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小学语文教学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单靠教材上的三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来补充“营养”,但学生如何来阅读课外文章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学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以下几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读书方法。
一、问题法
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如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看图学文时,教师可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出疑问,如:1.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年代哪个国家的纤夫生活?2.纤夫们是心甘情愿拉纤的吗?3.他们拉纤的动作、表情怎样?等等,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使学生不盲目、有目的地读。
二、移位法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虚构出如此感人、逼真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种种幻象等都是作者的想象,这些想象都是很合理,符合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和她当时的心理,但学生只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未必能够体会到“展开合理理想象”写作的重要性。这时,教师就要适时推荐《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集》等给学生阅读。又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选读《唐诗三百首》。在学习《桂林山水》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三、勾画、摘录法
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如在阅读《桂林山水》这篇课本时,可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波澜壮阔的大海”“峰峦雄伟的泰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岣”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做读书笔记正所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针眼里逃出的生命》的作者李凤杰这样介绍自己的成功之由:当他写完这部中篇小说后,觉得精疲力尽,修改不下去。于是参加了陕西省作协举办的读书会,花了三个月工夫,专门读书,把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速读了三遍,分析、体会、写笔记。后来动手修改自己的作品,奇怪地顺手和轻松,很快达到出版水平,并在全国儿童文学评奖中获了一等奖。可见在阅读时勾画、摘录、做笔记的重要性。如果大家掌握并运用了这种阅读方法,长此以往,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眼看心到”的默读法
默读是语文学习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新大纲中规定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默读。默读跟朗读不一样,朗读讲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读只讲究“两到”,即眼到、心到。默读时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能读出声来。要求较高的默读,要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大意是什么,最后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阅读《小青石》这类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又浅显易懂的,多采用默读的形式,但只了解主要内容还不够,还要再深入地想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文特色。阅读课外中长篇小说,一般也采用“眼看心到”的默读法,学会这种默读法,要靠平时经常地训练,认真地训练。读书的速度快了,获得的知识多了,写作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
五、笔记法
孩子们阅读文章,最大的毛病就是:常常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对作品的思想和语言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克服这个毛病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要做笔记。做读书笔记是加深对所读文章内容的手段理解、记忆,锻炼同学们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要。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列表式。如《琥珀》这篇课文,学生们对于这类阅读课文,只要通过自学做到列表笔记,即可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达到训练目的。同样的,如读童话故事《丑小鸭》,可做这样的列表笔记,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书中写什么,你喜欢书里的什么。对于课内的笔记一般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列表,而对于课外的,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列表,只要有收获即可。
2.提要式。用自己的语言把文中重点内容归纳出来,并写上点滴感受,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文字要简明扼要。
3.摘录式。摘录内容包括:有教育意义或精彩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4.卡片式。就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摘抄在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排列在一起,以便今后查找使用。对于以上几种读书笔记,只要在上课时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他们必会掌握得很好。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论文作者:刘海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笔记论文; 课外论文; 文章论文; 这篇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