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价值观正确与否不但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人自身成长,也关乎社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扎根于大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其达到内心真正的感动和认同,激发潜能,转化为内动力,达到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研究的现状述评
1.价值观是一个人的深层信念系统,建设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理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精神追求。我们党从建立起就十分重视核心价值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始终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内化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汪立夏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受到来自教育者、受教育者、内化环境三方面的影响。唐泽、罗湘明从社会认同的视域出发,认为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主要由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机制、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动机制和从学习到信仰的固化机制组成。韩迎春、张蕾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分析,认为要通过把握大学生的本源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性和“第二文本”的本质特征,才能有效增强内化效果。以上学者从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效果的因素、内化机制的构成和增强内化效果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立足于教育学、心理学、接受理论等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值得肯定。但是,整体而言,学者们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
二、研究意义及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研究本课题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基础理论的发展。
2.本研究通过内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内在驱动力,切实地内化于其心、外化于其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本课题通过典型示范案例选塑--为青春引航,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价值导向功能,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4.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当下价值观领域呈现多元多样的状态,各种文化思潮碰撞激荡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现实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容易侵蚀大学生的纯洁心灵,对那些涉世不深、心理相对脆弱且感觉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极具迷惑性和诱惑力。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生导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抵制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观念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把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个人幸福追求与民族复兴大业相结合,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信念,并进一步转化为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真正达到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实际效果。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1.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第三部分,主要阐明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第四部分,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现状,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基本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状况,借鉴一些高校的成功案例,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化路径进行探究,即重教育、重实践、重强化。
2.主要观点。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创新思想教育工作方法为主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从而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宏观上把握趋势,从根本上找准症结,从整体上明确对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挖掘新资源,抢占新阵地。
3.创新之处。(1)提升契合度。(2)增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壮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着力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12。
[2]汪士华 增强高校榜样教育实效性的思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论文作者:金秀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内化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论文; 转化为论文; 实效性论文; 效果论文; 价值观论文; 《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