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前共产党人取得竞选胜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兰论文,共产党人论文,竞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11月19日波兰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揭晓,克瓦希涅夫斯基获得51.22%绝对多数票,击败对手现任总统瓦文萨成为波兰当选总统。 这是由前波兰统一工人党演变而来的波兰民主左派联盟,继1993年9 月大选获胜组阁以来波兰前共产党人取得的又一引世人瞩目的胜利。
民主左派联盟政绩斐然
1993年9月波兰大选时, 以克瓦希涅夫斯基的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为核心的民主左派联盟获胜。它与波兰农民党联合,组成左派联合政府。联合政府力排在野的团结工会及其领袖、现任总统瓦文萨的种种干扰,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使之稳步回升。1994年波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5%,工业产值增长11.9%。1995 年波兰国内生产总值可望恢复到1989年剧变前的水平,使波兰经济增长幅度在东欧各国中首屈一指。在外贸方面,波兰外贸对象重点已转向西方,它当前同欧盟的进出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0%左右。波兰外汇储备已达167亿美元。 与此同时,波兰的通货膨胀率得到控制并明显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
波兰左派政府还努力发展同西方及周边国家的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关系。它积极谋求加入欧洲联盟和北约组织,同时改善同俄罗斯和东欧地区各国的关系。左派联合政府的努力为波兰和平稳定的发展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克氏竞选主张颇得人心
自80年代团结工会造反以来,波兰社会就处在各派对立之中。严重的内耗使波兰人深受其害,广大选民对这种长期对垒、无休止的斗争深恶痛绝。克瓦希涅夫斯基深知民意,在左派执政联盟的“同各党和社会各界对话,谋求谅解,共同建造波兰未来”主张的基础上,高举起消除对立、相互谅解,和睦相处,共建波兰的旗帜。在总统竞选过程中,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举行过几百次选民集会,同130 多个地方的几十万选民直接接触,不遗余力地宣传消除对立、和睦相处、共建波兰的主张。
此外他还主张总统应奉公守法,严格遵守基本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将发展并保障社会民主,维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将同合法政府合作,支持改革,支持发展经济,不干涉政府事务;反对波兰走回头路。在对外政策方面,克氏主张波兰加入北约、欧盟,发展波兰同德国、俄罗斯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的友好往来,努力为波兰创造一个政治和军事上都安全的发展环境。第一轮投票未获半数之后,他更明确提出“共同拥有波兰”的竞选口号,通过同瓦文萨一起举行的电视辩论,又争取了一些在他与瓦文萨之间举棋未定的选民,在第二轮投票时终于问鼎总统宝座成功。
克氏本人对选民有吸引力
41岁的克瓦希涅夫斯基受过高等教育,懂经济、贸易,会几门外国语。他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才思敏捷,长于词令。学生时他便投身政治运动,1977年加入波兰统一工人党。1985年开始担任波兰中央政府不管部部长、体育和青年部部长、国家奥委会主席等重要职务。90年代初波兰统一工人党难以为继时,他把一批原波兰共产党人聚集起来成立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后又聚拢除团结工会以外几乎所有左派政党成立了民主左派联盟。他领导的民主左派联盟1993年9月大选获胜, 受命组阁。
克瓦希涅夫斯基的能力、精力和魄力,深深博得广大选民的垂青。特别是他在同瓦文萨进行电视辩论中再次表现出来的战略眼光、雄辩才能,更使选民看出他的襟怀坦荡、雄才伟略和治国有术,广大青壮年选民更是对他崇拜折服。相比之下,瓦文萨则显得目光短浅、心地狭窄、思想迟钝、笨嘴拙舌,只几个回合便招架不住。虽然瓦文萨手中握有舆论工具,更有教会竭诚相助,也无济于事。
但波兰政局却并未因此平静下来。瓦文萨及其支持势力,特别是教会将会制造事端。
克瓦希涅夫斯基虽然为实现其维护全体波兰人的利益的诺言已退出他所在的党组织,但舆论普遍认为,克瓦希涅夫斯基要实现他的竞选目标,没有民主左派联盟的支持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