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型语文课堂论文_李东浩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型语文课堂论文_李东浩

笪河北省威县第二中学李东浩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高中语文课堂,将构成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方法环境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生态型高中语文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显现新课程理念。要打造生态型语文课堂,我们必须还课堂以生本性、整体性、挟变性和生成性的本质属性。

高中语文生态学新课程理念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高中语文课堂,就构成了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我们借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概念,把语文课堂看成是一生态系统,“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的研究,设想通过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去重建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师生的角色与定位,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和谐统一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不是彼此孤立、互不关联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发展是依附于学生的发展的,学生的发展是受制于教师的发展的。需要讨论的是,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生态元素之间并不是完全的良性的相互关联,这就影响了教师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生共长,是生态课堂研究的重点。

1 生态化的语文课堂具有开放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而新课改以后,我们对拔苗助长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应该建构学生自由发展的全新的生态课堂。一是教学目标开放。

学生的学习,归根到底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所以,他们学习是否愉快,是否积极主动,要看他是否以之为乐。因此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学目标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强化学生的语文观念,增强语文的应用意识,着眼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二是教学形式开放,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主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沟通与合作,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2 生态化的语文课堂应具有整体性生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组合课堂教学各要素的功能,必须将它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以全面的整体的分析。形成语文教学的整体观,教学要有序列性、系统性。我们应该在对教学内容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计划,对所教内容进行有效监控。语文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紧密的学科。一位高明的语文教师应该依据语文各知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与之相关的原有知识,前后融会贯通,使新旧知识连贯成一个新的整体。

3 生态化的语文课堂要有创造性特点创新教育是对人类教育功能的复归,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和教育的本质属性的弘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是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没有创新精神的课堂,也不能称得上生态课堂。在生态的课堂中,教师既要主动创新,又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的创新表现。教师要适应角色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同权威争论,敢于否定权威的结论。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将创新的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以至熊熊燃烧起来。靠创新激活课堂教学,让创新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

4 生态化的语文课堂还应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一个生态的语文课堂,必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该眼睛只看着眼前,鼠目寸光。语文教学,应该具有长远的计划,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语文课堂将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在生态语文课堂中形成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气氛,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学生学习。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永恒的目标,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展开的。学生的发展是在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没有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发展。教学目标则是启动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

二是教师教学。教师的服务主要是指导学生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以后,教师要了解学习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教师要提供学习结果呈现的机会,并组织恰当的评价,使师生双方都获得反馈信息。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和教学双方对课堂教学目标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该了解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明确可以有多种方法: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究所得,开门见山,直接呈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所提的问题提炼教学目标;当堂自学,由学生提出等。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自觉主动创新的课堂教学,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

5 利用好综合性学习在语文生态课堂中的作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本套教材的各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处处洋溢着诗的情怀、画的意蕴,追求着师生的心灵沟通、情感共振,实现着学生的人格完善、智慧的生成。

论文作者:李东浩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型语文课堂论文_李东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