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谚语体现的文化传统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谚语论文,传统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黑非洲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精英文化发展的不充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迟缓,物质生活长期贫困,知识阶层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较少有人能够从事专门的和复杂的脑力劳动。再则,非洲长期以来缺乏文字文化。在没有文字和典籍条件下的口传文化具有暂时性、易逝性,不利于横向的传播和纵向的继承,人们难以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思想成果,从而不利于大思想家的诞生。即使有思想家产生,其思想也难以在当时产生广泛的影响,并难于流传后世。
谚语是黑非洲传统社会精英文化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社会经验和智慧、人生信念和准则的一个重要来源。谚语是非洲大众文化的精品。它饱含哲理和机智,形式简洁凝练,说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在口传文化的所有形式中最适于流传和继承。它经过若干年的锤炼、积淀,凝聚了大众的智慧,溶入了智者的思考,汇集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知识与经验,是非洲精神文化的缩影。千百年来人们把谚语奉为道德训诫和规范行为的信条。
非洲各族普遍重视谚语的作用。比如,东非查加族有这样的说法:“查加人有四宝:土地、水、牛和谚语”[①a],将谚语与其他几种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等量齐观,视为不可或缺的财富。约鲁巴族有这样的关于谚语的谚语:“谚语是解决问题的快马”。“当真理迷失时,谚语会帮助你找到”。在加纳,运用谚语被称为“活的传统”。而在贾博人社会中,有人认为,“谚语及相关的名言是发挥中心作用的东西”。[②a]“在许多非洲社会中,谚语具有十分基本的功能,甚至可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交流,都不可能在没有谚语的情况下进行”。[③a]有的学者认为谚语构成了非洲的“部落法”,因为它直接地阐述了非洲社会总的或部分的行为规范。[④a]
非洲的谚语十分丰富和发达。非洲有上千种语言,操每一种语言的群体都有各自的谚语。许多研究非洲谚语的专家对非洲谚语作了收集和整理。像布隆迪这样的小国,有记录的谚语就达3000多条。斯瓦希里族谚语至少有2000条。恩昆多族有3000多条,卢巴族和豪萨族各有2000条以上。有的学者估计非洲大陆约有100万条以上的谚语。[⑤a]由此不难看出非洲谚语的丰富和重要。非洲学者莫莫赫说:“我怀疑,今天或历史上的某一时刻,在其他地方是否存在像非洲人民那样醉心于谚语的民族,可能只有中国是例外。”[①b]
一 润饰语言的功能与谚语产生的途径
谚语是伴随着非洲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产生的源远流长的语言艺术,它与口头文学的其他形式密切相关。在一个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中,五光十色的谚语往往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故事的生动性,为故事增色不少。在许多道德劝诫故事中,谚语常常作为主题句出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打开非洲民间故事集可以看出,许多故事的主题句,就是一则意味深长的谚语。例如,“嫉妒是灾难,它能给人带来不幸”、“谁损人利己,谁就会失去友谊”、“贪心无好报”、“狂言害怕事实”、“嘴巴有时是会割断脖子的”(指妄言会招致杀头之祸)、“事实比猜想更能说服人”、“贪图小便宜的人,终将会吃大亏”、“当金币堆到脖子上时,是会让人送命的”等等,这些主题句本身,就是很有概括力的谚语。从非洲民间故事叙述过程中生发出的一些警句,后来广为流传形成谚语的情况无疑也是非常普遍的。当然,到底是民间故事援引了谚语,还是谚语由民间故事而生,这此疆彼界人们或许难以很清楚地划分出来。从理论上的推论来看,一切有助于口述文学生成和发展的土壤,同时就为谚语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适当的条件,因为谚语作为口述文学的一个独特样式,原本就是被包容在口述文学之中的。并且,在许多例子中,谚语构成了各族口头文学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部分。
谚语不仅出现在民间故事和其他口头文学中,而且更经常地出现在日常谈话中。人们通过使用谚语增加语言的说服力和生动性。在许多非洲社会中我们听到的谚语,不仅用来有意识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也用于以一种被听众所仰慕和赞许的方式来润饰他们的言谈。对非洲口传文化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学者R·芬尼根曾指出,伊比比奥人伶牙俐齿的荣誉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熟练地运用谚语,而一位祖鲁口头文学家随时和恰当地使用丰富的谚语尤其令人羡慕。在祖鲁族中,不知道本族谚语的人将难以应付一场委婉的谈话。在班巴拉人中,有人统计,在日常交谈中,每讲两三句话就会出现一则谚语。而阿坎人这样描述谚语的精妙:傻子听到谚语,谚语便自然告诉他谚语的含义。意为傻子也听得懂谚语;傻子听了谚语也会变聪明。阿坎族谚语则讲道,“对智者说谚语,不要说别的”。祖鲁人恩叶姆贝兹(Nyembezi)写道,谚语对非洲的生活和语言来说是基本的,“没有谚语的语言,就像是没有血肉的骨骼,没有灵魂的躯体”[②b]。德国学者西梅尔黑贝尔在谈到非洲谚语时,曾有过这样一段体验:“我初次同一位有身份的酋长询问谚语时,他回答说,‘不睡觉做不了梦’。意思是说,人们(比如他和我)不交谈是想不起谚语的——于是他已经把头一个谚语告诉了我。”[③b]这里,我们可否同样地说,谚语产生的途径之一是人们日常的交谈;谚语时常会在人际交往间语言的碰撞和摩擦中生发、繁衍出来。
谚语使交谈和口头文学作品增色,而谈话、文学作品又同时是谚语生成的途径。除了像上面提到的,生发于口头文学作品和日常交谈的场合外,也还存在着由具有权威的专家进行创作的情况。新的谚语可能是被某一专家构思、设计出来,尔后被社会所接受。恩叶姆贝兹指出,在祖鲁人社会中,尽管并没有专司创作谚语的人,但新的谚语仍然可以通过个人创作而流传开。比如,有许多祖鲁谚语首先由知名人士或国王的传话人、小丑等表述出来,然后被在场的人所接受,进而流传和普及开来。在斯瓦希里人中,只有诗人才可以创作谚语,他创作的新谚大都有节奏或韵脚。在约鲁巴等一些社会中,似乎谚语只能由年长者所创作,一些特定的谚语也仅限于长者使用,而年轻人或未施割礼的成年人不可使用。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谚语的使用有一定之规”[①c]。在尼扬扎人中,谚语被作为一种显然是秘密的目的使用,那些秘密会盟的成员则是特别精于谚语中固有的隐晦性和可能性的群体。芒戈人中描述的情形在某些社会中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某些谚语广为人知,被所有的部族成员所使用,而另一些则十分高深,仅为专家所掌握。然而,正如研究非洲谚语的J·纳珀特先生所说的那样,这些情况属于“较为封闭的和极端的例子”。[②c]谚语的基本特点之一便是它的群众性。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流传在群众的口语之中,并历经同时代人和后人的反复加工、锤炼,最终被整个社会所接受。一般来说,个人创作和在小范围传授、使用的情况在非洲并不普遍。
二 非洲谚语的地方特色
在不同的部族共同体中,往往存在着意义近似的谚语。由于各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思想内容基本相同的谚语,在不同的群体里,在取材上往往有较大的差别。
比如,表达在缺乏杰出人才或称职的人的地方,平庸或次要的人就出人头地的道理(类似中国谚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含义)。
巴乌勒族:没有牛的地方,羊就自大起来。
埃维族:没有豹子的地方,薮鼠当国王。
豪萨族:只有半个月亮的时候,星星就亮起来了。
再如,表达不应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短处视而不见这层意思:
祖鲁族:鸡貂嗅不出自己身上的恶臭。
茨瓦纳族:猴子看不见自己凹陷的眼睛。
斯瓦希里族:无尾猿只看到别人的尾巴,看不见自己的尾巴。
富拉尼族:不能只看见虱子爬过别人的头顶,看不到大象爬过自己的头顶。
伊拉族:倒悬于危崖的狒狒互相取笑。
金本杜族:猴子看不见自己的尾巴。
尼亚扬族:狒狒互相取笑其尾巴。
以上谚语中出现了各族所熟知的各种动物,以动物的习性和特征,构成了谚语的基本题材。黑人各族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述生活的哲理和对生活的感受,从而形成了各个部族谚语的不同特色。
我们再来看达马人的三则谚语:
你应为有一杯甜奶知足。
丑陋的外壳里有甜美的东西。
丑树可能流出甜汁。
这三则谚语都与达马人居住的环境——纳米比亚戈壁有关。纳米比亚一词的原意便是戈壁。在那里,生长着一种树干多瘤且扭曲的树种,当地人称之为多林布姆树(dolingboom)。这种树的表皮坚硬,剥开外层坚硬的树皮之后则是一层柔软的内皮,内皮含糖分,达马人喝牛奶时习惯把它放在奶中,奶便成了甜的。了解了这种特定的生活背景,我们就能更好地领悟谚语中知足常乐的道理,是寓于烈日当空的酷暑,坐在多林布姆树荫里享用甘甜的乳液的场景之中的;外表虽丑,内里未必丑的哲理,也是与大漠戈壁上的达马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相关联的。
在祖鲁人中,牛是至关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财富的象征,因而当地谚语中经常出现以牛的习性和特征来比附人类的情况。比如,以舐还舐,以踢还踢。不要扔掉牛奶桶。不能从孕牛身上挤奶。由于非洲谚语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的特点,人们了解谚语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后把握谚语的含义会容易和准确一些。否则,就有可能对谚语理解不深甚至有可能曲解其含义。此处“不要扔掉牛奶桶”,是指不应放弃最后的一线希望。
非洲谚语使用比喻,以物(动物或其它物品)喻人的情况非常普遍。隐喻这一修辞形式使谚语的语义内涵变得不那么清晰可辨。我们来看这则贾博族谚语:“野猫欣赏自己的尖叫。”贾博族使用这则谚语表达以下含义。第一,作为野猫喊叫的结果,即使它不被人们褒奖,它也可以自己确定自己的应有价值。这是用于褒义。第二,可以用于贬义,尽管为人们所厌烦,此人却自管孤芳自赏,自鸣得意。第三,指每一个人都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讲话,就像野猫有自己特定的喊叫方式一样,他人无权过问。由于有着许多可能的场景或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一则谚语可以引申出若干不同或相左的含义,这反映了非洲文化的丰富和独特。
谚语中隐喻的使用导致了谚语的隐蔽性和多义性,这样,有很多谚语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了解含有隐喻的非洲谚语,既要了解谚语产生的文化背景,又要了解使用谚语的场合。正如一位芳蒂族长者所说的那样,“没有场合,就没有谚语”。[①d]
三 非洲人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缩影
谚语来自不同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同时又反映、折射着非洲丰富多采的文化传统。
首先,非洲人民追求真理与正义、善良、勤奋、求知、团结合作等等方面的美德在谚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路再长也有终点,夜再黑也有尽头(桑给巴尔);保持你的尊严比保持你的财产更重要。(豪萨族);勤持斧的人不缺柴(东非);畏惧大海的人不会成为航海家(几内亚);知识胜过财富(埃菲克族);醉于酒的人会清醒,醉于财的人永远不会清醒(莫桑比克);谎言不能使人致富(索托族)。
谚语中关于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道理,体现了非洲人民伦理道德的社会性。集体利益决定个人利益;只有共同体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谈得上各个成员的利益。互相依赖和互相帮助,是共同体的道德责任。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的人将为共同体所摒弃,其结果往往是自我毁灭。非洲谚语突出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如:人多势大(莫西族);团结一致,胜券在手(莫桑比克);一个人拉不动一条船(斯瓦希里族);蜂喙鸟总是比翼双飞(祖鲁族)。从这组谚语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重视团结、互助、好客、分享这一非洲文化、非洲黑人性格的重要特征。非洲社会对相互团结和帮助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正如布基纳法索学者A·S.巴利马在分析莫西人社会时所指出的那样:“在社会各细胞的相互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根本大法,即主要规则,就是绝对的团结和互助”。“任何对集体的损害都是对个人的损害,一个人置身集体之外,那他就毫无价值”。[②d]这组谚语形象地反映出人们紧密团结、生死相依的关系。
其次,许多非洲谚语反映出生活的哲理,从中可以窥见非洲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比如:不要认为所有发光的都是金子(斯瓦希里族);即使公鸡不叫,天还是要亮的(南部非洲);一次被蛇咬,再见蚯蚓都害怕(巴乌勒族)。这些作为非洲人民精神财富的谚语,用生动和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达了非洲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大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很多研究者都对它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说它代表了非洲社会的“人的哲学”、“人的灵魂”。[①e]
最后,谚语又是我们认识非洲的重要途径。非洲谚语实际上是非洲文化风俗的百科全书,从五光十色的谚语中,我们可以相当清晰地看到非洲各族人民历史文化的大致风貌。
作为浓缩了的精神文化,谚语是表达非洲黑人宗教和哲学思想的重要途径。“正是在谚语中,我们可以找到非洲宗教和哲学智慧中的最古老的形式。”[②e]关于至上神、世界、人的本性和命运的谚语反映了非洲人民的世界观。在非洲人传统的宗教信仰中,每一个非洲社会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祗。这个至上神卓越超群,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的创造者,并为人类规定了种种必须遵行的规则。谚语云:至上神因为自己而存在(祖鲁族);至上神第一个存在,永远存在(班巴蒂族)。这些话向我们提示,至上神自在自为,无始无终。至上神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唯一本原和动力:生与死,至上神是其主宰(刚果);人做计划,至上神做决定(刚果);至上神是所有事物的最终原因(阿坎族);大地宽宽,至上神是酋长(阿坎族);创造物不会比创世主伟大(隆迪族);人们无法更改上天的创造(莫桑比克);至上神创造了时间,只有他是时间的主人(斯瓦希里族);至上神知道明天的事(隆迪族)。这指出了至上神是终极存在的本体论的原则。至上神是无所不能的。
至上神给人们同情、友善、保佑和恩惠:如果你想告诉至上神某件事,请告诉风(阿散蒂族);至上神能治愈所有疾病(斯瓦希里族);受至上神保佑的庄稼,风吹不倒(巴尼亚卢旺达族);至上神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给我们打开另一扇门(斯瓦希里族);敌人准备坟墓,但是至上神为你准备逃脱的路(巴尼亚卢旺达族)。
至上神洞察一切,不仅褒彰善举,同时也惩罚恶行。巴隆迪人和巴尼亚卢旺达人这样表达至上神的惩罚行动;至上神悄悄地行使惩治邪恶之举。以下谚语都是表达类似的意思的:至上神不拯救破坏兄弟和朋友之情的人(几内亚);扎伊尔谚语“至上神是欺瞒不得的”,说的是人间的善恶都逃不过至上神的眼睛。
巫术是非洲人精神世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与宗教通过祈祷求助于神灵不同,巫术是巫师运用咒语的虚幻的力量来控制自然,在想象中支配世界。当然二者是很难确切地分辨开的,宗教活动中多含有巫术的成分。巫术在非洲十分盛行,巫师甚至比部落酋长有更大的影响,因为人们认为他们更能接近祖先的灵魂。从非洲的民间文学、电影等文学作品来看,巫师、巫医多是正面角色,反映出实际生活中巫师、巫医的社会地位。人们相信,巫术具有呼风唤雨、增加收成、消灾免祸、保佑平安、祛病健身的法力,能造福于部落和部落成员,因而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某些施行破坏性巫术以兴妖作怪、毁坏财产、使人生病致死的巫师(被称作“妖巫”)才能视为祸患。以下是关于巫师、巫术的谚语:巫师神出鬼没,常人不会知道巫师的行踪(利比里亚);巫师万事皆通(扎伊尔)。
然而,在科学的挑战面前,巫术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巫师为贪欲所驱使(刚果);巫术是对人们的欺骗(斯瓦希里族);并非每个巫师都正经(斯瓦希里族)。
非洲传统文化基本上是部落文化。在非洲大部分社会中,往往有一位重要的领袖人物——部落酋长。他是部落团结的象征,是部落共同体中的中心人物。酋长受理诉讼,听取长老和属民的意见,主持有关时令、净化、成年以及战争动员等重要仪式,有权支配共同体的共同财富。人们通常十分敬畏酋长。刚果谚语“任何人都对酋长彬彬有礼,但有教养的人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从侧面反映出这种敬畏。酋长出身高贵,普通人是做不了酋长的:木头落进水中,永远变不成鳄鱼(出身贫贱的人当不了酋长)(巴乌勒族);纵然奴隶得了钱,毕竟不是酋长(巴乌勒族)。
更重要的是,酋长能为共同体谋福利,履行着重要的职责:好酋长像森林,每人都从他那里有所得(特特拉族);好酋长像一棵繁茂的大树,人们乐意到树下乘凉(达马族)。酋长维系着部落共同体和部族成员:没有头的身子走不了路(豪萨族);不顺从酋长,就是不顺从共同体(刚果);一个酋长像一口井,井塌了,人们会口渴(达马族)。以下谚语是称赞酋长的能力的:好酋长像好篮子,把人们收拢到一起(达马族);酋长所到之处,难题无不化解(奥万波族)。
当然酋长也不能为所欲为,他既要行使权利也要花大量时间履行义务。他必须顺天应人,要为老百姓着想,要与村中的长老和睦合作,要得到属民的拥戴和支持。非洲谚语对此也有认识:蜈蚣的腿是由一百个环支撑起来的(酋长依靠其属民的支持)(聪加族);树离开枝杈不能活。酋长是树,属民是树杈(纳米比亚)。
在大部分非洲传统社会中,人们都把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看成富有和声望高的重要标志,十分看重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视之为生命力得以在尘世间永远延续的条件。生儿育女也是多配偶制的重要成因。任何有益于生殖力的宗教、巫术或药物都受到欢迎。多年来非洲大陆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非洲各族黑人的生育观念。约鲁巴族谚语“孩子多了遭嫉妒,棕榈树高了遭砍伐”,说的是人丁兴旺的家族会受到嫉妒,招致麻烦,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庭的人家地位突出。我们再来看下述谚语:生得孩子是添了财富,穿衣打扮只是多了颜色(聪加族);妻子多,孩子多;孩子多,家人多;家人多,长矛多(库纳马族)。家族像花,盛开成簇(阿散蒂族),则是更清楚明了地说明人们多子多福的思想意识。
从非洲谚语中也可以窥见婚姻制度、妇女地位之一斑。一夫多妻制、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广大的黑非洲地区十分流行。在传统社会里,男子通过多娶妻子而获得较多的劳动力,进而获得更多的财富,男子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因而提高。而妇女是男子的附属物,在社会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时至今日,一夫多妻制这一古旧习俗仍然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婚姻形式。这种多配偶的婚姻制度及其相应的丈夫支配妻子、妇女受到歧视的观念在非洲谚语中都有表述:娶妻如同兜里头多了条蛇(南部非洲);妻子像头巾,你用时她刺激你,不用时她冷落你(阿散蒂族)。
非洲社会中的老人尤其是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格外受尊敬,在传统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洲流行的谚语,如“一个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等,反映了这种情况。再来看以下谚语:欲学好谚语,请去问老人(尼日利亚);秃头和白发应受到敬重,这是杰出的标志(利比里亚);人老智慧至(刚果);老人能讲最好的故事(斯瓦希里族);老猎人不会落入陷阱(南部非洲);老人的劝诫是菜里的盐(加纳)。
老人受到社会的尊重,一是因为他们有智慧。老年人辈份高、阅历深,历经沧桑,被看作经验、知识和智慧的化身,是文化遗产和古老风尚的传人。二是因为年龄意味着权力。老年人往往身居要职,担任酋长或长老会成员,在传统社会举行礼仪的场合,老年人被安排在高贵的席位上。在家庭内更是处于权威的地位。非洲普遍重视年龄差别,未经成年仪式者无权过问公众事务,从而形成了以年龄为基础的权威等级。在精英文化稀缺、崇拜经验、尊重传统的非洲社会里,人们十分敬重年长者的学识和权威。显然,这与西方现代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因为年龄不是在现代社会中赢得尊敬的主要因素。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非洲谚语体现了非洲人民的哲学思想。传统的非洲社会有没有哲学,这是非洲学界聚讼纷纭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包括笔者在文章开头部分讲到的原因,非洲传统社会中没有重要的哲学家和哲学著作。从这个角度讲,非洲的确没有类似中国哲学或西方哲学那种意义上的有洋洋洒洒的哲学篇章、有各种学派、成各种体系的哲学。但是,这并不妨碍非洲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带有思辨色彩的哲学思想。在非洲流传下来的口头文化财富中,已凝结着种种质朴而又深奥的观念,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如对关于人与自然、生与死、原因与结果、过去与未来等范畴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有不少当代学者做了进一步的整理、归纳和分析阐述工作。[①f]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上非洲人民则有自己大致上自成一体的哲学观念,而谚语则是这种哲学思想的结晶。研究非洲哲学的非洲学者J·姆比蒂指出,“不同非洲人的哲学体系尚未被整理、系统化,一些可以找到这种哲学体系的领域有:宗教、谚语、口头传说、有关社会的伦理道德”,“其中谚语值得特别予以注意,因为非洲哲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在此找到。”[②f]也有学者这样评论,“谚语是非洲哲学的真正表述。没有任何东西能比谚语更接近非洲的社会和思想。”“谚语能比非洲传统的任何方面更能反映非洲人智慧的本质。”[③f]“非洲谚语犹如一架望远镜,人们借此探索作为群体信仰的非洲古老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和道德的天地。”[④f]谚语在非洲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和行使的功能是在世界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由于谚语非同一般的作用,可以说,谚语代表着大众文化的较高水准,是反映非洲精神文化发展的较高层面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相当于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的作用。
注释:
①a 本文的谚语主要来自:J·纳珀特(Jan.Knappcrt):《非洲谚语集》(The A-Z of African Proverbs),伦敦1989年版;R·芬尼根(Ruth Finnegan):《非洲口述文学》(Oral Literature in Africa),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W·米德(Wolfgang Mieder):《普伦蒂斯-豪尔世界谚语全书》(The Prentice-Hall Encyclopedia of World Proverbs),新泽西1986年版;K·基克耶(Kwame Gyekye):《论非洲哲学思想》(An Essay on African Philosophical Thought),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D·福德(Daryll Forde)编:《非洲人世界——对非洲人民的宇宙观和社会价值的研究》(African Worlds:Studies in the Cosmological Ideas and Social Values of African Peoples),牛津大学出版社1954年版;L·休斯(Langston Hughes):《非洲文学作品集》(An African Treasury),纽约1960年版;希梅尔黑贝尔:《西非神话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王正龙:《豪萨人的谚语》,《亚非》1985年第1期。限于篇幅,所引用的谚语均未附原文。
②a R·芬尼根:《非洲口述文学》,第420页。
③a J·纳珀特:《非洲谚语集》序言,《非洲谚语集》第6页。
④a 同②,第416页。
⑤a 同②,第389页;J·纳珀特:《非洲谚语集》,第10页。
①b 坎普贝尔·S·莫莫赫:《非洲哲学是否存在?》,载《第欧根尼》(中文版),总第2期,第59页。
②b R·芬尼根:《非洲口述文学》,第415页。
③b 西梅尔黑贝尔:《西非神话故事》,第123页。
①c R·芬尼根:《非洲口述文学》,第417页。
②c J·纳珀特:《非洲谚语集》序言,《非洲谚语集》第5页。
①d R·芬尼根:《非洲口述文学》,第407页。
②d A·S·巴利马:《上沃尔特的起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4页。
①e 绚丽千里光是南部非洲的一种年生草本植物,有紫色花边。
②e R·芬尼根:《非洲口述文学》,第417页。
①f 较早做这一工作的是比利时传教士P·唐普尔,他在1949年出版了《班图哲学一书》,书中提出非洲存在着一种真正属于非洲人自己的非洲哲学,并对这种哲学做了归纳、阐述。在60年代,非洲学者姆比蒂写出了《非常宗教与哲学》一书,对体现在非洲宗教中的哲学思想做了归纳和分析。进入70年代,特别是1973年全非哲学学会成立后,对非洲传统社会中哲学思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论文和著作为数很多。
②f J·姆比蒂:《非洲宗教与哲学》,第2页。
③f J·纳珀特:《非洲谚语集》序言,《非洲谚语集》第1、3页。
④f 《第欧根尼》(中文版),总第2期,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