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谨防四种“独角戏”论文

新课堂谨防四种“独角戏”论文

新课堂谨防四种“独角戏”

宋剑李丽

(山东省新泰市东都镇初级中学 山东 新泰 271222)

摘 要: 在“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的口号喊过之后,传统教学模式这面湖水,略起微澜之后又归于沉寂,课堂上依然日复一日的上演以学生为看客的各种“独角戏”。本文将从教师、个别学生、学案、课件四个方面去阐述四类独角戏的表现,以及如何避免独角戏的上演。

关键词: 课堂;参与;独角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新课堂要谨防的四种“独角戏”。

(2)健全市场监管体制。健全市场监管体制,对于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十分有利。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晚,并且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金融融资方式,有与传统金融产品不同的风险。因此需要全面地监管风险,全面评估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质量,通过全面监管过程中的各个过程,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一、谨防教师唱“独角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认识活动,即使教师的“独角戏”演得再好,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网上传播的一句话, 正印证了这一点:语文老师口若悬河,炫耀文才;数学老师滔滔不绝,卖弄口才;物理老师喋喋不休,好比天才;外语老师天花乱坠,堪称人才;化学老师天南地北,推销药材;而我们个个呆若木鸡,像群蠢材。老师你说教室像不像口棺材?——请别生气!”

这节课结束以后,我又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作业:“茫茫”除了可以形容沙漠(茫茫的沙漠),还可以形容大海、草原、夜色、人海等。请你想象其中的一个画面并写一写,当然你也可以摘抄你读过的描写这些画面的原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只要学生能看懂的,要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能讲的,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解决。总之,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二、谨防小组内个别学生唱“独角戏”

只有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学案导学”,就是一种值得认真学习、借鉴、总结和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三、谨防学案唱“独角戏”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但我们的小组合作往往流于表面和形式。 课堂上,教师往往刚刚提出一个问题,没有进行具体分工,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小组的学困生更是把此时作为偷懒的最好时机;甚至教师未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就针对某个话题组织小组之间进行辩论,于是课堂上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看似十分热闹,实则课堂成了个别优秀生或表现欲强的学生表演的舞台。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作为教师不应忘记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切莫让课堂演变成部分学生的“独角戏”。

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往往课下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学案,课上随手发给学生,便以为万事大吉;要么退到幕后,要么走马观花似的游走于各小组之间,只等学生按照学案上设计的流程自行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巩固、练习。这样做的后果是老师的作用退化,学案代替了老师,在课堂上唱起了“独角戏”,这种做法决不可取。首先,学案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并不是只让学生自学,教师不讲,而应该是教师精讲。其次,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课前预设的成分多一些,而课堂的生成性才体现出课堂的生命性,教师不能被学案框住,每一个环节都按照学案的设置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

继续进行新产能建设。除针对新探明储量外,应特别关注处于经济门限边缘的未动用储量,是否因条件变化、技术进步而具备可采性。长期未动用的储量中应该有相当部分在有针对性降本增效措施下可以投入开发、实施新产能建设。这是比较现实的上产目标。

四、谨防教学课件唱“独角戏”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要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

然而部分教师却有着偏面的认识,以为用上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有了一堂高品位的课。很多课件都是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谢谢,再见”,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教学,教师成了放映员兼解说员,学生40分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还有的教师用课件,没有了板书和解题演算,整个过程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这种完全依赖于课件的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把由各种感觉器官参与的教学过程只限制在耳朵和眼睛上。原本只是教学辅助手段的多媒体技术 , 在课堂上大演起了“独角戏”,不但没有让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反而成了绊脚石。首先,有些教学内容用其他教学手段并不比用课件差。比如活动探究课,用课件来展示,不仅不需要,更限制了学生的参与程度,适得其反。其次,一味使用课件忽视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中,决不能让课件大唱独角戏,而应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能用黑板、嘴巴等讲清楚的,能让学生动手参与解决的就不必使用课件。

如果学案是剧本,教师是编剧兼导演的话,那么多媒体技术就是舞美设计和灯光,而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则是成功演好课堂剧的关键。

标签:;  ;  ;  ;  

新课堂谨防四种“独角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