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芝荣 代云 白璐 师婉 魏欣 西安凤城医院检验科 陕西 西安 710018
【摘要】 目的 通过检验定期的危急值分析评估,为制度的完善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由医院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相关科室共同论证了适合我院特点的危急值项目,并及时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结果 统计分析我院2015年1-5月危急值数据,危机值的发病率为0.72%,共报告临床科室的危急值677次, 分布于14个科室.危急值出现的前三个科室是内二科,急诊科和外科.分布前三位的项目分别是血常规检验,血气检验,离子检验,并增加了新生儿的危急值项目.结论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完善,定期分析评估、总结、持续改进,以及提高检验危急值报告规范化、制度化,为临床科室及时救治危重患者,抢救患者生命, 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检验危急值 报告制度 持续改进【中图分类号】R12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08-02
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提出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我院检验科在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过程中,随着医院新成立科室的不断增加,为了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完善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我们将2015年1-5月的危急值数据和临床对危急值项目的判断评估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
1.1 我国卫生计生委在患者安全目标中明确要求,须将“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列为危急值项目[1]. 除了这些项目之外,实验室还应该结合所在医院特点来考虑.
1.2 各临床实验室应该结合相关文件,查阅文献,咨询临床专家并根据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与临床医师一起选择危急值项目.根据以上危急值项目确定建立了我院检验科危急值项目表(表1).4 讨论4.1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属于ISO15189实验室认可的管理范围.
4.2 危急值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信号等”,医务人员一定要确保分析前的质量, 加强标本采集,运送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血液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及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检验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3].检验科的质量建设在危急值报告中至关重要,应重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程质量控制,定期检查科室内所开展项目,室内质控运行情况,室内质控在控制范围, 保证仪器设备运行良好,并定期校准,实验的信息系统能够稳定,准确传输数据并定期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建立比较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检验科也要加强工作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责任心,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危急值报告.必须切实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与合作,提供各种标本采集告知,帮助和培训护理人员正确采集标本,从源头上解决标本质量问题.
4.3 检验科作为危急值报告的提供者,有责任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出现危急值后审核报告人要对所送检标本进行查对,做到核对患者基本信息,观察标本有无溶血或凝块,同时电话联系临床医护人员了解患者情况,标本采集,运输等是否规范,该结果和临床症状是否相符,如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再复查验证或重新抽取标本送检,在确认复检结果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报告单的审核发放,临床做好危急值登记记录及处理意见.危急值复查的目的是保证其准确性,避免错报及对患者病情的误判,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1] 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R].2006年10月21日颁布. [2] CollegeofAmericanPathologists.LaboratoryGeneralChecklist[compoGnentsGEN .41320,GEN.41320,GEN.41330,and GEN.41340][R].http:/www.cap.org[2010-08-26][3] 任定玉,规范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的运用和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9(7):27-28.
论文作者:赵芝荣 代云 白璐 师婉 魏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危急论文; 标本论文; 报告论文; 患者论文; 科室论文; 项目论文; 制度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