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监督所 广东 深圳 518101)
【摘要】 香港具有先进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科学,运作高效,为民众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特别是在医院管理领域有独到的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院管理;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78-02
2008年,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见香港公共医疗医生协会访问团成员时指出香港具有先进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科学,运作高效, 为民众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特别是在医院管理领域有独到的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014年9月本人跟随深圳市公立医院监管专题调研赴港班,赴香港进行了为期6天的培训学习,对香港的医疗体制和内地作一比较。
1.香港的医疗卫生状况
香港是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面积110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大,2013年接近720万人,每平方公里6650人,年龄结构逐渐老龄化,截止2013年,年龄中位数为43岁(2008年为40岁),65岁及以上占14.2%(2008年为13%)。健康指数较高。婴儿夭折率1.6(每千名登记活产婴儿计算)。孕妇死亡率0(每十万名登记活产婴儿计算)。预期寿命(2013年)男:80.9岁,女:86.6岁。全亚洲最长。在医疗方面的经常开支488亿,医疗服务的经常开支占政府经常开支的17%,仅次于教育(20%)。香港医疗政策:香港不会因为市民经济原因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照顾。
人口密集,医疗服务需求大。香港通过医院管理局管辖的公立医院、专科门诊、普通科门诊,卫生署管辖的诊所,私立医院,私家医生等公立、私立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为做好这些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卫生监管,食物及卫生局、医院管理局、卫生署、香港医务委员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各司其职,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医疗体系结构的比较
香港和内地的医疗体系结构均是公立医院为主体,私立医院为补充。区别在于,香港的公立医院有政府投资和民间非盈利组织投资两种,而内地的公立医院基本为政府设立;香港的私立医院中只配置少量医生, 大部分私人医生不在私立医院坐班, 病人需要治疗时, 可指定某个私家医生为其治疗并支付相关医生的劳务费。内地的私立医院则是由私人或民间投资的盈利性医院,其组织结构与公立医院基本相似。
3.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比较
在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方面, 香港和内地差距较大。香港公立医院的收入约92%由政府拨款,而内地的公立医院得到的政府财政补偿份额太低,财政补偿方式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其补偿制度仍不规范、不完善。
有资料显示,据我国大陆地区财政补偿公立医院资金仅占医院总收入的6%~7%,财政补偿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比例逐年降低,对医院效益影响微乎其微。公立医院被迫靠自身经营收入来维持生存和发展,政府对医院的调节、监管能力下降,公立医院出现市场化倾向应运而生,这也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4.香港与内地医疗体制的比较
4.1 公平性高、可及性强, 但效率较低 香港的医疗政策的特点是高福利、低收费、公益性强。老百姓拥有平等的看病机会,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得不到必要的治疗。但是,由于医疗资源有限,病人看病需要等候的时间较长(白内障最长要等6年),病人由于较长的等待时间可能会导致病情的恶化。与香港相比,内地的医疗资源更丰富,中、高收入的群体可以更多更方便地得到合理治疗的机会,而低收入群体则面临看不起病的难题。总的说来,内地的医疗制度公平性较差,但医疗效率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信息化程度较高, 资源共享, 节约成本 香港的公立医院全部由医院管理局统一管理,医管局将香港地区的40家公立医院划分为7个区,拥有统一的信息系统和政策、制度。在资源配置上更合理, 避免了因重复购买设备、仪器利用率不高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节约了医疗成本。
目前医管局研究开发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已经能做到90%以上的病人信息联网,部分私立医院经过病人允许也可与医管局联网,调阅病人的资料,达到医疗资源共享。
在内地,由于地域差别大,每家医院按各自的情况建立不同信息系统,有些落后地区甚至没有计算机和网络,仍使用手工化操作医疗就诊流程。信息系统和管理制度的不统一, 使医院各自为政、无法统筹管理,医疗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增加了医疗成本。
4.3 整体医疗服务概念强 香港的医疗服务讲究“整体性”, 包括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过程。在社区会有相关的预防、保健措施;病人在医院看完病以后,医院还有一系列后续服务, 包括专门的人员随访病情发展、提供术后的配套治疗措施、康复训练等。
内地的医疗服务理念相对落后, 往往只限于看病、治疗, 在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方面比较薄弱。
4.4 行业管理水平较高、医生自律性好 在香港,医生行业有专门的医师协会向医生颁发执照,通过各项指标每年对医生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以确定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对医生进行监管。香港的医生因此有较好的自律性,很少出现过度医疗服务、乱开药和收红包等现象。
内地的行业管理机构不成熟,监督机制不健全, 管理不到位,起不到监管的作用,致使医生没有较好的自律性。
4.5 双向转诊制度较健全 香港的医疗制度实行双向转诊制,病人看病的流程为:(1)病人在基层社区医疗就诊;(2)根据病情由基层医疗医生开出转诊单;(3)病人持转诊单前往公立或私立医院预约;(4)病人持预约单到公立医院或私立医院登记就诊。
内地目前虽然建立了三级医疗网络,但缺少转诊机制,由于社区基层医疗资源薄弱,致使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这是“看病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5.香港医疗体制对内地的借鉴与思考
5.1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目前由于政府财政补偿不到位,公立医院的收费政策必须按政府指导价低于成本收费,导致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不佳,医务人员劳务价值无法体现,严重影响公立医院自身发展和公益性功能的发挥。政府应改革对卫生投入的补偿机制,调整补偿结构,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完善现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补偿体制,调整劳务价格,理顺医药收费体系,可尝试新型的医疗服务补偿模式,如按服务量收费、按疾病诊断分类(DRGs)等;拓宽公立医院融资和补偿渠道,吸引大型企业投资为公立医院投资医疗设备,节约医疗成本,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慈善医疗机构,或加强医疗救助等的慈善活动, 确保公立医院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5.2 探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筹建,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利用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系统,突破小循环界限,形成以市级各级医疗机构与社康站间的双向转诊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鼓励非政府医疗机构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性,增强竞争机制与制衡;通过政府补贴和医疗保险对社区转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医疗的作用, 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从而缓解“看病难”的现象。
5.3 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 应加快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建设,制定统一要求和标准。由于内地地区范围广、差异大,要完全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有一定难度,因此可在某个区域内建立相对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整合医疗信息平台,减少各家医院各自开发的成本,达到医疗资源共享,便于医院之间的管理,提高看病效率。
5.4 强化整体医疗卫生概念 引入“整体医疗服务”的理念,将预防、保健、康复等一系列服务与目前的医疗服务有效整合,可通过建立健康管理一体化的机构,对病人提供定期健康调查、疾病咨询与监测、心理关怀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加强中级以上医院与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 提高病人的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5.5 强化行业管理,建立和完善考核评审机制 强化医生的行业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生的考核、评审、监督机制,可以设立专门的医疗行业监督机构,从实际完成工作数量、质量、操作能力、业务水平、患者满意度、综合应变能力等多方面对医生进行考核监督,从而加强医生的自律性,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形象。
5.6 建立社会医疗保障补充机制 政府可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指定部分商业保险机构以保险的方式对基本医疗保险尚未覆盖的部分予以补充。例如,可将医保支付起付线以下或者封顶线以上的部分纳入保险范畴予以报销等。另外,政府可通过税收包括对营利性医院的征税所得,大幅提高需方财政补贴,扩大医保覆盖面和项目、病种支付比例,在全民医保的基础上建立相似于医疗照顾和医疗救助制度, 鼓励和引进商业健康保险,让社会公众以保险金支付公立医院的服务,发挥医疗保险对公立医院的支持作用。
论文作者:黄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医院论文; 医疗论文; 香港论文; 医生论文; 内地论文; 病人论文; 医疗服务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