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的相关部门对于倒闸操作安全事故要进行充分的归纳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重视非常规接线和非常规操作,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关注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以及关键点,对于操作票的填写要严格,不能漏项和跳项,避免各种操作上的失误,保证变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预防措施
变电运行部门应当认真分析倒闸操作事故的发生原因,归纳总结其中的关键点,提升运行人员对危险点的预控能力,重视非正常接线以及正常状态中的非典型操作,多制定特殊情况下的事故预案,落实相应的危险点预控教育,从而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事故产生的原因
1.1 调度发令不准确,运行人员不能认真受令
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未根据指令确认调度意图就书写操作票,并运行线路送电作业,导致线路接地线发生合闸,进而出现了操作事故,值得庆幸的是,本次并未造成群伤或死亡事故。上述事故出现后,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发出倒闸操作指令后,调度部门未对运行人员说明该指令不属于正式指令,只是倒闸意向,而且未强调发送正式指令时再进行送电;接受调度指令后,变电站人员不能反复朗诵记忆,导致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错误或盲目操作行为,进而引发了安全事故。
1.2 操作票填写及审核不规范或出现错误
检修作业完成后,运行人员未拆除进线开关与下刀闸接线,直接恢复了10kV母线送电合闸,导致开关室10kV进线开关发生跳闸,所有10kV馈线用户均停电,烧毁了开关室进线开关及刀闸等所有设备。经过分析发现,引发上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恢复开关室正常送电前,填写操作票的人员未按照规定正确书写操作票,遗漏了拆除接地线项目,而且未开展复检操作。此外,操作票人员审核人自身素质也是产生此种事故的重要因素,由于审核不严格,进而出现了倒闸错误问题。
1.3 倒闸操作前后未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某值班人员进行高压配电房水泵停机操作时,错将正在运行并带负荷的高压开关柜隔离开关关闭,出现了弧光短路,导致配电房10kV母线出现开关跳闸,直接损坏了隔离开关,而且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了巨大影响。经过分析发现,该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未集中进行倒闸,进入高压配电房中没有集中进行倒闸,未仔细观看操作电气设备的标识,尤其是开关状态,同时不能检查电流表指示。此种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操作不认真,与人员工作态度密切相关。
2 变电运行倒闸控制重点内容
(1)倒闸操作前,相关人员必须认真了解并掌握
调度部门发出的所有信息,一旦出现不良问题,必须向调度部门反映,得到许可后再完成其他操作;倒闸操作要求按票操作,一般结束唱票复诵后,采用打钩方式确认,避免出现跳项;操作中严禁私自离开现场,避免出现走错设备间隔或其他问题,禁止随意进行解锁操作,防止误操作。(2)避免误合接地刀闸或带接地刀闸合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实际操作中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赶往现场做好相关工作检查,了解设备与接地线实际运行状况。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母线与电压互感器接地,合理区分,制定试验开展中临时变更的安全措施。(3)进行倒闸时,要求悬挂标识牌并设置围栏。实际操作中将标示牌悬挂在较醒目的地方,既要保证围栏设置工作的开展,又要扩展围蔽范围。实际操作中如果要求更换标示牌,必须由相关负责人提出申请,并由运行人员取下标示牌。(4)进行电压切换工作时,必须结合工作需求操作,主要进行距离及母差等切换,不能切换的严禁切换,如电压互感器高压侧停电后不能进行低压侧反送电。(5)倒闸操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要求暂停相关操作,了解并调查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在获取值班调度人员许可后再进行倒闸操作。除此之外,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熟悉设备防误闭锁装置功能及防误闭锁程序,禁止随意解除设备防误闭锁装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预防措施
3.1注重非典型操作
鉴于非典型操作与一般性的常规倒闸操作在处理思路上存在着明显性的不同,其中所涉及到的项目内容众多,所涵括的危险因素也存在于多个方面,因此也便对危险点的判断、预防及控制必须有更为严苛的要求。必须尽最大努力避免或纠正运行人员的错误习惯,从而促使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远离危险点,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把具体的防控措施落实到日常操作行为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并在遇到问题后及时予以分析并总结经验,及时识别出新的危险点,并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
3.2提升运行人员对危险点的预控能力
绝大部分的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都与人为因素脱不了关系,同时这一因素在整个操作危险点控制当中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而运行其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关于危险点的判断及预控能力又是由个人专业技术所直接决定的。因而,我们必须大力增强对相关值班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以期能够尽快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最大程度的避免错误操作行为的出现。需引起关注的是,对于运行人员的技能培训必须要把握好实用性的原则,更多的与现场实际情况相适宜,利用各种形式如专题讲座、现场演示等来加强运行人员倒闸操作的规范性。另外,还应当建立起一整套更加公开、公平的奖惩激励制度,营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竞争氛围,给予广大运行人员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创造有力条件。
3.3加强变电站防误闭锁的管理
防误闭锁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防止“五误”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所以,我们要将防误闭锁装置的检修、维护管理应纳入运行、检修规程中,不准随意退出运行,必须与相应主设备统一管理,短时间退出必须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并应做好“解锁钥匙使用记录”。
3.4制定紧急事故应对预案
为了切实有效的提升相关运行人员在遭遇事故危险之时的快速处置能力,促使其能够具备更加良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及心理接受能力,从变电运行部门的角度来看应在日常的工作过程当中,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制定出更加全面、细致的事故处理预案,特别是要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或条件制定出应急处置预案意义重大,对于帮助运行人员尽快处理故障与加强安全防护均可起到良好的实用效果。例如就针对一些特大型的操作事故采取紧急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以及变电站事故全面停止运行的紧急处置,电网设施大规模出现故障危险的紧急处置,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紧急处置。
3.5提高功率因数,控制无功损耗
电网经济调度主要在技术与政策两方面进行调节,一般可采用调节电价及降低损耗两种方式开展。提高用户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输送线路损耗,降低网损;对变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避免负荷处于非正常运行;加强用电量控制及分析,平衡用电情况;合理配置电网负荷,避免因空载损耗电能;了解变压器实际运行情况,掌握各个变压器存在的性能差异,并选择技术参数匹配的变压器;变压器经济运行到临界情况时,调度员必须掌握变压器运行方式,平衡变压器负荷。
结语
倒闸操作在变电所的变电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实际工作中,完成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操作技术,避免操作事故的产生。另一方面,一旦出现事故,操作人员必须要做到沉着应对,阻止事故的扩大。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变电所的负责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的严格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坚,王永龙。浅议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方法[J].广东科技。2012(11)。
[2]高青云。变电站中典型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和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
[3]董卫涛。浅谈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4)。
论文作者:李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操作论文; 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危险论文; 工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变压器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