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在认识中的作用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错误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仅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现象到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较为深刻的本质而逐步深化的过程,而且也是从片面到全面,从错误到正确的转化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认识不是沿着直线上升,而是沿着曲线发展的。这种曲线发展反映了人在认识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谓错误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没有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就其产生的后果来说,无疑是消极的。但是,如果把错误仅仅看成是“反面教员”,从而把错误与真理绝对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黑格尔说:“真理由错误而产生,只能是由于发生错误,真理才会出现。”〔1〕为了获得真理,我们必须研究错误, 搞清楚错误对认识究竟起什么作用,这应该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错误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错误对认识发展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向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错误的认识虽然没有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但是它所提出认识的新课题却往往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些新课题的正确解决,就标志着人们在这个问题上获得真理性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因它对问题的回答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就必然引起人们的注视和怀疑,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实验和理论探索,促使人们对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从而达到或接近真理性的认识。这在科学上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
如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认为,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这当然是错误的。但它摆脱了天圆地方的愚昧观念,第一次提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问题。虽然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但却引起了哥白尼的注意,推动他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科学史上有名的燃素说提出了燃烧现象的本质问题,认为燃烧过程是负重量的燃素的逸出。人们在探索燃素的实验中,虽然没有找到这种负重量的燃素,但却发现了氧,导致了拉瓦锡提出了氧化说,奠定现代化学的科学基础。
人们认识中的错误,虽然没有正确地解决问题,但它却提出了问题,这对认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很有推动作用的。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里不是贬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但提出问题对于认识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如自由落体与物质的重量成正比的认识,好象是人们熟知的,其实不然,正如黑格尔说的,熟知并不就是真知。真知就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提出引人注意和怀疑的问题,就能推动人们去探讨、研究,直到对其“所以然”作出正确的回答,从而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科学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而认识的深化往往是由错误向人们提出了新的认识课题,正是从这个意义说,真理从错误开始产生的。
二、错误引起人们的警惕、清醒
错误认识因违背客观规律,如用以指导实践,必然带来有害的后果。失败虽然给人们带来痛苦,但它使人警惕、清醒。反面的经验更能教育人,有时它能起到正确经验所起不到的作用。错误,特别是产生严重后果的错误,具有极大的尖锐性、鲜明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觉悟,教育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规律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往往一开始是不太重视客观规律的,特别是在成绩和胜利面前,很容易忘乎所以,忽视客观规律的制约。而在实践中犯了错误,受了惩罚,人们才会尊重客观规律。毛泽东说过:“犯了一点错误也许并不坏。成绩有两重性,错误也有两重性。成绩能够鼓励人,同时会使人骄傲;错误使人倒霉,使人着急,是个敌人,同时也是我们很好的教员。”〔2〕无论是别人的错误, 还是自己的错误,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它,就会使我们警觉,从中受到教益。
实践表明,往往自己的错误要比别人的错误对自己教育更深刻。别人犯错误的后果固然能使我们警惕,但错误是别人犯的,后果由别人承担,自己置身局外,容易失去警惕,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和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但我们是看到的,而且也对他的错误进行过实事求是的批评。然而,就在批评斯大林的错误后不久,我们党内的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展起来,阶级斗争扩大化开始了,而且愈来愈厉害,到十年动乱,个人崇拜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邓小平深刻地总结和接受了这个惨痛的教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并坚持反对个人崇拜,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等,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机勃勃。
我国在错误思想、理论指导下十年动乱的“左”的严重错误,可以说是在寻找真理过程中开的一盏“此路不通”的红灯,它要求人们必须另辟真理的蹊径。所以,失败一方面是错误的记录,另一方面也是向真理的逼近。真理就是对错误的排除,排除的错误越多,就越接近真理。所以,爱因斯坦说得好:“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错误,发现了“此路不通”,必须另辟蹊径,这应该说是错误的一点“功劳”。
三、错误中孕育着真理
错误的认识并不是完全没有接触到事物的本质,只是片面地或者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这就启发人们可以从反面去认识事物本质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对错误的认真反省,找出失败的根源,分析失足的所在,弄清错误的本质,人们是可以从片面到全面,从错误到正确,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作出正确判断,得出合符客观实际的结论。从失败到成功,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的。从根本上说,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取得的,而且经历了从片面到全面,从错误到正确的辩证发展过程。
真理性的认识不但来自成功的实践,而且也来自失败的教训,这似乎很难理解,但科学发展史、人类认识史就是如此表明的。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偶然一次碰巧的成功是极少的。时至今日,古今中外,有哪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不是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而获得成功的?自然科学领域是这样,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也是这样。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经过几次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特别是左倾路线的错误,使革命事业遭到严重的损失,在正确总结了这些失败的教训后,才找到一条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的正确理论、正确路线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不仅是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功的经验,而且也是在科学地总结了三十年来错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这些都说明错误中孕育着真理。人们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是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从犯错误的教训中取得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理性的认识。黑格尔说得好:“扬弃了的错误,本身就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3〕因为错误中孕育着真理,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所以我们说,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们说错误中孕育着真理,错误可以转化为真理,并不是说错误本身就是真理,而是说人们可以通过总结犯错误的教训,而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在这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前进一步”。所谓前进一步就是科学地总结。这不是把错误简单地倒过来,就是真理。列宁在《哲学笔记》里摘录了黑格尔的这样一段话:“关于错误的东西,不应当根据与之对立的东西是真理的这一点来证明它是错误的,而应当从它本身来证明它是错误的。”同样,我们可以说,关于真理的东西,不应当只根据与它对立的东西是错误的这一点为证明它是真理,而应当看其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列宁说:“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关系构成的。”〔4〕我们知道,任何事物及其过程都是矛盾的统一, 我们只有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才能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如果只抓住一点,抛弃另一点,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是不能获得客观真理的。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恩格斯的话:“如果我们片面地抓住一个观点,把它当作绝对的,和另一个观点对立的,或者,如果我们只是由于当时发议论的需要而任意地从一个观点跳到另一个观点,那我们就会变成形而上学思维的片面性的俘虏”。〔5〕实践证明,走极端的思想,根本不能变错误为正确, 只能从一个片面走到另一个片面。因此,我们在总结历史教训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去做,就能获得真理。
四、错误刺激着真理的对立面,映衬着真理,刺激着真理的发展
真理是与错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有发展。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认识真理的重要方法。在认识中,有了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正面与反面的比较,是非真假的界限更加清楚了,真理就会更加耀眼夺目。
错误作为真理的对立面,也刺激真理的发展。真理是在与错误的斗争中得到发展的。马克思说过:“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任何一种观点和理论,都必然遭到与自己对立的观点和理论的反对。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和理论站稳脚根,就要战胜对方。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是使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只有这样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具有生命力。这样,有对立面的存在,就迫使我们的认识深入一步,因而我们的认识就会深化,真理就会向前发展。
注释:
〔1〕〔3〕《小逻辑》第397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15页。
〔4〕《哲学笔记》第209—210页。
〔5〕《自然辩证法》1961年版第134页。
〔6〕《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