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管理对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关村论文,对策论文,全球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36(2008)12-0069-06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未来发展的走向,对于中国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而言是重要的战略问题。作为中国第一个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至今整整走过了20年历程。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之际,园区管委会提出要抓住全球创新资源转移的有利时机,在未来20年着力建设全球新兴创新中心。①在新的目标面前,原有的园区管理模式难以引领科技创新取得预期成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未来的趋势,构建新的管理模式。
什么是未来世纪最突出的特征?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继20世纪80年代提出著名的第三次浪潮理论之后,2001年进一步分析指出:第三次浪潮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数字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阶段。第三次浪潮下一步将集中在生物学领域,这将是一个“人机世界”。在这之前,都是信息技术改变生物技术,现在则是生物技术更好地改变信息科学和技术。2008年9~10月号的美国《未来学家》杂志刊载了阿诺德·布朗的文章“新的生物学范式”。②文中指出,当今世界,人们改变了数百年以来遵从的机械式追求完美的范式,转向一种生物学范式。在生物世界里,更为重视功能性和适应性。这一特点使得未来科技园区管理模式构建有了全新的视野,不再追求细节上的技术完美,而更看重整体的集成功能提升。关于未来世界的特征,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希尔根据美国创新特征的变化,在2008年发表了“后科学社会——呼唤国家创新体系的变革”一文。文中指出:后科学社会的创新更多依赖新思路、新模式,而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后科学社会的创新成功更多地依赖多种要素的融合、集成。③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园区在前进道路上必须更多依赖集成创新。
就生物经济的具体含义而言,邓心安(2006)的见解是:“生物经济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不过未来生物经济更多地将呈现一种数字化高度集成的形态。2007年10月24日,著名研究机构IDC对外正式发布了《IT、软件和微软生态系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的研究报告。研究显示④:全球超过40%的IT人员在从事与微软相关的工作;微软的信息化创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品质,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微软软件平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7年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强调,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的要求,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领域的应用,提升相关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加速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他特别强调进一步加强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推进新的科技革命,加速生物技术的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⑤
科技园区是中国推进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以及落实《纲要》各项战略安排的基石。能否科学高效地应对生物经济时代的挑战,对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和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紧紧把握生物经济与数字经济集成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关村科技园区走在世纪科技创新前沿、实现赶超目标的前提。
二、全球创新中心目标呼唤园区平台管理新模式
在生物经济超常规增长背景下,中关村科技园区须超越传统的模仿和赶超西方工业文明及信息文明的模式,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发挥自身独特的整合资源优势,才能如托夫勒所言,充当知识经济第三波的“新盟主”。⑥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中关村园区需要克服原有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和市场主导型体制的不足,充分发挥智力资源高度密集和政策倾斜优势,以平台管理模式整合创新资源,营造国内外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推动自主创新;还要在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利用生物技术优势提升创新层次和水平,在科技发展最为薄弱的农村地区引入生物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一,这意味着更高程度的国际化,从基础性的理论到成果应用开发以及市场推广,无一不是全球协作的过程。其二,它涉及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甚至推广到了以往技术革命触动有限的农业领域。其三,生物经济并不意味着对信息经济的否定,相反它将成为未来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以上理由,本文提出转型期的科技园区平台管理模式。
(一)平台管理的内涵
1.平台概念的扩展
从字面来说,平台(platform)包括三重含义:一是计划与设计,二是一种原则体系,三是物理或者工程意义的概念,这是目前广泛被管理学借用的方面。例如吴灿滨(2005)提出的知识共享平台,姜军、武兰芬和李必强(2006)提出的专利平台,许胜江(2007)论述的商业平台,徐顽强和刘毅(2008)详述的创新平台,还有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2008年初在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典型经验交流会上强调的国家科技平台和地方科技平台⑦。其本质在于突出和强调实体性平台支撑和资源共享的特性。
平台管理可以综合实体性平台所具备的集成和共享特性,同时充分考虑信息经济向更高层次的生物经济转型需要,突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环节的壁垒减除以及无边界特性,以耗散结构理论、集成管理理论以及机制设计理论为依据,通过国际化、市场化和法制化“三化合一”方式整合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达到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构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它更强调的是软件的完善和发展。
2.平台管理的实质
首先是有形与无形平台的集成。科技园区在创立的初期,形成了有利于创新活动推进的基础设施、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有序的法制体系以及鼓励创新的制度。吴敬琏先生就曾提出“制度重于技术”的精辟见解。我国54个国家级科技园区已初步建立了适合自身发展阶段特点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以及创新制度体系等创新的“硬环境”因素,这是有形的创新平台。
有形的平台比较容易通过复制成功园区的经验获得。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决定着科技园区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和绩效。人们公认,美国的128号公路地区和硅谷的发展基本条件相当,但是前者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衰落,主要原因是缺乏硅谷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良性创新文化。在当今全球化洗礼下的中国科技园区,创新文化还要包含以下元素:勇于争创国际一流的创新成果、善于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包容国际多元文化、对接国际信用体系以及聪明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壁垒等。这就是创新的“软环境”。
其次是国际与国内创新资源平台的集成。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以及2008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⑧都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因而我们必须高效构建国内国际两种平台。国内方面,要利用政策优惠以及区位、资源和信息优势吸引国内的人才流、资金流和项目流,诱致产业集聚现象,从而大大加快和改善科技创新成果扩散和利用的速度和效果,构成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复制和自我优化能力的国内创新小环境。国际方面,应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创新创意来源以及积聚创新资源。科技园区还应该利用在华国际研发机构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外溢强化自身技术能力,还要为具有国际化愿望的中小企业搭建中介、信息平台。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联盟,分享先进的技术成果以及管理经验,尽量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最重要的环节在于集成。原则是以提升国内自主创新水平为宗旨,通过制度式、平台式机制安排,帮助园区科技企业建立常态的国际交流互动和产业化平台发展模式。
(二)转型期平台管理“三化合一”模型及其对策分析
根据平台管理内涵,本文提出国际化、市场化及法制化“三化合一”模型。它涉及三个层面:一是基础层——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互动,二是方法层——国际化、市场化和法制化方式互动,三是目标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其系统关系如图1所示。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曾指出,未来中关村应对全球化竞争和生物经济挑战,“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要以企业为主体……这样才能跻身世界的自主创新高地”。⑨本文据此在“三化合一”模型框架内提出相应解决思路。
1.以“双引擎”战略推动基础层国际化集成
所谓“双引擎”,就是指科技园区政策平台和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化运作平台两个动力源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基础层的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形成相互适应、相互激励的有机体。以创新资源国际化为例,科技园区管理机构通过制定生物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倾斜政策,投入启动资源展开国际研发合作,将有力带动企业跟进,形成开放式创新的新局面。
2.国际化的无边界中介平台强化目标层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无边界的内涵,海尔公司董事长张瑞敏的解释是:市场变化迅速并且对企业的要求很高,所以企业必须推倒内外资源之间的阻隔,通过技术、供应、人才和营销四大平台的无边界立体运行来提高系统创新水平。⑩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体是企业,政策平台应当支持企业破除所有制、规模等“边界”束缚,“唯国际化是举”。通过国际化的历练和帮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图1 “三化合一”模型示意图
3.方法层——跨国研发联盟与知识产权壁垒的聪明应对
在现实经营中,园区科技企业在跨国的研发合作中不仅得到了技术创新成果本身,而且通过管理经验外溢增强了国际竞争实力。因此科技园区应该把积极推进园区企业同竞争力强的跨国企业达成技术研发合作作为重点。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利用世界华人科技精英的才智。托夫勒就曾指出,中国未来可能成为知识经济第三波新盟主的主要有利因素之一,就在于她有数量庞大的海外留学人才,更易于实现国内外知识共享。
但先进国家已借先行之利构筑了大量知识产权的壁垒,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赶超成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提出了聪明应对的忠告,认为中国不应盲目照搬美国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筑起过高的知识壁垒,因为这样将加大知识和技术的鸿沟,损害社会发展的前景。他强烈建议中国在政策层面应更多支持那些能为社会带来前进动力的技术研究。
三、生物经济时代中关村平台管理升级路径分析
面对新的生物经济时代的浪潮,中关村不能只简单地、外延性地拓展研究领域,而是要延长信息产业的产业链,集成园区范围内尚未被充分挖掘和利用的“沉睡”资源,加大产业化力度,将其运用到国民经济需求最为迫切的薄弱环节上去,促进科学、平衡的发展。本文提出的科技园区平台管理“中关村新解”,其核心并非是在中关村原有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之外实施多元化,而是要提升信息经济的集成管理水平,更为有效地适应生物经济大趋势要求。
(一)科技园区平台管理的中关村新解
1.中关村新解的界定
所谓“中”就是把握中国国情——农业人口比重大、科技水平低、国际竞争力薄弱;“关”是取其“关卡”之意,意味着打破国内与国外的藩篱;“村”代表的是引入新农村建设适用的国际先进技术,形成生产力。综合起来,中关村新解就是要发挥中关村的科技、人才和渠道优势,顺应生物经济的趋势,提升原有的信息经济管理应用水平,协助经济和科技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分享技术创新带来的正外部性。
2.中关村新解的实施对策
(1)发挥资源优势,引进农业科技成果
位于北京中关村园区的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技最高研究机构和学府,以其人才优势、区位优势、长期积淀的创新成果和紧跟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的信息优势,无可置疑地占据着沟通世界、服务全国的农业科技产业化制高点。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较为薄弱的乡村地区与智力资源富集的国内外科研机构之间,科技园区可以从两个方面搭建沟通的平台:一个是人员交流的平台,另一个是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交流平台。
(2)利用园区市场渠道优势,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
中关村科技园区长期以来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洗礼,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人才资源,有不少成功的营销模式,还有全球视野。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市场渠道资源。近年来北京市组织大学毕业生去京郊农村担任村官,着力解决农业人口脱贫致富过程中致富带头人缺乏科学技术知识、市场意识薄弱、观念落后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从进一步改善这项战略的实施效果出发,科技园区政策支持平台通过点对点帮扶形式,重点培养大学生村官的科技文化素养、有针对性地引进特色农产品和支农项目,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乡一村的落后面貌。
(3)实行“委区共建”,打造都市农业
从2002年11月起,北京市科委、农委和顺义区政府先后签订了共建三高示范区的决定,形成“委区共建”模式。在此背景下,北京市科委支持实施了“委区共建工程”——“顺义三高农业园区示范系列工程”。示范区的探索包括:一是建立和组织服务平台;二是建立园区科教机构;三是以服务价值链促进科技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融合,拉动产业链增值,包括聘请中国农大、北京农科院等科教机构的多位知名专家参与项目实施,完善中介组织等,形成了科技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促机制。三高示范区已成为顺义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龙头。
(二)“三安”模式的启示
北京三安农业科技公司是一家成立仅两年多时间的生物农业企业。企业历史虽然不长,但凭借创始时持有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域108项国际专利(PCT),严苛的“三超”食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推广体系,迅速在国内外市场打开局面,成为生物经济时代科技园区推动平台管理的典型例证。《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1日曾以“和谐农业看三安”为题重点介绍了三安公司推广生物农业科技成果致富一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体上,三安模式的基本经验可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概括:
1.国际化和法制化相结合的质量体系平台
在全球化时代,农业产业必须着眼于发挥本地相对资源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实现更大的发展。而全球潜力最为广阔的欧美和日本农产品市场的食品质量标准越来越严格,这对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农产品质量控制来说压力极大。欧盟实施了《欧盟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日本从2006年5月29日开始执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简称“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构成了致命打击。三安公司针对这一国际市场的新发展,创造了超越日本、超越欧盟、超越有机的“三超”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和标准。用三安公司技术生产出来的三安食品符合世界上任何一种食品检测标准。(11)生产优质安全的食品依赖的不再是事后的应急式检测,而是从与国际接轨的法制化质量体系建设中找到了解决方案。
2.国际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成果转化平台体系
“三安”模式是农业市场化可供选择的出路之一,是采用“企业+农户+政府”的模式组成利益的平台。在这个利益共享平台中,企业提供3A技术、技术产品和市场渠道,农户提供土地(或养殖场)和劳动力,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使所生产的产品日益深入地融入到世界大市场中。因此,在投入较低的前提下,广泛应用适合国情的生物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4月以来,三安公司先后在北京通州、平谷,河北白洋淀,吉林,四川等地建立与农民合作的股份公司,在三安食品品牌国际化的市场需求提升的条件下,以“麦当劳”的模式,即先收取三安模式加盟费、三安生物肥料和生物保护剂等28种产品的费用外加三安品牌使用费等,指导农民到国际上生产“三安”安全食品。
3.科学高效的机制设计
三安公司在践行机制设计原则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从而成功地把原本很难为普通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掌握和运用的科技成果,通过推广机制发挥实效。例如,三安集团把28项科技成果及其生物技术产品免费提供给农民,指导农民生产效果明显的安全、优质、平价的三安食品。
四、结论
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以及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迈入新的20年发展轨道对园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要推动二次创业,实现自主创新,其具体目标是建设全球新兴创新中心。在生物经济时代,科技园区必须超越传统的职能管理,走向国际化的平台管理,集成全球资源推动自身发展。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一种有益尝试,应利用中关村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和农业科技优势,通过完善的机制设计达到借力生物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并在未来为生物经济与数字化的信息经济集成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注释:
①戴卫.未来20年: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中心[J].中关村,2008(5).
②(美)阿诺德·布朗.生物学世纪:不要“完美”要“最好”[N].参考消息,2008-9-10.
③刘文正.后科学社会的特征[EB/OL](2008-04-11)[2008-09-17].中共中央党校网站,http://www.ccps.gov.cn/dxrd.phpcol=161&file=5138.
④李国敏.微软生态系统已成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动力[N].科技日报,2007-11-07.
⑤万钢.在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的讲话摘要[N].科技日报,2007-7-16日.
⑥托夫勒.中国,第三波的新盟主?![J].(中国台湾)管理杂志,2004,11(365):84-86.
⑦王春.刘燕华:把推进地方平台建设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N].科技日报,2008-01-18.
⑧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008-03-05)[EB/OL][2008-09-0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19/content_7819983_5.htm.
⑨蒋正华.在中关村自主创新高峰论坛的讲话[N].科技日报,2007-04-09.
⑩刘成.海尔PC怎样从跟跑变为领跑[N].经济日报,2007-07-06.
(11)范建,常丽君.安全食品不靠检测靠标准:三安食品与三安模式调查(2)[N].科技日报,2008-09-09.
标签:科技园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集成创新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生物技术论文; 平台经济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