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盖士达的潜预设理论——语用推理系列研究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二论文,理论论文,士达论文,系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曾几何时,逻辑学家还在为语用现象的复杂性一筹莫展,而现在他们似乎更有信心来直面纷纭复杂的语用世界。因为,格莱尔德·盖士达(Gera1d Gazdar)的潜隐涵理论和潜预设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形式化处理,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系列研究之一中,我们讨论了盖士达的潜隐涵理论,本文则侧重探讨他的潜预设理论。
一、潜预设理论的基本内容〔1〕
在盖士达之前,人们对预设已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但令人迷惑的是有的从理论上看言之凿凿的分析,却不断遭到语言实际中“反常例子”的嘲弄。比方说,谈论某人戒烟或不戒烟,通常预设:某人曾抽过烟。但是,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1)小王用不着戒烟,因为事实上小王从来没有抽过烟。
显然,这里的“小王用不着戒烟”并不预设小王曾抽过烟。
为了解决这类间题,盖士达提出了潜预设理论。所谓潜预设(pre-Sussosition,注意:不同于presupposition)是指—个句子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的预设(potential presupposition),它是一个句子从语义上分析而得到的预设。潜预设理论认为:如果潜预设与特定的语境相容(不矛盾),那么它就显现出来,成为实际的预设(actual presupposition);如果它与一定的语境相矛盾,那么它就被消去而不复存在了。试看例句(2):
(2)小王用不着戒烟,因为小王的身体很健康。将此句和(1)句相比,不难发现其差异,本句中前一分句潜预设“小王曾抽过烟”,由于这个潜预设与后一分句并不矛盾,所以这种潜预设就显示为实际的预设。但在句(1)中,由于潜预设“小王曾抽过烟”与后一分句“事实上小王没有抽过烟”相矛盾,从而被消去了。所以句(1)没有预设“小王曾抽过烟”。
我们不妨用一个医学的比喻来解释一下潜预设理论。从医学上看,我们可以用化验的方法来判断某人是否携带某种病菌;同样,从语言学角度看,我们可以用语义的方法来确定某个句子是否具有某种潜预设。在医学上,当我们确定某人携带某种病菌时,并不表明某人一定患了相应的疾病,如果某人的抵抗力非常强,体内的抗体就会杀死病菌,而不生病;同样的道理,在语言领域,当潜预设遇到语境中的“抗体”(即与之相矛盾的上下文)时,潜预设也被消灭于萌牙之中,而不能显现为实际的预设。
为使潜预设理论更为严密、精确,盖士达定义了潜预设函数f[,p],f[,p],以一个句子作为其自变量,以一个句子集合作为它的值,该集合即是潜预设的集合 。
令F为基数n个集合,这里n是一些有限的数目,F指所有子函数的集合,这些于函数源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潜预设,它们是f[,1],f[,2],f[,3]等等。
f[,1]定义如下:
这里V是事实的或语义的动词,φ和X是句子,X和Y是任一语符列,也可能是空的,弧号“⌒”表示语符串的连接,K表示“知道”。
此公式可理解为:句子“主语+事实动词(或语义动词)+宾语从句”,其潜预设就是:说话者知道宾语从句所表达的情况。例如:
(3)奥底浦斯后悔加卡斯达喝了酒。
其潜预设就是:
(4)说话者知道加卡斯达喝了酒。
概而言之,当说话者说“某人后悔做某事”,则潜预设“说话者知道了某事”。
显然,人们可以根据潜预设的其他起源,继续定义f[,2],f[,3],f[,4]等等,但盖士达认为这在理论上只是一项平凡的工作。而对每一个属于F的f都给予定义,便可得出fp的定义:
f[,p](φ)=Uf(φ),对任何句子φ
f∈F
这就是说:句子φ的潜预设函数是所有F的子函数之并(U表示函数或集合之并)。
对潜预设的设定只是语义上的分析,而一个潜预设在具体语境中能否显现出来,这便是语用学问题了,所以盖士达又进一步给出了预设的形式化语用定义:
一个命题X是话语e的预设,当且仅当
X∈e[,u]∩e[,p]
这里e[,u]指包含了非断定的言语行为的新语境,e p 是潜预设集合“∩”表示集合之交,上述公式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话语e预设一个命题X,当且仅当:(i)说出的句子潜在预设一些指谓X的句子,并且(II)X属于因这个话语而产生的语境。对于某些话语e,当X∈ee[,p],但X∈e[,u]。时(即X属于潜预设,但不属于语境),X就会被消去而不能显现。
二、对预设投射的新解释
预设投射问题是指简单句中的预设在复合句当中能否保留的问题,最初兰恩道(Langendo)等人曾假设复合句的预设的集合是各简单句预设的简单相加,就是说:如果S[,0]是由简单句S[,1],S[,2],……S[,n]组成的复合句,那么“S[,0]的预设=S[,1]的预设+S[,2]的预设……+S[,n]的预设”。〔2〕
盖士达认为事实没有这么简单,他详细讨论了潜预设被消去的几种情况,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预设投射问题。
1.某句潜预设由于与该句本身相矛盾,而被永久地消除了。例如:
(5)鲍里斯不知道玛丽亚是秘书。
(6)我不知道玛丽亚是秘书。
(7)说话者知道玛丽亚是秘书。
“知道”(Know)是一个事实动词,(5)和(6)都有潜预设(7),但因为(7)与(6)的字面意思相矛盾,所以(6)的潜预设“说话者知道玛丽亚是秘书”就被消去了。
2.当附加从句蕴涵句子前一部分的潜预设的否定时,该潜预设也被中止。也就是说当主句的潜预设与附加从句的蕴涵相矛盾时,潜预设就被消去了。例如:
(8)我的侄子再也不是男孩了,他做了改性手术。
(9)我的侄子再也不是男孩了,他已长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了。
(8)句中的附加从句“他做了改性手术”蕴涵(语义蕴涵)“‘他’现在是个女性”,而前一分句“我的侄子再也不是男孩了”潜预设“我的侄子是男性”,由于潜预设与附加从句的蕴涵相矛盾,所以就被消去了。但(9)句却没有这种情况,所以潜预设就被保留,而显现为实际的预设。
3.潜预设由于和句子的隐涵相矛盾而被消去。试看下例:
(10)或许约翰过去打过他的妻子,但现在他巳停止这样做了。
(11)约翰过去打过他的妻于。
句(10)潜预设K(11),即“知道(11)”,但并末预设K(11),因为(10)隐涵P→(11),即“可能不是(11)”,也就是“可能约翰过去没打过他的妻子”,而潜预设又与此隐涵相矛盾,所以被消去。
4.当复合句的两个分句的潜预设之间相互矛盾时,那么这两个潜预设都被消去,或者说相互抵消了。比如:
(12)这种液体在缸里或者停止发酵了,或者尚未开始发酵。
(13)这种液体过去曾发酵过。
(14)这种液体过去尚未发酵。
(12)的前一分句潜预设(13),而后一分句潜预设(14),由于潜预设之间出现了矛盾,两者相互抵消,所以(12)既不预设(13),也不预设(14)。
5.潜预设由于与语境相矛盾而被消去。严格说来,上述四种情况都是语境,只不过范围较小罢了,这里所说的语境,按我们的理解应该是篇章语境,请看下面的例子:
(15)你说这房间有人爱上了玛丽,好,也许是这样。但是肯定不是弗雷格爱上了玛丽,也不是约翰……(用此方法穷尽房间里的所有人)所以这房间没有人爱上玛丽。
这一段话中,“不是弗雷格爱上了玛丽”潜预设“这房间有人爱上了玛丽”,“也不是约翰爱上了玛丽”同样潜预设“有人爱上了玛丽”,后面类似的句子(除了最后一个句子)都有此潜预设,但是这些潜预设由于和后面结论性的句子“所以这房间没有人爱上玛丽”相矛盾,因此都被消去了。
6.超语言语境(extralinguistic context)也可消除与之相矛盾的潜预设。超语言语境就是通常所说的言辞外语境,盖士达认为它对潜预设的悬置是潜在的决定因素,例如:
(16)麦克斯在完成自传之前,重温了自己的日记。
(17)麦克斯在完成自传之前逝世了。
(18)麦克斯完成了他的自传。(在t+1时刻)
(19)麦克斯逝世了。(在t时刻)
潜预设函数fp告诉我们(16)和(17)的潜预设是K(18),即:知道麦克斯完成了他的自传。但显然它只是(16)的预设。表面看来,(17)没有与其潜预设相矛盾的隐涵,而且从句和主句之间并不矛盾,然而,如果我们假定在(16)和(17)所产生的语境中,增加一个类似(20)的自然定律或普遍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出矛盾来消除潜预设。
(20)没有人能在死后做任何事情。
因为K(18)与(20)相矛盾,所以K(18)就被消去了。这里,句(20)便是超语言语境。
三、对盖士达潜预设理论的评价
盖士达潜预设理论在语用学和语言逻辑中独树一帜,颇有新意,这一理论的贡献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为解决语言哲学和现代逻辑的难题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西方哲学史上,安瑟伦(Anselmuns)曾首次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这一证明可归结为:
i.上帝是绝对完全的。意即:上帝具有一切性质。II.存在是性质之一种。IIi.因此,上帝具有性质“存在”,亦即上帝存在。〔3〕
后来,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也给了类似的证明,这引起了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关注,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存在”是不是性质上,令人震惊的是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泥沼中:如果承认“存在”是一种性质,那么必然导致“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相反,如果不承认“存在”是一种性质,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自然语言中把“存在”作为谓语修饰个体呢?例如通常我们会听到“叶利钦存在”、“克林顿存在”的说法。
为驳斥“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康德、皮尔斯、罗素等人坚持认为“存在非性质”,既然不是性质,也就不能作为逻辑谓语来使用,但这与日常语言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例如,皮尔斯就认为:“这个房间存在着“是指称上的同义反复,因为词组”这个房间”预设性蕴涵(presuppositional implication,相当于“预设”)“存在一个房间”。而像“这个房间不存在”的句子是指称的矛盾;因为词组“这个房间”预设性蕴涵“存在这样的房间”,但字面上却断定它不存在,显然是自相矛盾。〔4〕
后来,帕森斯(T.Parsons)试图引入“超核性质”的概念来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无意否定帕森斯的功绩,但如果借助盖士达潜预设理论来解决的话,不但会使我们看到更广阔的前景,而且更贴近日常语言的自然状态。“这个房间存在”潜预设(同时也预设)“存在一个房间”,而字面意思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字面意思涵盖了预设的内容,所以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同义反复。而说“这个房间不存在”其潜预设为:“存在一个房间”,由于它与字面意思相矛盾,因而被消去,所以该句不能视为自相矛盾的句子(因为矛盾的一方已被消去)。
由此可见,“存在”可以作为逻辑谓语来使用,所以把“存在”视为一种特殊的性质(用E表示)是可以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不存在”也是一种特殊的性质(用→E表示),正如“甜”和“不甜”都可以作为事物的性质一样。既然“不存在”也是一种性质,我们用它来替代“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中的前提II,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证明如下:
i.上帝具有一切性质。II.不存在是性质之一种。IIi.因此,上帝具有性质“不存在”,亦即上帝不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错误在于前提i:上帝具有一切性质。因为这一前提包含了逻辑矛盾,比如“聪明”是性质,“不聪明”也是性质,上帝既然具有一切性质。那么上帝既聪明又不聪明,自相矛盾。
2.盖士达的潜预设理论既能深入到语言交际的实际状态中来探讨语境对潜预设的种种影响,又能借助形式化的分析手段,实现了语用预设的形式推演,从而使得语言逻辑对预设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892年,现代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F.Frege)在《论涵义和所指》一文中,率先探讨了预设问题,他认为如果断言“凯普勒死得很惨”,那么,就存在一个预设,即:名称“凯普勒”有所指〔5〕。弗雷格进一步分析:如果一个论断所包含的单独名称没有所指,则这个论断也没有所指,即没有真假值〔6〕。
但罗素的分析却有所不同,罗素详细分析了下面的论断:
(21)现在的法国国王是秃头的。罗素认为,(21)经过逻辑分析可得出:
(22)存在一个现在的法国国王∧至多有一个现在的法国国王∧他是秃头的。〔7〕(∧表示“并且”)
40年后,斯特劳森(P.F.Strawson)对罗索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罗素混淆了语句和论断,混淆了预设与蕴涵,并给出了预设的定义:一个命题预设一个命题S',当且仅当S'是S有真值或假值的必要条件。〔8〕
但是,无论是罗素,还是弗雷格、斯特劳森,他们都不能很好地处理下述句子:
(23)现在的法国国王不存在。
按罗素的方法来分析,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句子,即:
(24)存在一个现在的法国国王∧至多有一个现在的法国王∧现在的法国国王不存在。
可见这是一个永假命题。
而斯特劳森其预设理论则认为:这句话预设现在的法国国王存在,同时这句话又断言现在的法国国王不存在;其表述也不合理。
但盖士达的潜预设理论却是这样解释的:由于(23)句的潜预设“现在的法国国王存在”与字面意思“法国国王不存在”相矛盾而被消去,所以,这样的表述既非永假式,也非不合理的句子。显然,盖士达的解释更符合自然语言的实际情况。
由于以往一些逻辑学家对预设的研究过分强调逻辑分析,因此不能理解预设消去现象,甚至会得出一些奇怪的结论,例如凯南(Kenea)构造的预设逻辑的形式系统PL中,就有这么一个定理:如果S是逻辑地真语句(永真语句),则S是任何语句的预设。〔9〕这显然有悖常规。所以后来一些研究者开始把目光投向语用预设和语境预设,但是由于语用和语境的复杂性,使得他们较少对此进行形式化处理。而盖士达却知难而进,试图啃一啃语用预设形式化的涩果,虽然有一些缺陷,但探索的精神令人钦佩。关于盖士达为语用预设构造的形式推导,囿于篇幅和涉及的符号较多,这里只好略去了。
3.对预设投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1971年,兰恩道(Langendo)等人提出预设投射问题,引起了语用学家的强烈的兴趣,其中卡图南(Karttunan)的观点最引人注目,他认为谓语动词或逻辑联结词的性质可以影响到复合句对其分句预设的处置状况,他把动词和逻辑联结词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堵塞词(plug),它们阻止分句的预设成为整个复合句的预设,如Say、mention、promise等词,请看下列:
(25)哈里允诺(promise)比尔把他介绍给现在的法国国王。
这里,“把他介绍给现在的法国国王”预设“现在有一个法国国王”,但由于允诺(promise)的堵塞作用,使得该预设不能成为(25)句的预设。
第二类为渗漏词(hole),它允许从句的预设渗透到整个复合句中,即复合句的预设等于各从句预设的简单相加,如begin、stop等词。
第三类是过滤词(filter),它允许某些预设通过,同时又阻塞其他的预设,如and、or 、if …then…等等。〔10〕
不难看出,卡图南理论的致命弱点在于他仅仅从语义角度(撇开语境)来探讨预设投射问题,但预设投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语用问题,不但要涉及到上下文、蕴涵、会话隐涵,而且要涉及到背景知识、交际场合等因素。
而盖士达的潜预设理论则与众不同,他既没有单单停留在语义的层面考察预设投射,也不是单纯从语用的层面来分析,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他把所有从语义分析得到的预设称为“潜预设”,这种预设只是一种理论设定,当“潜预设”一旦进入了语境当中,它便会现出复杂多变的情况,有的被消去,有的则显现为“实际的预设”。盖士达的这一方案,既力图避免语义层面和语用层面的相互纠缠,又要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
当然,盖士达的潜预设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晰,二者之间的渗透也在所难免,所以实际上他很难摆脱语义和语用的相互纠缠;另外,这一理论自身也遇到了一些麻烦,盖士达自己曾举出这样的反例:
(26)约翰没有认识到Zorn定理与选择公理相矛盾。
(27)Zorn定理与选择公理相矛盾。
按照潜预设理论,这里(27)是(26)的潜预设,由于(27)和数学常识(也是一种语境)相矛盾,所以(27)理应被消去,不能成为实际的预设,但如果(26)句是被一个自以为比约翰懂得更多的愚蠢的学生说出,那么(26)是预设(27)的。这个问题涉及到“私人语境”或“相关语境”,我们将另文论述。
看来,任何一个语言逻辑理论(特别是形式化系统)一旦进入布满“雷区”的语境中,就随时会出现“触雷”的危险,但盖士达却毫无畏惧地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注释:
〔1〕有关潜预设理论和下文中预设投射的介绍,参考了盖士达的下述文献:(a)G.Gazdar,Pragmatics,Zmplicature.Presuppositon and Logical Form.Academic Press1979 (b)G.Gazdar,"A Solution to the Projection Problem" in Chookyu Oh and DavidA.DiNNeen eds.,Syntax and Semanties,Volume 11.Academic Press 1979.
〔2〕S.C.Levinson.Pragma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P191.以下简称:Levinson(1983).
〔3〕转引自王雨田主编《现代逻辑科学导引》(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页。
〔4〕参见A.C.格雷林著《哲学逻辑引论》(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5〕Levinson(1983),P169.
〔6〕〔7〕周礼全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4页,第455页。
〔8〕〔9〕周礼全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54页,第455页。
〔10〕详见梁锦祥《语义学初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18页至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