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6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后,在疼痛各级评定中,实验组中0级和1级患者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级和3级患者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同时也能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
当机体受到伤害时,会出现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就是疼痛,它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1]。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中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现,疼痛剧烈和病情发展快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特点[2]。本院从而2012年开始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中开始应用优质护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8.7±3.2)岁;病程1-4.2小时,平均病程(2.1±0.4)小时。在患者意识清晰的基础上告知其相关的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具体的优质护理内容如下: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和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有直接关系,而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产生,则大部分都是因为自身对手术和疾病不够了解,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传教育,告知患者和疾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能正确认识到术后疼痛是一种正常现象,从而能更加理性的对待疼痛,这样疼痛程度也能得到有效缓解,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其通过各种适当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让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更好的对术后疼痛进行抵抗。②药物护理:患者术前应该给予抗感染药物,避免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从而导致疼痛。③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麻醉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体位,比如如果患者采用的硬膜外麻醉,就应该让患者去枕平卧一定时间,避免患者出现头痛的情况。
术后护理:①心理护理:在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已经成功完成,让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能得到有效缓解。术后要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建立起和谐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关爱护理。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康复期的不良情绪能得到有效控制。②疼痛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该要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休息,让患者腹壁张力能得到有效降低,这样疼痛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其能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娱乐活动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③手术切口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手术切口的敷料进行及时的更换,让切口的清洁卫生能得到有效保证。术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看其是否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当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④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如果患者出现腹膜炎或者阑尾穿孔,护理人员要对引流管的通畅以及引流物的性状、颜色等进行密切关注。要对引流管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引流管出现扭曲、堵塞等情况。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根据疼痛的分级标准来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定,0级:无痛;1级:患者感觉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围内,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会影响睡眠;2级:疼痛明显而且不能忍受,需要服用止痛剂,影响患者睡眠;3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不仅需要服用止痛剂,影响患者睡眠,而且还会出现一系列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比如心烦、厌食、出汗等。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在疼痛各级评定中,实验组中0级和1级患者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级和3级患者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虽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医疗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镇痛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急性术后的疼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术后疼痛来讲,如果只是简单的给予药物或者技术进行镇痛,并不能让患者的疼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采用有效的护理则可以让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有效缓解[3]。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下,打破了传统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的理念,转变成了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太念[4]。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满足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实际要求和时代发展的实际要求[5]。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仅仅是操作护理技术,而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让患者的实际需求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体现出人文关怀[6]。
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疼痛,通过临床研究可知,患者术后疼痛的产生和患者心理状态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实际护理中,护理人员就应该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本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在疼痛各级评定中,实验组中0级和1级患者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级和3级患者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同时也能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俞卫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4:332.
[2]冶春梅.对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04:204-205.
[3]李艳.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16-4017.
[4]薛改菊.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J].中外医疗,2011,05:157.
论文作者:张朝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阑尾炎论文; 术后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实验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