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必须创新——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学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第三届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0-2677(2001)01-0018-05
2000年10月14~16日,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人学学会、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与会学者60余人,提交论文40多篇。会议主题是“人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者们交流了最近一年多来人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着重探讨了进入新千年和新世纪的人学建设问题,特点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提交会议的论文和会上的发言,不是脱离现实的抽象议论,而是紧密结合当代实践提出了很多理论上的难点和新的见解,给人以启迪,对推进人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有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中青年学者占了多数,他们朝气蓬勃,思想解放,进步迅速,说明老中青结合的中国人学科研队伍正在发展壮大,前景光明,令人鼓舞。
经过讨论,学者们认识到,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担负着建设和发展的双重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在于理论创新。为此,除了依靠人学家们辛勤劳动开展创造性的理论思维之外,研究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明确对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人学不同于人的科学,不同于人类学,也不等同于哲学,而是从哲学发展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分支,它的特点是在吸收各门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人自己的反思。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和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二是思想方法正确。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自觉运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系统论等科学方法;三是抓准人学发展前沿的关键问题。要经过系统调研,筛选出一批结合当代实践和学术争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明确重点,分工协作,首先在基本原理的建设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四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方针。
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等一系列新情况,学者们提出了有关人学研究的很多新问题。摘报如下:
一、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有的学者指出,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反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不仅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非再生资源严重破坏等问题,而且出现了人类用科技毁灭自己的可能性,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因为它奴役、掠夺自然,在人和自然关系上,坚持主客二分、天人相分。所以反人类中心主义主张所有事物都有发展的权利,不仅有人权而且有物权。以此为基础的生态伦理学主张,不仅人与人之间有道德问题,而且人与自然之间也有道德问题。这个争论提示人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反人类中心主义能否成立呢?人和自然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不能不征服、改造自然。舍此,又如何认识、评价和从事实践呢?看来不应片面地而必须全面地总结人类实践经验,更加深入地探究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二、关于新科技革命与人的自我认识的深化
有的学者认为,近来生命科学技术有很大进展,最突出的成果就是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这个问题与人学关系密切,主要是提出了基因与人的本质的关系问题。有种观点认为,基因就是人的本质。这是不正确的。人是什么与基因有很大关系,但不能说基因就是人的本质,或者基因决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应该是社会实践。因为人和社会的一切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对提高人的生产力有很大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的本质是实践,并且对人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预测。从猿到人大约有500万年的演化历程,从基因来看,人与猿有98%相同,2%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差别和变异,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人类祖先自己的劳动,是人的历史活动。人之所以为人即由此而来。仅仅由于先天的基因还不能成为人,它只提供生理基础。婴儿要发展成为人必须经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从人类自身来看,所有的人99.9%的基因相同,只有0.1%相异。所以,人与人的差别有基因的因素,但主要是人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基因只决定遗传过程,真正成为人取决于社会实践和文化的学习、创造过程,现在发现甚至有缺陷的基因也可能通过这个过程有所弥补和修复。
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就是遗传密码。现在人类已经开始以基因为基础对动物进行复制。如果把人的基因图谱绘制出来,把基因的功能搞清楚,也将可以对人进行基因复制。这样,在以前人的自然进化的基础上,还会出现一种新的进化——人的人工进化。这就向我们提出:人类的前景是什么?不仅要思考人的现代本质,而且要思考人的未来可能本质,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有关人的问题。现代生物科学还在不断向前发展,究竟还会向人学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应该加以关注和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信息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互联网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虚拟世界,按照波普尔的理论,虚拟世界应该属于“世界3”。虚拟世界对人的特殊意义在于:第一,它为人提供了新的中介系统,提供了一个符号世界——比特世界;第二,为发展人类知识,进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增强了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预见和选择能力;第四,为人类更好的生存和享受创造了生活条件。“虚拟”本身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现实的模拟,他强调逼真的仿真效果;二是对现实事物的超越。实践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问题,而虚拟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目标。它的根本特点是创造性,运用符号化手段来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在提出虚拟世界与人的关系问题,虽然很不成熟,但是对我们深化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有意义的。
三、关于个人与集体、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在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我国建国以来一直提倡集体主义批判个人主义,在价值观上主张以集体、人民为中心、本位,反对以个人为中心、本位。但在实践中,这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由于出现了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就业形式、多种分配方式等新情况,个人的工作、生活、利益、价值、前途等问题显得突出,有人就提出重新评价个人主义问题。因此,人学应该着重关注和研究当代人的价值取向、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等问题。
有的学者提出,人学要不要研究类?类能不能只理解为类本质?主张人类问题应进入人学的视野。与此相关联的是,解放个性、张扬个性是否科学?首先,在心理学上,人的个性是指这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但这不是理解个性的惟一视角,还应该有一个社会哲学视角,着眼于人与动物的区别。人作为劳动者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是一种主体性的发挥。而个体主体性的实现,劳动的物化,也是一种享受。第二,社会哲学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视角和维度来考察人的个性,把人的个性归结于其历史根源。认为个体是构成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历史也是个体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曾把这个过程概括为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就解放个性、张扬个性来看,变革旧体制、旧关系,要诉诸个性。但无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片面强调个性也是不对的。我们反对把个人与社会抽象对立起来,强调正确理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既要提倡集体主义,也要鼓励发扬个性。而在经济发展中则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即集体、群众利益的关系,关怀个人的合理要求。
有的学者认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通常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两极对立倾向,另一种是还原倾向,结果走向社会整体主义或个人原子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应该采取个人与社会双向追问的方式,相互诠释、相互说明,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个人离不开社会,个性离不开社会性。无社会性即无个性。社会关系是由人的活动造成的,它是人的社会性丰富的基础。不能把个性与社会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马克思所讲的集体是建立在个人活动基础上的真实的集体。他反对虚假的集体,认为在个人与集体关系上,集体应尊重爱护个人,适时改造自己的结构,给个人发展创造条件。集体主义实质上是一种集体优先原则。
有的学者指出,在社会中,整体和个体发生矛盾是经常的,而不是特殊情况。任何时候,个体都要为整体服务,任何时候都可能有牺牲。但整体利益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所有个人,所以要把个人与整体结合起来。
四、关于“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
这是这次研讨会上学者们探讨较多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本”有两层含义: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位,即客观世界本位。另一个是价值观意义上的本位,即作为衡量标准的本位。同时,有一个参照系,即相对于什么而言的问题。如,就自然观而言应该是以“物”为本位。而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是与“以物为本”相区别的。
有的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的。从理论根据来看,主要有三点:人是世界上最高的存在;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人是价值形态中的最高主体。
有的学者强调,“以人为本”不是以个人为本,而是以全人类为本,总体性观念一定要保存。另外,这里还有一个“人本”与“民本”的关系问题。“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但“以民为本”不能包括“以人为本”。但有的学者主张,“以人为本”应落实到“以民为本”上。
有的学者专门就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发言,说明市场经济与人道主义原则是相互依存关系,市场经济为人道主义原则提供了客观基础,人道主义原则为市场经济提供了道德、文化基础。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我们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当然,人道主义不是惟一的而是一种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规范人的行为的原则还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五、关于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发展
学者们指出,现在似乎经济发展越快社会问题越多,这就提出并需要正确回答:究竟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有没有现代化的问题?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经常强调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对于人的实践的两重性,特别是可能发生负面效应的问题,重视和研究较少。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实践对象化后所造成的异己力量,人类能否控制住;二是科技发展对人的机遇和挑战。人们重视物的现代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放在首位,这当然是对的,否则就会失去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但对人自身的现代化及其对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在行动中重视和落实不够。为此需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人和物的关系,加以全面的研究和把握。
有的学者说,社会现代化,一方面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价值失落、人的片面化等一系列问题。社会现代化本身不能自动导致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有个导向问题,有个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问题。人的自我批判的作用在于缓和现代化所产生的矛盾,促进现代化合理、健康的发展。为此,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现代化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应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来反思人的发展;把握各个国家、地区的人的发展的特点、阶段;注意现代化所带来的条件享用的机会均等,关注作为目的的人,关注人的精神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应从现代人们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的存在状况和发展前途问题,孤立地研究人是什么是说不清的。当前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系危机。这种危机呼唤发展普遍理性,培育全面的人性。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的一种特性、品质和功能,它有破缺,有洞穴。人只能掌握相对真理,实现有限目的。如果超越有限的范围,人就会受到报复,就会出现所谓“理性敌视人”。其实不是理性本身有问题,而是人自己对理性作了错误的理解和运用。是人自己敌视自己,是人为了眼前利益以损害后代的发展为代价,利用理性成果敌视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只重视理性,而忽视了培育人的其他特性,如,德性、审美、情感、意志等等,而它们同样是人的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和功能。而且人的各种特性本来都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它们彼此之间本来就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所以要防止和填补理性的破缺,填平理性的洞穴,就必须纠正人们对待理性的片面性,在发展普遍理性的同时培育全面的人性。所谓全面的人性,就是达到人性的真善美和知情意的和谐统一,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建设过程。
六、关于全球化与人权的关系
有的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给人权与主权关系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但西方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却借口全球化,制造所谓“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等主张,为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制造理论根据,这给世界和平和发展造成了新的威胁。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当代的全球化?人权与国家主权究竟是什么关系?与此相关联,如何根据新情况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释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人权的国内管辖和国际干预等问题。这必将涉及到社会历史观、价值观和人权观的根本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有的学者认为,人权的实质是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规定。主权在国内是指人民给予国家的最高权力,在国际上是指国家的独立平等权,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是最重要的集体人权。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没有或丧失主权人民就无人权可言。因而人民才要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抵抗外国侵略,以获得和保卫主权。所以主权是人民享有人权的基础和保障。维护国家主权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是国际法所遵循的处理国家关系的最高准则。人权和主权本来就是互为前提、完全一致的。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分什么谁高谁低,是霸权主义别有用心的政治图谋。最近十年来,全球化的生产和交往发展迅猛,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跨国的人权问题,如各种资源在全球配置,必然会产生有关个人、企业甚至国家间的利益上的矛盾,产生个人或集体的权利问题。如在国外从事经济活动的法人的财产、安全、知识产权等等。对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予以规定和保障。涉及国家关系的应由主权国家根据国际法律或规则经过外交平等协商解决。但现在全球化还处在初级阶段,联合国和WTO都是协商组织,不是超国家的权力机构。所谓“一体化”作为一种经济政治体制,也只有欧盟刚开始有条件地部分实行,谈不上转让各国的主权。在可预见的今后长时间内,世界绝大多数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仍是在民族国家内部。因而,人权主要是国家内部的管辖事项,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和国际关系的首要基本准则,这两条都是不可动摇的。对国际人权的新情况、新问题人学应该加强研究,人权理论也要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充实、修正和发展,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根据。但思想上、政治上的原则性的重大是非心须分清。
收稿日期:200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