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兴隆分局局直中学 何金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增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中学生的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就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庭中孩子俨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宰,心里脆弱,经受不住风雨和磨练.在学校很难适应集体,稍有不合意,他们就闹情绪.甚至老师,家长再三强调不要做的事 ,他们偏偏要做.还有的学生家境贫寒,时刻都有辍学的危险,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或是单亲家庭,缺少家庭温暖产生心理畸形.一部分特殊的家庭背景造成了这些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
总之,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在教育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对策来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全面了解学生是重要前提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班主任要了解学生集体。了解学生集体主要包括所带班级学生的生源方向、年龄阶段、性别比例、班级基本特点、思想倾向、发展变化情况等,这些因素会对班主任的工作产生潜在影响,会影响到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了解学生个体,主要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及校外生活环境等。学生的兴趣、爱好则往往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出发点。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为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真诚关爱学生是长久动力
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真诚关爱有不同形式的表现,班主任的勤于出勤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在平时班级管理中我认真负责,只要班上有什么问题都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其次,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要注重平等和关爱。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或错误,并做好及时的鼓励或帮助。这样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成长的信心。第三,在班级突发事件中对于需要关爱的学生要能给予适应的关注,真诚持久的关爱一定会让班级形成一个有信心,有凝聚力的集体。
三、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正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我都会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四、 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养
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增加物质和精神营养,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观赏体验大自然、文学艺术作品,认识、体验社会中的“美”,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并满怀信心地去努力奋斗。另一方面,教师可遵循趣味性、可行性、发展性和序列性等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制订计划,提供时间、人员和场地,积极宣传、组织和开展一些活动。通过自主训练,培养学生独立的心理品格,克服依赖心理;通过志向训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克服惰性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和认真总结,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心理品格。
五、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处理好四种人际关系
实践证明,群体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关系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注意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帮助学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我指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心;指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道德品质和生活,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合理的指导,平等对待子女,尽量满足其正当要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其次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学生受到鼓舞,就会努力学习课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再次是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我注重指导学生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正确地识人和择友,与同学团结友爱,彼此沟通,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最后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与异性交往,破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形成健康的性心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使男女生相互尊重、关心和爱护,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中去,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六、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感受,从情景中去体验积极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氛围,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对不良情绪适当疏泄,不要让负性情绪长期存在下去,学会对危险情景不畏惧、不焦虑、不回避,合理应对,并学会寻求外界帮助。再者,要积极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耐挫力,提升自信心,培养其坚韧的个性品质和良好情感资质,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我利用心理辅导讲座、心理活动课、班会等多种方法途径,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日常工作,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也会越来越复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扬长避短,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且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他们健康成长,是一门需我们教育工作者继续摸索继续探讨的学问,因此,务必认真学习,以理论推动实践,加强探索研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我坚信,只要用爱心、耐心、恒心去热爱、鼓励、赏识学生和感染学生,心灵的天空定会充满阳光!
论文作者:何金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家庭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班主任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