制之前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要熟悉施工图纸,精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造价预算编制过程当中,反复阅读设计图纸直至深刻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将阅读图纸的过程与熟悉工程、审核图纸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出准确的预算编制分项、计算出相应工程量,熟练套用单价,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漏记、重记、错套等失误发生。第三,客观分析价格因素,对价差调整留有余地。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60-70%),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设备材料的价格水平是依市场价格确定的,还要对其进行差价调整,进行动态管理。为防止因价格波动影响预算对投资的控制效果,应该建立工程造价差价预测系统,对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适时调整差价。
2、加强预算审核。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程造价预算审核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预算编制后,增加预算审核环节,可最大程度上防止出现漏算、多算、错算的现象,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超预算。实际造价控制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体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因此要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有针对性的审核方法,以施工环境为依据建立适用的预算审核机制。具体而言,造价预算审核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却未标注于施工图纸中的费用,比如施工设备的安装、维护、保养费用,需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收取。其次,重点审核工程量,建筑工程量的准确性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进行预算审核时要将该部分作为重点,严格按照预算清单、定额标准等进行相关计算。最后,取费审核,该工作需在遵守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的前提下进行费率计算,并做好材料价差的调整,以保证其与相关政策法规相符。
3、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应急体系。建筑工程施工体现出周期长的特点,施工过程中难免发生突发状况及突发事件,这些因素往往具有不可抗性、不可预知性,因此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预算控制应急体系,加强源头性预防机制建设,真正实现动态化的超预算控制。制定严格的工程造价审批制度,提高造价调整的机动性。针对施工过程中需要调整的造价部分,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强化过程管理,对事前批准关卡、事中检查督办、事后审查审计等各个环节予以控制,将造价调整可能导致的各种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保证科学的市场预测。市场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基础依据,市场分析是否有效决定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所以在进行预算之前,必须做好市场调研,对当前的市场动态做出科学的分析,以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比如,对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方面,工作人员要对当前建筑市场的材料价格进行详细的调查,全面了解市场价格,同时为了能够保证调查的科学性,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建筑市场近几年的材料价格变化进行调查,并分析出其变化的原因。参与建筑工程预算的工作人员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尽量避免被一些不良因素影响,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超预算的概率。
结束语
对工程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保证工程实施的成本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通过加强造价预算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并有效地进行市场分析,使我国建筑工程实施更加科学,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思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9(6):208.
[2]叶晓.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J].建筑•建材•装饰,2018(24):121.
[3]张和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1):102.
论文作者:聂新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