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宋启京,张丽荣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200)【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4例ICU重症患者为对象,挑选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状况,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持续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体重比较,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无分析意义,可比;治疗后,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的观察组在患者血清白蛋白、体重,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持续机械通气时间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ICU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营养支持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关键词】营养支持疗法;ICU;重症;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75-01
ICU重症患者一般治疗期间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处于严重应激状态 ,分解代谢增强,器官功能不稳定,极易发生营养不良[1]。为了缓解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营养状况,改善其营养状态,营养支持疗法应运而生且不断得到推广应用[2]。近年来,如何改善ICU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已经是危重患者治疗期间的重要内容[3]。本文总结并归纳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挑选我院54例ICU重症患者为对象,挑选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将其纳入本研究。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9~81岁,平均(64.52±2.48)岁;体重46~87 kg,平均(54.33±1.72)kg。对照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4.57±2.43)岁;体重45~86 kg,平均(54.32±1.74)kg。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上分析,两组表示出P>0.05的结局,提示组间差异微弱,可比性强。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a)纳入标准:①于ICU住院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②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b)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者;②有药物滥用史者;③躯体功能障碍者;④哺乳期妇女及孕妇。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疗法,起初以鼻饲全营素低渗型肠内营养制剂,初始浓度为0.6 kcal/ml,100~150 ml/次,2~3 h/次,6次/d;逐渐增大浓度至1.0 kcal/ml,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向食物匀浆过渡。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状况,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持续机械通气时间。1.5 统计学方法取得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血清白蛋白、体重及持续机械通气时间由()展现,行t检验,不良情况发生率由%展现,组间运行χ2检验,若体现为统计学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两组存在分析意义。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的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体重比较,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无分析意义,可比;治疗后,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的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体重均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血清白蛋白(g/L) 体重(k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27 34.17±1.50 39.71±1.50 54.33±1.72 58.91±1.47 对照组 27 34.14±1.57 36.31±1.47 54.32±1.74 54.18±1.46 t值 0.2163 4.1204 0.0315 4.8134 P值 0.4133 0.0000 0.1638 0.0000 2.2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的比较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的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为7.41%(2/27),远低于对照组的29.63%(8/27),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见表2。表2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便秘 吸入性肺炎 应激性溃疡 发生率 观察组 27 1(3.70) 0(0.00) 1(3.70) 2(7.41) 对照组 27 3(11.11) 3(11.11) 2(7.41) 8(29.63) χ2值 4.4182 P值 0.0356 2.3两组持续机械通气时间的比较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的观察组患者持续机械通气时间为(12.47±2.27)d,远短于对照组的(17.31±2.60)d,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t=4.8139,p=0.0000),两组存在分析意义。3 讨论ICU患者治疗期间主要目的是改变患者衰竭脏器的生物学性质,改善患者临床指征,提高患者生命治疗[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避免患者出现营养缺失,以至于营养不足,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项试验中,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的观察组在患者血清白蛋白、体重,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持续机械通气时间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表明营养支持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综上所述,在ICU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营养支持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参考文献[1]沈敏凤, 施瑜哲. 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心理医生, 2017, 23(2):172-173.[2]陈汉敏. 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4):167-168.[3]张秋敏. 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J]. 名医, 2018, 21(7):85-85.

论文作者:宋启京,张丽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  ;  ;  ;  ;  ;  ;  ;  

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宋启京,张丽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