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剑锋
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省永州市 425000
摘要:目的 选取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经过治疗后分析治疗效果总结经验。结果 进行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的13例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保守治疗的患者中除1例拒绝治疗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6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20例患者的首诊诊断准确率仅为60%(12例),具有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率。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性肠病,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必要条件,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正确检查、及时治疗。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缺血性肠病是消化内科的疾病,是由于肠组织缺血缺氧最终造成的肠组织坏死,此病的病因多样,多由心衰、肠系膜动脉压迫、血管病变等造成。患者临床表现为左下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情更加严重可引发腹膜炎、休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为分析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具体资料如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为(53.16±7.73)岁;病程0.5~80d,平均病程为(17.65±1.04)d;合并高血压4例,脑梗死6例,糖尿病4例,心瓣膜病5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男女比例为3:2;治疗方式:20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中手术治疗9例,保守治疗7例,介入治疗4例,其中治疗后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中毒性休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患有急性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便血、呕吐等,入院接受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3)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均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肺疾病等(2)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3)沟通困难、神志不清、患者不知情或拒绝入组等。
1.3临床症状
腹痛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首发症状,20例患者中有12(60.00%)例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疼痛和位置不尽相同,其中6例为脐周疼痛,3例为下腹部疼痛,3例为全腹部疼痛,其中有3例患者表现为剧烈疼痛,使用强效止痛药缓解无效。同时会出现腹泻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其中5例患者表现为腹泻,其中便血3例,血液稀便1例,水样便1例(里急后重)。3例患者呕吐,其中2例患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样物质,1例患者呕血。10例患者发热,早期轻者为低热,后期重者为高热。20例患者中肠梗阻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为腹痛、发热、便血、呕吐等来院就诊。
1.4检查方法
1.4.1体格检查
患者腹部压痛明显,伴有或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
1.4.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结果发现早期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升高,随着病程增长病情加重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也有升高的趋势,而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的患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降低。所有患者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常规检查中可检查出红细胞。血气分析检查可发现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监测时发现部分患者FDP显著升高。
1.4.3辅助检查
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波检查、CT、电子肠镜检查,12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波检查出缺血性肠病,检查表现为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同时伴有肠壁增厚情况,6例患者经过CT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肠病,其余2例结合电子肠镜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肠病。
1.5治疗方式
20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中手术治疗9例,保守治疗7例,介入治疗4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7例为急诊手术治疗,仅2例患者为择期手术治疗,急诊手术的7例患者全部出现腹膜炎,为急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保守治疗的患者采取血管扩张药物和抗凝药物治疗,保持肠道的休息,其中1例患者情况恶化拒绝进行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病情恶化最终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者情况好转。4例介入治疗患者扩张肠系膜球囊动脉,2例患者在血管腔内植入支架,其余2例患者灌入血管扩张药物。
2.结果
进行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的13例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保守治疗的患者中除1例拒绝治疗患者病情恶化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6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20例患者的首诊诊断准确率仅为60%(12例),具有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率。保守治疗相较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所用时间较短,不过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3.讨论
缺血性肠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消化内科疾病,部分患者在患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不易诊断或由于患者忽视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恶化。缺血性肠病中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肠病起病快、病情进展迅速,且死亡率较高,所以必须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1]。研究中20例患者初诊诊断率仅为60.00%,说明常规检查、超声波、CT等辅助检查都是正确诊断所必要的,一定情况下可多种检查同时应用,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术治疗的患者中7例为急诊手术治疗,仅2例患者为择期手术治疗,急诊手术的7例患者全部出现腹膜炎。保守治疗的患者采取血管扩张药物和抗凝药物治疗,保持肠道的休息。4例介入治疗患者扩张肠系膜球囊动脉,在血管腔内植入支架或灌入血管扩张药物。三种治疗方式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更加适合的治疗方式[2]。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缺血性肠病,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必要条件,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正确检查、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晓光,石振东,史长山等.中青年急性缺血性肠病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76-78.D
[2]王学虎,刘洪,李凤贺等.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诊治[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2):109-113.
论文作者:蒋剑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肠病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肠系膜论文; 病情论文; 保守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