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技术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技术论文,哲学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国际互联网络正勃然兴起,信息高速公路正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信息网络的出现强烈地改变着我们面前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注:列宁《哲学笔记》第108页。)信息网络这一科技成果也必然引起哲学世界观的发展变化。本文就信息网络对哲学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一、虚拟现实给物质观提出的新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曾向我们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以及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揭示了物质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揭示了意识的派生性即第二性,并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作为自己的基本问题。信息网络作为一种现象应该给予理论的界定或本体论的确认。然而,依据当前唯物论的界说,虚拟现实却很难找到它的归属。
虚拟现实是一种运用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体验假想的现实感觉的系统。根据这一技术,人们可以在电脑中虚拟出一个现实的世界,虚拟出商店、医院、学校、邮局、会议厅、社区,甚至虚拟爱。美国曾利用虚拟技术去训练飞行员。飞行员戴上特制的头盔式显示器和手套,计算机产生感觉信号输入给飞行员,飞行员可以通过转动控制手柄的方式对这些感觉作出响应,在这种相互的作用反馈中,使飞行员的感觉同在飞行舱里一模一样。通过这种方法,飞行员在地面就能得到实践的训练。现在民航飞行员在飞行模拟器里只花几个小时就能提高其飞行执照的等级。虚拟现实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仿真性。它能提供一个现实环境或物体的摹本,用来“欺骗”我们的感官,把仿真当作是现实。二是交互性。电脑内可以显示许多象征性的图标,有的代表文件处理,有的代表程序启动。这里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像对待客观世界一样对待这些图标,发挥智慧和想象,与计算机进行交谈对话。三是人工性。虚拟现实的物体、环境和体验都不是真实的,虚拟现实是人造的。但我们想当然认为它是我们周围现实的一部分。四是沉浸性。计算机生成的图象再加之于真实的图象上,也是虚拟现实的一种形式。使用者在使用沉浸性系统时,他们的感官的确“感到”他们正处于系统设计者创造的世界中。
从虚拟现实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它既不是真实的物理世界,也不是虚无,更不是虚假,但也不是意识。它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只要你进入计算机网络,你就会感到它的真实的存在。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应该是场,是一种电子场,在这里既有物(电子),又有物发现出的信息(声音、图象、文字、符号)。虚拟现实实际是电子象征物,是以信息形式再现的现实。关于信息的本质,科学界和理论界对它的定义不下百种,争论颇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属于物质或精神的哪一类,在场的意义下,物质、能量、信息没有根本的界限,不过是场的实物态、凝聚态粒性物与虚物态、弥漫态波粒物而已,很难将它们区别开来。虚拟现实的技术,把真实的世界与虚拟的世界变得模糊了,把我们所承认实体的现实与我们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了,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认识方式,因此,哲学物质观就不能以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硬套虚拟现实,或者说以现有的物质观判断虚拟现实的本质就很困难。换句话说,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呼唤物质观的发展和完善,以便能科学地揭示虚拟现实的本质及它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再者,当信息以数码的方式组织并以电子作为载体传送时,时间呈压缩的形式,当各式各样的信息形式通过国际互联网传送时,国界和地理距离暂时消失,空间呈压缩的形式。这时信息网络的时空压缩的特点与哲学物质观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不可逆性怎么统一起来,或者说物质观的时空特点是否能科学解释信息网络的时空特性,这是哲学应该展开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
二、信息网络技术丰富了联系观的内容
信息网络以它高效、快速、及时的服务,将信息迅速传送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人们跨越时空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同任何人交流。信息网络把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了,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联系都显得更加紧密。信息网络以它灵巧的手编织了世界普遍联系之网,它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并且进一步地丰富了联系观。
首先,深化了联系的中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正确地描述了世界的普遍联系,揭示了客观事物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现在看来这种揭示只是指出了事物之间联系发展的一般方向。但是事物之间是怎么联系的,靠什么东西才能联系起来,这是传统哲学联系观所没有揭示的。列宁指出:“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的”,(注:列宁《哲学笔记》第108页。)也就是说联系需要一定的媒介,需要在事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才能将它们联系起来。虚拟现实则较好地体现了这种中介,虚拟现实把事物之间的过渡描述得比较自然。虚拟现实阶段既不是实物,也不是简单的意识或精神本身,是兼有物质和意识的某些特征而又不能归结为任何一方的独立阶段。它是物质与意识相互过渡的中间状态,是物质与意识前后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代替的,因而它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依此我们可以把事物分成物理现实阶段、虚拟现实阶段、意识世界阶段。物理现实经虚拟现实阶段才可以变成意识。笔者认为,虚拟现实是现代高科学技术提供的最理想的中介,是表达中间状态的最佳方式,是对中介的最好展示,它揭示了事物过渡的客观现实。或者说虚拟现实就是中介,中介就是虚拟现实。我们不敢妄言一切事物的转化都必须经过虚拟现实阶段,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在信息社会里虚拟现实是沟通物质世界与意识世界的绝妙方式,是促使事物转化的有效媒介。在这个意义上说,虚拟现实填补了中介的空缺,给人们理解中介范畴提供了一把钥匙。随着自然科学领域这一划时代的发现,虚拟现实中介必将载入辩证法的史册,纳入辩证法的体系之中,成为辩证法的有机部分。因而,要推动辩证法向前发展,就必须深入探讨虚拟现实。
其次,提出了非线性联系图式。传统哲学认为联系是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尽管从表面看联系的形式多样,但归结起来其实质仍是线性的联系。我们知道事物有简单和复杂之分,那么联系的形式也不应该只有一种,作为复杂事物的联系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形式。信息网络的超文本技术提出了复杂事物的联系图式,这就是非线性联系的图式。
超文本指的是存储文本信息页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页信息包含内嵌的与其他信息页的链接。通俗地说,它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多媒体,既可处理文本文件,也可以处理图形和声音。按照线性组织原则,编排故事情节是按先后顺序进行的,从头到尾都存在一个单一顺序。而超文本则不同,它是用非线性来编排故事性情节的,它可以说没有固定的顺序,读者也不必按顺序来进行。在每个故事的各个阶段或关键字,都含有一个链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节读下去,如你读到了关于树木的文章,每次提到树时都有一个链接,每个链接都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或者醒目化,或者加上下划线,或者用数码表示。你如果选择了某一链接,就会一下子跳到对某种树的描述上去,导向诸如“落叶林”、“针叶林”、“森林”等等,顺着链接也许你还可以找到有关树木的照片甚至树木的落地声。超文本是符合实际的,一个复杂的事物一定是具有多种规定性的综合,每一个环节都会与周围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都会像一个树冠发出许多分枝与其他事物连接起来,形成网状的联系。假如你在所知甚少的领域作过研究的话,你肯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图书馆里寻找目录卡片,你往往是从一点点信息,比如一个主题词或名词着手,查找主题下的卡片并开始阅读,各种新念头闪入你的脑海,即使新念头有千万条,你也只能挑其中之一深入下去,这样你不得不离开面前的卡片抽屉去寻找另一个抽屉,从那儿你重新开始,有时你的捡索可能会把你引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超文本以网状思维来构造事物的情节,它能制造出不同资料间的联系,从而使你能很容易地找到相关资料,当你得到不同资料间的联系的时候,就可以构成事物联系的网络了,环球互联网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在于它能天衣无缝地将世界不同机器上的不同数据库中的信息连接起来,把一幅非线性的联系画面提供在我们面前。为联系观增添了新的理论视野。
三、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着唯物史观的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生产迅速成为一个产业。据统计,进入90年代,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达到40%至60%,年增长率是传统产业的三到五倍。以美国为例,1997年美国迎来了第七个增长年头,其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从1993年到1996年美国其他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只有高科技产业在急剧上升。截止到1991-1996年创造的1400万个工作岗位中,910万个应该归功于高科技产业。消费者花在信息技术上的钱远远超过汽车、住宅和工业建设。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信息技术产业已达33%。在本世纪末,美国希望信息产业将提高生产率20%到40%,强调2000年以前要把全美国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图书馆、每一个诊所都联系在一起,形成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同时提出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方案。据此,有人推测,21世纪人类将步入信息社会,人们的劳动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经济将从物质型经济转向信息经济,从物质生产为主转向知识生产为主,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从单纯的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为主兼有规模经济,从部门林立转向相互部门综合集成而形成的联网关系,从单一国家经济转向全球经济。这一深刻的变化,必将深刻地影响着唯物史观的变化,推动唯物史观的发展。
首先,蕴含了信息生产力概念的萌生。使生产方式发生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生产出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产品。信息社会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者是知识型、信息型的,那种支付体力的劳动已成过去。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系统的工具将取代以往的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劳动产品也从农产品、工业品转向了信息产品。劳动对象也从实物型为主转向信息型为主。因而,从生产力的要素结构来看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必然蕴育着生产力、生产力概念的变革。笔者认为根据信息社会生产力的特点,应该提出信息生产力的新概念。
信息生产力应该界定为创造信息的力量,它包括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应是信息生产者运用生产手段生产信息产品的能力。它是信息生产者、信息手段、信息对象三方面的有机统一。信息生产力作为信息社会的指示器,具有自己的特征。虚拟性、扩散性、渗透性应是信息生产力的特点。
所谓虚拟性是指其存在状态是无形的,它以知识、消息、信息、声音、图象、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形式。它是一种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形态。对具体的物质,人们可以精确地描述它的三维性,而对信息生产力,人们不能描述它的三维性,但它的确是一种存在。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趋势、一种意境、一种连续。总之,只要你进入变化多端的信息世界,它就会扑面而来。
所谓扩散性是指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速度。信息的传播是迅速、快捷、及时而广泛的。在信息社会搞信息封锁是很困难的,即使加密也会有黑客闯入。大量的不加密的信息会在网上迅速传递,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社会也可以说是无密可保,人们在网上可以瞬时得到信息,一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几秒钟内就可以传遍全世界。如伊拉克发生了什么战事,几秒钟内全世界的人都会知道。同理,某个股票交易所的股票行情,会迅速地传到股民手里,以便快速作出反应。信息网络正在把偌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
所谓渗透性是指信息生产力广泛地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一切领域。它可以在信息领域存在,也可在非信息领域存在,它广泛地沉浸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之中。凡是有事物存在的地方,就有信息生产力的踪迹,时代已深深地打上了信息的烙印,这就是信息生产力明显的特点。
其次,知识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社会应验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暴力、财富、知识这三种力量在不同的时期其地位是不同的,农业社会暴力起主导作用,工业社会财富起重要作用,信息社会知识起重要作用。信息社会的知识将取代暴力和财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杠杆。谁掌握了知识,谁就会赢得成功,谁丧失了知识,谁就会失败。个人是如此,集体、国家也是如此。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是不矛盾的,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是生产力中的智力因素,渗透在三要素中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历史主体创造性得到发挥,民主意识增强。信息网络的环境是自由的、开放的,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它舍去了权力、地位、金钱、肤色的差别,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与人可以自由地交流,每个人都可自由地选择他所需的信息,决定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信息网络营造了一个民主、自由的氛围,使人们交流起来的感觉是轻松愉快的,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发挥人的智慧和能力,有助于唤起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们在自由的环境中不仅享受到交流的喜悦,更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创造与发挥才能的空间,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信息网络世界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世界,你可以尽情地施展你的才华。当你的智慧的结晶传向全世界,你的思想、观点得到广泛交流,并能满足社会需要时,你的价值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从而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信息网络将整个世界展现在你的面前,各种文化、众多高水平的成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使传统交流条件下那种狭隘的、自以为是的心态面临挑战。广泛的对比之下,人们就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人通过多维的、多种需要的、多方面的接触和影响,不断完善自我,逐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走向不断完善的人、一个高素质发展的人。信息网络对人的才能和性格的培养,使人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经过这样的发展阶段,人类不难走进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因而信息社会为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准备了主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