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论文_孙付军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论文_孙付军

孙付军

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 山东临沂 273300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结果:避免应用禁用药物。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等。结论: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关键词:婴幼儿;用药;安全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rug use safety of the infant.Methods:refer to the relevant domestic literature data collection,analysis and review.Results:avoid application of banned drugs.Must be careful with drugs,should be in clinical medicine under guidance of physician,and should be closely observed condition changes and treatment of drug reaction,etc.Conclusion:in order to the health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at the time of th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u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timely choose safe,effective,appropriate and reliable drug.

Key words: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Drug use;security

婴幼儿是指从28天~3周岁的小儿,这个时期小儿虽然已较新生儿显著成熟,但用药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因为,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1婴幼儿药物体内过程特点

1.1 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新生儿胃酸浓度低,排空时间长,肠蠕动不规律,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在成人胃内可被分解,但对新生儿则可很好地被吸收。新生儿肌肉量少,末梢神经不完善,肌肉给药则吸收不完全。经皮肤给药时,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比表面积大,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

1.2 药物的分布

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脂溶性药物不能充分与之结合,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婴幼儿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①,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被稀释,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较成人低,而细胞内液浓度较高。婴幼儿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游离型药物较多,且体内存在较多的内源性蛋白结合物,如胆红素等,因此与血浆蛋白结合力强的药物如苯妥英钠、磺胺类药物等能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使游离型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此外,新生儿的血-脑屏障不完善,多种药物均能通过,可以使之毒性增高。

1.3 药物的代谢

肝是人体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新生儿肝药酶系统不成熟,直到出生后8周,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常成人水平。新生儿在出生后8周内,对于靠微粒体代谢酶系统灭活的药物敏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生儿还原硝基和偶氮的能力以及进行葡萄糖醛酸、甘氨酸、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的能力很低,对依靠这些结合反应灭活的药物也特别敏感②。另外,新生儿若大量给予氯霉素有可能引起中毒反应,导致灰婴综合征。

1.4 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而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变化。儿童,尤其是新生儿肾血流量低,新生儿只有成人的20%~40%,出生后2年大致接近成人值;又如肾小球滤过率按体表面积计算,在4个月时只有成人的25%~50%,2岁时接近成人值;而肾小管最大排泄量在出生后1个月内很低,在1~5岁接近成人值。此外,肾小管分泌酸能力低,尿液pH值高,影响碱性药物排泄。因此可能导致肾排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消除减慢,易致蓄积中毒。所以在给药时应注意新生儿的月龄、药物剂量以及给药间隔③。

2 婴幼儿药物的合理应用

2.1 抗生素类药物

感染性疾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针对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合理应用。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临床应用时青霉素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小儿3日内未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进行皮试,阳性者禁用④。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与乙醇(即使很小量)联合应用时,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显“醉酒样”反应④。氨基糖苷类对耳蜗神经有毒性,幼儿慎用,如使用应减小剂量,且疗程不超过7天④。四环素类药物除有肝肾损害以外,还可沉积于牙齿和骨骼中,造成牙齿黄染,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因此8岁以下儿童应禁用④。大环内酯类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听觉障碍、过敏等,停药或减量可恢复,但患儿合并肝炎时,应禁用依托红霉素。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慎用④。

2.2 解热镇痛类药物

目前适用于小儿的解热镇痛药品种及剂型相对较多,各种退热药成分不同,但其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种足量即有效,没有联合用药的必要。而扑热息痛、布洛芬制剂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小、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⑤。阿司匹林易诱发儿童哮喘,诱发Reye综合征、胃肠道黏膜损害,剂量过大引起出汗过多而导致患儿体温不升或虚脱,故应慎用。

2.3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A 长期大剂量可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婴幼儿发生率最高,表现为骨痛、骨折、食欲不振、脱发、易激动等。维生素C 过量服用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和肾、膀胱结石易于形成。维生素D 大量久服,可引起高血钙、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等。对于新生儿,不宜长期使用维生素K,否则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锌制剂过量引起恶心、呕吐、发热、贫血等毒性反应。

3总结

综上所述,婴幼儿用药应注意如下事项:(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3)注意给药途径及方法的选择,由于孩子吞咽能力差,又不懂事,用药时很难与大人配合,所以要选择适宜的剂型。(4)根据婴幼儿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正确计算合理的给药剂量。(5)无病时别乱服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和肾脏的排泄。3岁前的孩子各脏器的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对孩子健康不利。为了婴幼儿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总之,婴幼儿用药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应该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为人民服务,努力钻研专业技术,提高儿科用药水平,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Behrman RE,Klegman RM,Nelson WE.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Phtladophia:WB Saunder Company,1996,252-258.

[2]黄志华.重视儿科合理用药.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12-14.

[3]徐小薇,王跃明,李大魁.儿科合理用药探索.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2):125-128.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8.

[5]The children’s hospital and medical center formulary of drugs.1989,seattle W.A.U.S.A.

作者简介:孙付军(1971.10),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现就职于平邑县中医院,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

论文作者:孙付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论文_孙付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