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精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糖尿病足外科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我院手足踝外科住院行外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精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出院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良好(P 均>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均<0.05),但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下降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略高于对照组(9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护理和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均能显著减轻糖尿病足外科治疗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但二者联合用效果更显著,有利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精准护理;糖尿病足;外科治疗;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迅速,而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1]。Razanskaite-VirbickieneD等[2]研究表明,DF患者的焦虑抑郁患病率可达30%以上。晚期DF患者往往需要外科治疗,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近一半糖尿病患者避免截肢或足部溃疡[3]。精准护理自提出以来,在乳腺癌、慢性病管理、镰状细胞贫血儿童和青少年基因精准评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4-6]。有研究表明:精细化护理在门诊老年DF伤口护理中的效果良好[7],但在DF外科住院治疗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尝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精准护理模式,探讨精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糖尿病足外科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手足踝外科住院行外科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资料,收集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Wagner 分级、月收入、报销类别等基线资料以及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及出院护理满意度。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8];②符合糖尿病足诊断;③Wagner 分级[9]3或4级;④患者病情稳定,具备正常的沟通与文字理解能力。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肾等主要器官并发症,不适合行手术治疗者;②糖尿病截肢患者;③意识不清、痴呆、语言交流障碍者;④各类精神病患者。最终有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住院行外科治疗并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有30例,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住院行外科治疗并接受精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的患者有30例。
1.2方法 根据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精准护理干预。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①严格控制血糖,遵医嘱指导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做好围术期血糖管理。②观察患足情况,每班检查患足伤口敷料及各足趾之间皮肤情况,若足部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并处理,防止病情加重。③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选用舒适、宽松的鞋子;纯棉、透气、白色或浅色的袜子,易于观察有无渗液。此外,每日温水清洗足部,并予足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④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个体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如清淡饮食,定时定量进食糖尿病餐,适当食用粗纤维食物等,保证进食品种丰富,营养搭配均衡。⑤运动管理: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型、体力、运动习惯和爱好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
1.2.2 精准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精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建立血糖监测小册子,护士每次测完血糖后告知患者血糖值,由患者将监测结果整理记录在册,帮助患者记录动态血糖值,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利于控制血糖。②糖尿病教育:对DF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的糖尿病教育,重点讲解糖尿病足部保护和护理方面的相关知识,讲明足部溃疡的危害,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严格的血糖控制水平有利于延缓足部坏疽的发生和发展。此外,强化DF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让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理想的代谢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长远目标。通过举办糖尿病健康教育会、发放床伴书、宣传单等,让患者深入了解DF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自我护理知识,并帮助他们转换成有效的行动。出院当天由管组护士考核患者及家属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如居家服药、注射胰岛素、足部护理等,再次强化宣教效果。此外,还教会患者或家属加入互联网医院和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遇到问题时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功能咨询主管医生,或微信联系联络护士,护士收到微信后及时答复,使精准护理由院内延续到院外。③心理护理:我们在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更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和患者沟通,及时进行疏导,调适心理,帮助排解患者负性情绪,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能放松情绪,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④营养及饮食管理:DF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入院时根据患者的体重及IBM指数,评估其营养状况,并给予适当的营养干预,保证机体能量摄入充足,维持合理体重,有利于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促进DF创面的愈合。
1.3 评价标准
1.3.1 采用Zung[10]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护理干预前(入院时)和护理干预后(出院时)评价每位患者心理状态。
1.3.2 满意度评价方法:在DF患者出院时, 通过不记名勾选方式了解护理满意度, 分为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IBM 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近似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双侧)。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1 患者的基线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年龄41岁~73岁;男25例,女3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中专及以上29例;Wagner分级:3期病例34例,4期病例26例;月收入:1680元~3000元23例,3000元以上37例;报销类别:医保57例,自费3例(见表1)。
2.2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1)。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下降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2)。
2.3 出院时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出院时观察组有29例患者满意,有1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有28例患者满意,有2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为9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的治疗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担忧、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等情绪。我科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对住院患者采用精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发现常规护理和精准护理干预模式均能显著减轻DF外科治疗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且二者联合用效果更显著。有研究[11]表明:精准护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效果,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干预,可以改善DF的治疗效果。这可能是因为精准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利于疾病的控制,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有研究[12-15]报道:实施系统、个性化精准护理干预能够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精准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外科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好,能够减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有利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为回顾性研究,而SAS及SDS为问卷形式,患者文化程度又参差不齐,容易产生回忆偏倚。但我们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差异,发现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患者自身对照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有效地减少混杂偏倚,更加确信患者能从常规护理和精准护理中获益,肯定了护理在DF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对照组患者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患者,而由于我科在2018年1月1日才开始启用精准护理模式,而随着糖尿病全程管理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疗效的差异也可能造成部分偏倚,结论尚待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11(2): 92-108.
[2] Razanskaite-Virbickiene D, Danyte E, Mockeviciene G, et al.Ca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ime-domain analysis be valuable for detecting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young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a case control study [J].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17, 17(1): 34.
[3] 文素英,黄桂桃,叶瑞香.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03): 82-83.
[4] 刘锁霞,李坤.精准护理的人本底蕴与实证应用探究[J].护理学杂志, 2018, 33(22): 92-94.
[5] Fu,Mei.R,田亚丽, et al.精准护理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 2017, 52(10): 1273-1275.
[6] Higgins L W, Robertson R J, Kelsey S F, et al.Exercise intensity self-regulation using the OMNI scale in children with cystic fibrosis [J].Pediatric pulmonology, 2013, 48(5): 497-505.
[7] 李成叶,叶芳,杨丝文,等.精细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12): 179-182.
[8] 国际糖尿病工作组. 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 6-30.
[9] Wagner F W, Jr.The dysvascular foot: a system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Foot & ankle, 1981, 2(2): 64-122.
[10]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8.
[11] 薛耀明,邹梦晨.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 11(2): 88-91.
[12] 彭春梅,于悦,王挺.2型糖尿病患者希望疗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6, 23(19): 68-71.
[13] 李玉峰,侯若楠,崔楚云,等. 2型糖尿病患者自尊水平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7, 17(08): 569-571.
[14] 姜燕.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4): 221-222.
[15] 黄志英,陶建青.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6, 07): 7-9.
论文作者:覃冬玲 刘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精准论文; 外科论文; 常规论文; 糖尿病论文; 满意度论文; 糖尿病足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