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物理知识梯度与衔接教学_初中物理论文

论高中物理知识梯度与衔接教学_初中物理论文

谈谈高、初中物理的知识梯度及衔接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梯度论文,物理论文,初中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行中学物理教材是按照初中、高中二次循环,三个阶段方式设置的,即初中阶段、高中的必修和选修两阶段,高中必修课已适当降低要求,使之适合于大多数学生,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高三选修课中适当加深内容、提高要求,以适应高考要求。然而,现在不少学校和相当部分的教师,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这项改革持怀疑态度,担心影响高考,习惯于按原教材(甲种本)讲授。在必修课教学中,不是从初中的基础上、方法上去拔高,而往往是从必修课教材水平上向选修教材拔高,这样的教学,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即认识发展的“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多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滑坡,使学生感到高中物理难学。因此,对于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师,需认真研究教材、学生,把握住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梯度。

一、首先要熟悉和研究初中物理教材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熟悉和研究初中教材,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最关键的环节,通过对初中新教材(华东版)、新大纲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①现行的初中教材各节内容编排形式是以观察与思考(以趣味插图形式出现)、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读读议议、算算想想、整理知识结构等,另外还安排了大量的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和仪器使用说明等各种形式。教材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素质教育;②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掌握力学、热学、光学、声学、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文化素养;③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水平所限,讲授的某些物理概念,定义以及现象的解释是粗略的,讲授的某些物理规律其条件也不作重点强调和说明。通过了解这些,将对我们搞好高中物理课教学有如下好处:①知道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以及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②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物理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水平程度;③为我们把握初、高中物理知识梯度以及进行衔接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

二、分析研究高、初中物理知识“台阶”的梯度

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教材的知识梯度主要表现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教材体系安排和编写形式以及物理方法上存在阶梯。

1.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是教材体系安排和编写形式以及物理方法上的心理台阶。

现行的高中教材编写形式基本上是采用叙述方式把有关物理问题讲清楚,每一节内容都是一篇小论文,而初中教材如前文所述,为此使刚跨入高中大门的本届高一学生对教材的适应能力形成心理障碍。

在物理方法上,初中所学的是对物理现象的定性说明和简单的定量计算,而高中物理立即要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这必然要求学生去跨越很大的梯度。现举两例:①如:“理想模型”的建立。在力学中引入“质点”、“弹簧振子”、“单摆”、及热学中的“理想气体”、电学中的“点电荷”等等,引入这些“理想模型”,是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东西,是舍去了大量的具体材料,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利用逻辑推理建立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②实验方法上的明显梯度:瞬时量(如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的记录和测定手段、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结论的归纳以及误差的分析,特别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等,这是对初中水平的质的飞跃。

2.物理概念方面。

学生进入高一首先遇到两个很困难的概念阶梯——从标量到矢量和从速度到加速度。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是使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进行一次大飞跃。标量的认识只有大小,学生较易接受,而对矢量的认识,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运算法则为平行四边形法则,往往不易搞清楚,首先是应用的困难,在判断一矢量是否变化时,不能只看它在数值上的变化,如数值不变,而方向改变了,则该矢量变化。如速度在初中只谈大小,而不谈方向,在高中不仅讲大小,还要讲方向,例如:讲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说物体速度改变,从而产生加速度,对这一问题学生的思维定势不易克服。

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级阶梯,它的前一级阶梯——从路程、时间到位移,速度的建立是比较自然、直观的,学生易跨上去,但面对速度到加速度的建立、加速度意义的理解是很难搞清楚,更困难的在于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与速度之间关系的计算。

3.物理规律方面。

概念上的高阶梯必然导致规律上的高阶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公式的形式、图象表达)明显加多加深,初中物理公式少而形式简单,几乎不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而高中物理涉及多变量的过程和状态,且物理规律渗透到图象之中。

②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高一学生难于适应,由于这种全新处理方法使一些学生不知所措,如矢量的正、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这个矢量值比零大、比零小,而正负号隐含着与方向的关系。

三、搞好衔接教学的措施

1.衔接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对本届高一“(下)”学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习初中物理感兴趣的占86%,而对高中物理学习感兴趣的仅占45%,进一步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初、高中教材结构编写的差异,接受知识的途径不同,测试成绩不佳,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高中物理不习惯,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对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①通过物理实验进一步延续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上,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验情况出发,多运用直观演示,多注意启发诱导,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活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功夫,避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大部分教师对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都是能重视完成,而往往忽视了课本上安排的小实验。如:必修本第一册编入的八个小实验,像人工模拟打点计时器、测人的反映时间、自制秒摆、水上浮针等,这些小实验的器材随手可得,简单易做。另外,可从教学参考书上选用一些小实验,要学生动手完成,并且定期检查评比。这样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展示实物、出示挂图,运用投影仪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另外,还应重视运用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其中有的是介绍现代科学发展的成就,如“液晶”、“低温现象”;有的是结合物理学史阐明科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如“力和能”、“热的本质”;有的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如“我国古代对共鸣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同时,还可定期安排一些物理学讲座,如:科技新成就、科技史话、科技趣味作品等,把物理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看到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衔接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①明确高、初中知识的结合部位

在衔接教学中要力求把初中知识作为高中教学的“生长点”,在结合部位以初中知识引入新课题,结合部位的知识要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拓宽。例如: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往往不理解导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定量表达式的思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先从初中已有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的知识出发,定性地讲述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再在此基础上,根据功和能的关系,讲请为什么要用外力使静止物体加速过程中做的功来定量地表示物体的功能;用把物体从地面匀速举起时克服重力做功来定量地表示物体重力势能。

②采用“螺旋式”进程教学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逐渐积累和接受能力、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程度。例如:加速度的方向是教学上的难点,因此,在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中,只讲加速度是矢量,对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再讲加速度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然后分析变速运动(如简谐运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这样既抓住了加速度的物理实质,又便于学生理解。

3.衔接教学中,加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教学、注意能力培养。

高中物理必修课的主要内容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研究方法,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在传授物理知识时,要探索处理问题的方法,理清研究的思路,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导出比较抽象,学生普遍感到伽利略理想实验难于理解,为突破这个难点,必须为学生抽象思维创造条件,可先从真实的实验出发,在此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然后进行理想假设,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最后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从而使学生领会到一种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

总之,要想搞好高、初中物理的衔接教学,不仅要研究高中教材,而且要熟悉初中教材,研究学生,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达到能力的培养,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使之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标签:;  ;  ;  ;  ;  

论高中物理知识梯度与衔接教学_初中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