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后热处理对摩擦焊钻杆性能的影响论文_李耀

中原管具公司钻具制造厂 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在钻井作业过程中,钻杆要承受弯、扭、压、拉等各种复杂的载荷,因此服役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摩擦焊钻杆具有抗弯能力强、柔韧性好、耐磨等优点,因而应用非常广泛。摩擦焊钻杆接头与管体之间的焊接早期为电弧焊和闪光对焊,如今则逐步发展为连续驱动摩擦焊接及惯性摩擦焊接,而生产效率和焊缝质量也随焊接方法的改进而不断提高。目前,惯性摩擦焊是最流行的一种钻杆对焊方法。摩擦焊是通过摩擦热和压力使工件连接起来,因而在焊接完成以后的热处理中,如果处理工艺不当,容易导致管体局部的韧性及塑性变差。在某管厂G105钻杆焊区试样的冲击试验检测中,发现个别试样韧性极差,为了找到相关原因,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焊接;摩擦焊接;钻杆;热处理;冲击韧性

1.摩擦焊钻杆的生产过程

摩擦焊钻杆是通过摩擦焊这种焊接方式,将钻杆杆体和接头等工件连接起来。第一阶段,由电动机带动接头旋转,当达到一定的转速时,施加压力p1把管体压向旋转的接头,使管体和接头紧密接触,发生摩擦。第二阶段,接触面继续相互摩擦并产生热量和一定的塑性变形。第三阶段,减速停止旋转,同时施加顶锻压力p2完成焊接。焊接过程结束后,会有多余的管体组织被挤压出接触面,形成毛刺,应趁毛刺还未冷却用焊机上的冲头将其冲除。摩擦焊焊接的原理是利用焊接接触面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热和塑形变形,并使接触面周围区域温度上升至接近熔点,此时,材料的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伴随塑性变形,管体和接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界面的再结晶和分子扩散而实现连接。对摩擦焊钻杆的焊接过程了解之后,推测问题可能出在焊接之后的热处理过程中。

2焊后热处理与钻杆性能的关系

钻杆在摩擦焊接之后,需要对焊区进行“淬火+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即通常说的调质处理。具体过程为:①奥氏体化;②淬火;③高温回火。

2.1奥氏体化

摩擦焊焊接完成后,首先要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对焊缝进行奥氏体化,这种加热方式的特点为加热速度快,且焊缝热影响区窄。钻杆摩擦焊焊接区域剖面如图所示。由于是局部加热,在加热区两端边缘处(图中的区域1)必然有一段区域的温度较低,此区域的材料不能完全奥氏体化,却会使碳化物过分析出,形成大块的铁素体,甚至形成综合性能较差的上贝氏体,上贝氏体的渗碳体以片状分布在界面,很大程度降低了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因此这部分的组织会出现韧性差、硬度分布不均匀等现象。由于“集肤效应”,焊管外壁的温度要大于管子内部温度,因此管子内部(图中区域2)温度会稍低于外壁(图中区域3),也有可能出现和区域1中奥氏体不完全、析出大量渗碳体等情况。结合前文对试样金相组织的分析,从1#试样的显微组织可以看出,其中含有大量铁素体和片状渗碳体形貌的上贝氏体,再结合对硬度值的分析,1#试样硬度值较低,且分布不均匀,其冲击功为12J,剪切断面率为5%,韧性非常差,因此推测1#试样可能取自图中的区域1和区域2。

图为:钻杆摩擦焊焊接区域剖面示意图

3.2淬火

钻杆焊缝淬火采用淬火液冷却方式,淬火后,组织转变为大量马氏体。淬火的具体转变过程为:奥氏体到达马氏体转变温度(Ms)时,马氏体转变开始,但在Ms以下某温度保持不变时,只有少量奥氏体转变。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时,奥氏体由面心立方变成体心立方,碳原子来不及扩散,形成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即马氏体。到达马氏体转变结束温度后,试样会产生90%以上的马氏体组织。

这种淬火过程也是一种连续冷却过程。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要通过各个转变温度区,因此可能先后发生几种转变,即: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等,然而冷却速度不同,发生的转变也不同,转变量也不同,得到的组织也不同。和奥氏体等温转变的C曲线一样,连续冷却转变也可以用热动力学曲线(连续冷却C曲线)表示,即CCT曲线。

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条件就是要冷却速度快,有足够的过冷度,这样溶解在奥氏体面心立方晶格里的碳原子来不及扩散,就被凝固在体心立方晶格里,形成马氏体。从CCT曲线来看,当冷却速度v>va时,冷却曲线不与珠光体转变开始线相交,而进入马氏体区,发生马氏体转变。va是奥氏体不发生分解而全部过冷到马氏体区的最小冷却速度,即“淬火临界冷速”。而如果奥氏体淬火不充分,局部冷却速度较慢,没有达到足够过冷度的话,碳原子会发生扩散,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等不均匀组织,从CCT曲线来看,当冷却速度v<vb时,冷却曲线经过开始线到达结束线,先析出铁素体,然后析出铁素体和渗碳体有机结合的珠光体等组织。当冷速vb<v<va时,冷却曲线与珠光体转变开始线相交,穿过中止线,奥氏体部分转变为珠光体渗碳体等组织。冷却曲线与中止线相交后停止转变,继续冷却至Ms线才发生马氏体转变。相对来说,冷却不充分产生的这部分组织会出现韧性低等较差的力学性能。

3.3高温回火

钻杆焊区经过淬火后,不仅内应力较大,而且过多马氏体会导致脆性增大,需采用中频感应加热进行高温回火。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高温回火后将转化为性能良好的回火索氏体组织。

高温回火的原理是利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对淬火之后的区域升温至500~650℃,保温浸置一段时间后,析出一部分碳化物,并消除部分因急冷造成的残留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高温回火以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是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碳化物球粒的复合组织。此时的铁素体已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很稳定,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可以阻止断裂过程中裂纹的扩展,因此其综合力学性能很好。由前文可以看到,2#试样的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其冲击功为119J,和3#试样的113J很接近,且硬度值均匀,说明其韧性良好,符合使用要求。图中区域3是马氏体化和高温回火较充分的区域,因此,2#试样应取自图的区域3。高温回火过程中,温度是很关键的因素,如果温度控制不好,马氏体就不能完全转变。

回火过程控制中还应注意,回火覆盖范围不能太窄,否则回火不充分,会造成马氏体剩余过多,导致管体局部脆性过大。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要把握好,温度尽量控制在500~650℃,如果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回火索氏体重新分解,即过回火现象。

4结语

(1)钻杆摩擦焊焊接区域在奥氏体化过程中,延长保温时间,做到均匀充分奥氏体化。

(2)淬火过程中,提高冷却速度,使焊区获得均匀的马氏体组织。

(3)高温回火时,采用红外测温仪对回火温度进行控制,合理匹配加热参数,增大加热功率和涡流透入深度,实现透入式加热,使管体内外管壁充分回火,达到理想温度。

参考文献:

[1]张华佳,李娜,范炜,任继承,梁明华,张华.焊后热处理对摩擦焊钻杆性能的影响[J].焊管,2016,39(02):39-43.

[2]谭立军,姚泽坤,周伟,郭鸿镇,张建伟.焊后热处理对异种合金摩擦焊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0,35(04):29-32.

论文作者:李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焊后热处理对摩擦焊钻杆性能的影响论文_李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