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走向现代化的新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新目标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目标:“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① 这一目标不仅指出了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而且彰显了党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党在新的起点上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把先进性与现代性统一起来,使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政党的现代化要求执政党与民众保持密切联系,因而,我们党必须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从历史上看,政党的产生、发展和演进,都是与民众的支持或反对联系在一起的。民众的偏好始终是政党选择政治行为的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党现代化首先取决于与民众联系的方式及其效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目标,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规定,也是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先锋队,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以外,它自身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因此,我们党无论在革命时代还是在执政时代,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宗旨。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应当有现代性的认识和实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一方面,党与群众的联系需要有新的视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作为控制国家政权的执政党直接代表着群众利益,不需要开辟民主的利益诉求渠道。发展市场经济以后,国家与社会渐渐分离,公民社会渐渐形成,特别是众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执政党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呼声,当好人民的代表;另一方面,社会阶层开始分化,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需要新的自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益竞争。由于人的能力有大小、机遇有不同,因而市场机制下的人群易产生分化。人类工业化的历史教训表明,被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力量而抛入边缘的弱势群体处于贫困状态,从而会导致持久的社会动荡。当今西方世界之所以出现了相对和谐,重要原因是西方执政党采取了限制资本权力和扩大公民权利的措施,同时实现了社会福利政策。我国改革开放已近30年,“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格局早已解体,形成了多种社会阶层。即使工人阶级自身也出现了利益分配上的巨大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处在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实体中,他们的呼声需要执政党去倾听,他们的利益需要执政党去表达,他们的利益实现需要执政党去关心。我们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成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工具,发挥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政治功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建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首先,要丰富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在战争年代或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党联系群众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困难,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既要运用好传统的方法,也要创造条件让群众进行利益表达。党联系群众的传统方法是以领导干部的党性为基础的。但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证明,简单依靠领导干部的党性来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不够的,必须开辟渠道让群众进行利益表达。只有这样,党组织才能及时听到群众的呼声,及时解决好群众的困难,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联系。其次,要着力发挥政党特有的政治功能。从政党产生的历史来看,政党是基于民众的利益需要表达而产生的。因此,政党的基本功能就是表达、整合和实现群众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密切党群关系,必须从政党现代化的要求发挥好政党的特有功能。党的基层组织应把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要求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而领导政权的党组织要善于整合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在执政过程中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第三,把人文关怀作为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工作。人文关怀是我们党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生命的重视。实行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帮助群众。人文关怀既有是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在总体上已经从温饱型转向发展型。因此,人文关怀要从物质关怀更多地转向精神关怀,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党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温暖。
二、政党现代化要求执政党代表民众控制国家权力,因而,我们党必须成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政党不是民众,而是民众的组织化;执政党不是政府,而是代表民众控制政府。但是,任何政党控制国家权力之后都有疏远群众的可能,甚至把民众赋予的权力转变为谋取一党和个人私利的工具。为防止政党夺取政权后走向官僚或腐化,西方在长期的政治斗争中设计出民主政治平台,以便执政党在最大程度上为民众服务。如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宪法对执政党权力的限制,等等。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就是通过政党代表民众实现对国家权力的控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先进性特征,执掌国家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但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掌国家权力后也有疏远群众,走向官僚甚至腐败的可能。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描写苏共存在严重“红色权贵”,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事实上,苏东发生演变都与官僚体制和腐败有关。我们党是一个老党,执政已经58年。如何有效克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这对我们党始终是一个严峻考验。
社会转型和执政地位要求我们党始终把“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党改革开放30年,计划经济已经完全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我们应当看到,建设成熟的市场经济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还存在很多体制上的漏洞。党内一些腐败分子总能利用这些漏洞搞权力寻租,谋取个人的私利。事实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大量腐败现象就与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漏洞有关。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相适应,我国的政治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政治体制中的突出问题是权力高度集中,“一把手”难监督。从政治运行的规律来看,不受监督的权力难免会受到利益的腐蚀。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到位,加之一些领导干部党性、道德的丢失,使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以来共有一百五十余万的党员、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分别受到了各级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的查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把“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具有紧迫性。
如何把党建成“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党?首先,要把艰苦奋斗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艰苦奋斗作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发育和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之后,社会不免会出现物欲横流、奢侈浪费甚至腐化堕落的现象。欧洲国家在18世纪曾经掀起“新福音主义运动”,目的是用宗教道德遏制市场经济带来的“恶行”。我国发展市场经济虽然只有20多年,但伴随市场经济的社会丑恶现象在党内已经暴露出来。有的干部掌握大权之后就开始大吃大喝,公款旅游,铺张浪费,生活奢侈,甚至嫖娼养情妇。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重新强调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倡导不自满,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倡导不奢侈,保持合适的消费水平;倡导不浪费,保持勤俭的习惯。党员、党员干部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生活准则,才能经得起权力关、利益关、美女关的考验,才能在执政条件下保持清正廉洁。其次,要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执政是受人民的委托为人民服务。但是,权力的特性使任何人掌握权力之后都有腐败的危险。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最多也不过是无产阶级在争取阶级统治的斗争胜利后所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② 法国政治学家孟德斯鸠也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③ 同样。我们党的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执掌国家权力之后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也会走向腐败。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对权力监督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权力之间的对等制约。我们绝对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但权力之间的制衡毕竟是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之间的制约”。④ 对权力制约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使任何权力、任何人的权力都有运作的合理边界,否则,就会受到阻挡、警告和处罚。再次,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领导干部在阳光下运作权力便于受到党和人民的监督。腐败分子惯于“黑箱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就是让权力在众目睽睽之下运行,使人民知道权力运作的规范、程序和结果。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腐败分子搞腐败的风险,也能使腐败分子无机可乘。
三、政党现代化要求执政党成为国家和民众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因而,我们党必须成为“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
现代政治国家有三大要素,一是政党,二是国家,三是民众。事实上,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运作就是政党、国家、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里,执政党是代表民众去控制国家权力的,执政党用国家权力实现好民众的利益。这样,执政党就成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成为引导社会进步的领导核心。执政党处在这样的政治境界,也就表明自身走向了现代化。我们党如何与国家、民众联系起来,成为其中的中介和桥梁?关键是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
执政党富有活力而团结和谐,是领导国家和引导群众的必要条件。在政党政治中,执政党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什么样的整体素质是执政党必须具备的?从世界政党运作的规律看,主要集中在“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要求上。活力是政党的精神面貌,体现的是动态;和谐是政党的团结象征,体现的是静态。充满活力与和谐的执政党才能让人民充满期待,才能号召人民凝聚在自己的周围。第一,执政党的活力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活力。在现代政治国家,执政党与国家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国家是机器,政党是精神、是灵魂。国家是由政党来领导或操纵的。一般而言,没有强大的政党,不可能有强大的国家。弱小的政党与国家的强大无缘。以此推理,国家的活力取决于执政党的活力。执掌国家政权的执政党没有活力,国家不可能有活力。同时,社会的活力也取决于执政党的活力。我国社会是由执政党领导的。党的基层组织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富有活力,社会活力才可能被激发出来。第二,执政党和谐才能实现国家权力关系以及社会的和谐。我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政党在夺取政权之后就不再参与国家政权活动和进行政治动员。我们党虽然与国家政权有明确的分工,但有领导国家权力运作和引导民众的政治职能和责任。宪法规定,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要有效领导国家政权和推动社会和谐,必须以自身的团结和谐为条件。党内关系和谐,不仅仅是为社会和谐作出榜样,而且关系着国家权力的和谐运作。在我国政权机关,行政领导与党组织领导不少是交叉任职的。即使领导成员不兼职,党组织对政权机关也发挥政治领导责任。党组织不和谐,国家机关的权力运作就会出现紊乱。在社会组织中,党的领导渗透到各个方面。党组织的和谐团结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的程度。上海社区党建的实践表明,党组织和谐对实现社会和谐起政治保证作用。再次,执政党富有活力、团结和谐是承担领导责任的内在要求。政党发挥领导作用需要对外展示自己的形象。对外展示活力与和谐的执政党,才能对群众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世界不少政党之所以难以上台执政或执政后不久就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自身涣散、老化僵化,难以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把党建成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首先,党内要凝聚共识。实现党内和谐,前提条件是党内思想要和谐。在党的历史上,实现党内的和谐都是通过党的思想建设达到的。在党的七大,我们党用毛泽东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实现了党内和谐,从而也使全党充满了活力。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党内和谐,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党的思想。其次,要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内富有活力的源泉。因为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条件是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从实践经验来看,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关键是找到有效的民主实现形式。党员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党的基层组织主要领导干部实行直选,推行党代表常任制,都可以使党组织富有活力和团结和谐。再次,要完善党内的制度。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政党活动在完善的制度下运行有利于党自身的和谐和活力的激发。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有时候党内实现了和谐稳定但却失去了活力,也有时候富有活力而没有和谐和稳定。把活力与和谐统一于党内,关键是完善党内的各项制度。《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内的最高法规,建成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最根本的是按党章办事。同时,要在党章的指导下制定一系列具体的党内规章制度,使党内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的领导下,党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等。只要我们按制度办事,就能建成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
四、政党现代化要求执政党不断开创新的伟业,因而,我们党必须成为“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党
执政党在国家和群众的关系上承担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体现了自身现代化的特征。但执政党联系国家和群众只是政治功能的发挥,并不是目的。走向现代化的执政党是以集中人民利益、实现政治目标和推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党必须不断开创新的事业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开创新的伟大事业的关键是发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精神。
建设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党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继续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需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事业,前人没有经验,外国也没有可以直接参照的模式。自从我们党在十二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来,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靠发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推动的。求真务实,就是要根据国情探索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改革创新,就是要不断突破原有的观念和体制,找到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党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其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逐步完善,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解决权力高度集中的问题。高度的权力集中不仅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以完善,而且会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如何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关键是发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精神。我们既不能仿照西方的政治体制,也不能忽视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用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才能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再次,党的自身建设需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党的建设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与原苏联社会主义已经大相径庭。与此相适应,党的建设的理论建构和制度体系也应当发生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因此,党的建设要率先以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如何把党建成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党?第一,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解放思想有不同的内容。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内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是突破“两个凡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是“姓资姓社”。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解放思想集中在“姓私姓公”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苏联社会主义观念、体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要进一步反思我国长期封建社会对我国思想、体制的影响,要进一步反思我国社会发展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差距。反思,就意味着要解放思想,寻求改革,突破创新。第二,要有新的思维方式。求真务实是我们改革创新的思想基础。如何在客观的实践中探索中国发展的规律?树立新的思维方式极其关键。根据人类思维的发展,我们不仅需要辩证的思维,而且需要发散思维,换位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新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了解实践,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更快更好地推进我们的事业。第三,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国自1840年以来就一步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振兴中华是我国志士仁人的宏伟抱负。中国人民经过各种道路的选择,最后才找到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缺乏经验,走了不少弯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开始振兴。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处于世界的第四位。但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现代化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特别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压力,还面临不少困难。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强大的国家,必须发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
注释:
①④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3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③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改革创新论文; 求真务实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