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氨化饲料的加工制作方法与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秸秆论文,饲料论文,加工制作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秸秆氨化处理常用的氨源
秸秆氨化处理常用的氨源主要有:氨水、无水氨或液氨、尿素、碳酸氢铵等。
二、氨化秸秆氨源的用量和用法
(一)尿素的用量。市场上销售的农用尿素,氨化时的使用量为风干秸秆的2%~5%。尿素的加入方法是,先将尿素溶于少量的温水中,再将尿素溶液倒入用于调整秸秆含水量的水中;然后将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到秸秆上。(二)氨水的用量。氨水用量一般为秸秆风干重的 3%~5%。氨水中的水分应计入氨化的适宜含水量。(三)无水氨(液氨)的用量。无水氨的用量,一般为风干秸秆重的3%~5%,无水氨用量不宜超过5%。无水氨易挥发,其扩散半径为2~2.5米。一般用氨枪注入。氨枪插入位置距离秸秆底部 0.2米。(四)碳铵的用量。碳铵的含氮量较低,一般用量为4%~5%。碳铵会增加秸秆的咸苦味,影响适口性。使用碳铵氨化秸秆的成本低于尿素,但氨化效果不如尿素。碳铵易挥发,所以操作时动作必须迅速。
三、秸秆氨化的方法
窖池式氨化法。窖池式的氨化设施有壕、窖、池,氨化窖为土窖。氨化时,清除设备内的泥土和积水,并在土壕、土窖的底部和四周铺放塑料膜,以防秸秆中混杂泥土。将氨源的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到切碎的秸秆上,拌匀后装入设备内,尽量排除秸秆中的空气,并迅速密封。
堆垛氨化法。堆垛场地应选择地势干燥、鼠害较少的平地。在地上铺放厚度为0.15~0.2毫米的塑料膜,垛的高度一般不超过2.5米。堆垛的秸秆应打成15~20千克重的捆,垛底四周的塑料膜应留下一定的宽度。秸秆码到一定高度后,加水调整含水量,然后用塑料膜覆盖,上下两块塑料膜的四周重叠卷边,并用重物压住或用塑料胶带密封。堆垛氨化最好使用氨水或液氨,通过氨枪加入秸秆垛中。加完氨后,取出氨枪,用胶布将注氨孔密封。如塑料膜被扎破、冻破或老鼠咬破,一经发现要马上修补,防止漏氨。
袋装氨化法。氨化用的塑料袋,一般长2.5米,宽1.5米,并以双层为好。秸秆装袋时,防止扎破塑料袋。装袋完后,要扎紧袋口,然后放置在安全地点。
四、影响氮化饲料质量的因素
①氨化秸秆原料的质量。氨化秸秆原料主要有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及牧草的秸秆,如玉米秸秆、麦秸秆、稻草、大豆秸秆等。最好将收获籽实后的秸秆及时进行氨化处理,以免堆积时间过长而霉烂变质。
②氨源的用量。根据具体的氨源种类来确定使用量,一般以秸秆干物质重的3%为宜。
③秸秆含水量。较适宜的水分为25%~35%。水在秸秆中的分布是否均匀,也会影响氨化结果,如上层过干,下层积水,都会妨碍氨化的效果。
④氨化时间与温度。氨化时间的长短,要依据气温而定,气温越高,完成氨化所需的时间越短,气温越低,氨化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⑤秸秆的长短。用尿素或碳铵进行氨化,秸秆铡的越短越好,用粉碎机粉碎成粗草粉效果最好。用于饲喂肉牛和奶牛的秸秆可切短至 4~5厘米;用于养羊的可切短至 3~4厘米;用于养猪、养鹅和养兔的要粉碎成粉。用液氨进行氨化时,粒度应大一点。麦秸可以完全不铡。
五、氨化饲料饲喂应注意的问题
氨化设备开封后,经品质检验合格的氨化秸秆,需放氨1~2天,待消除氨味后,方可饲喂。放氨时,应将刚取出的氨化秸秆放置在远离畜圈和住所的地方,以免释放出的氨气刺激人畜呼吸道和影响家畜食欲。秸秆湿度较小,天气寒冷,通风时间应稍长。取喂时,应将每天饲喂的氨化秸秆提前1~2天取出放氨,其余的再密封起来,以防放氨后含水量仍很高的氨化秸秆,在短期内饲喂不完而发霉变质。
氨化秸秆只适用于反刍家畜牛、羊,不适宜喂单胃家畜马、骡、驴、猪。初喂氨化秸秆时,应有过渡,需在饲喂氨化秸秆的第一天,将1/3的氨化秸秆与2/3的未氨化秸秆混合饲喂,以后逐渐增加。数日后,家畜则不再愿意采食未氨化秸秆。
氨化秸秆的饲喂量,一般可占牛、羊日粮的70%~80%。这一喂量对牛、羊的增重、维持过冬、产羔及羊羔初生重等效果均较好。
联系电话:0531-8259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