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与应对思考论文_许培1,王洋2

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与应对思考论文_许培1,王洋2

1.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 北京 100044

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北京中心 北京 10016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进入新世纪,国际经贸格局从“创新之战”演变为“规则之战”,全世界出现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潮流。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呼唤我们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与政策,以适应激励创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之需。

关键词:新形势;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带来了新机遇,也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因此,新形势下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系成为大势所趋和当务之急。

1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1.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待进一步强化

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依然很严重。2016年末,腾讯研究院版权研究中心披露,网络视频盗版引发的直接损失为21亿元,间接损失高达130.3亿元,合计151.3亿元。盗版引发的损失已超过行业市场规模的35%,其数额超过“广告+视频增值”收入的50%。知识产权侵权的惩罚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额虽有大幅增长,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判赔力度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效率不高。当前技术更新换代加快,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更高的时效性。但由于执法监管手段不足、执法监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执法监管条件不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影响执法监管效率的提升。

1.2知识产权开放与合作需进一步增强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通过“301条款”等单边制裁来处理双边知识产权争端,希望通过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限制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由于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的主动应对能力不足,在建立区域性国际协商对话机制,协调区域性知识产权事务,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事务合作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实施。

2新形势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1知识产权保护要实施更加严格的保护

《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强国意见》)在总体要求中即提出:“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题中之义就是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实用艺术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探索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探索标准必要专利的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政策和停止侵权适用规则。

2.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与地方的综合管理改革同步进行

《强国意见》中提出要“研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要“积极研究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授权地方开展知识产权改革试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离不开制度、体制机制和程序的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深化改革与制度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和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前提之下,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国家统筹规划、地方试点试验的方式,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创新、促进创新成果合理分享方面的关键作用,尝试破除制约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探索完善知识产权授权确权和执法保护两大核心体系,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

2.3知识产权保护还应当推动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

《强国意见》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形成若干知识产权领先发展区域,培育我国知识产权优势”。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要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集聚创新资源。同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将推动这些区域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全球开放创新协作,积极参与、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和完善,为我国重点领域的产业和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支撑。

2.4加强源头保护,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与效率

知识产权审查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源头和知识产权工作的基础。随着专利、商标申请数量的快速增长,市场主体对知识产权审查制度的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专利审查与商标注册制度,推动知识产权审查效率与质量变革,是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关缩短专利、商标审查周期部署的必然举措。因此,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的初审制度,从严从快打击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知识产权申请,坚决遏制商标恶意抢注和专利非正常申请行为,减少其对审查资源的侵占。二是研究建设智能审查系统,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知识产权审查的质量与效率。三是积极调整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制度。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时机。要结合美国、日本、韩国、荷兰等国的经验,采取提高审查标准、缩短保护期限等措施,推动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制度的完善。

2.5完善协调机制,实现司法行政保护“一盘棋”

建立知识产权案件间的衔接渠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协调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效能。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加强司法裁判对行政执法的指导,针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特点,形成共认的执法办案程序规则和证据采集标准。人民法院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制裁违法行为,确保行政处理得到有效落实,及时转移涉嫌犯罪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实现行政、民事、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二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提出的“改革专利和商标确权、授权程序,研究专利无效审理和商标评审机构向准司法机构转变的问题”。简化知识产权确权救济程序,强化人民法院与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的有效衔接,避免循环诉讼。三是厘清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职责分工。人民法院侧重于以个案裁判方式保护知识产权,通过加大赔偿力度、提高赔偿数额,遏制和威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行政执法侧重于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对于个案维权,可围绕举证难、取证难等问题组织开展公益性维权援助。

结语

总而言之,《规划》的部署,不仅有利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破除制约知识产权发展的障碍,而且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全面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邓建志.单晓光.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涵义.知识产权,2018(1):62-67.

[2]郑成思.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涉外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2):54-60.

[3]吴汉东,锁福涛.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理念与政策.当代法学,2018(6):42-50.

[4]陶凯元.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求是,2019(1):48-50.

[5]陈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论文作者:许培1,王洋2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与应对思考论文_许培1,王洋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