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视点下的城市超循环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点论文,循环经济论文,体系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00(2006)02—0005—06
1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1]。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即减量化(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再利用(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再循环(Recycle,以废物多数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的“3R”原则。
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拉长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
钟丽锦等(2002)认为[2], “零排放”生态城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是有利于环境、资源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生活、生产、工作和消费模式。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需要全面地推进循环型城市的建设,改善中国城市发展的固有方式,加速城市经济集约化发展[3]。
2 城市系统中的超循环基础
德国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艾根提出超循环理论,认为超循环是由循环组成的循环,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循环功能,是经过循环联系把自催化或自复制单元连接起来的系统。城市是人类按照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目的地建造和创造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城市的各种功能、建筑物、构筑物、园林等所形成的文化载体,表现了人类的精神和意志,使人类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与周围环境、区域、城市网络不断交换能量、物质、信息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环境中特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和他组织共同作用的多重循环特征的巨系统。
从城市生态过程及其运行过程分析,要满足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的需要,包括洁净的饮用水、充足的食物和清新的空气,必须依靠周围环境的支撑和供给(或城市腹地的支撑和供给)。其大部分能量与物质如粮食、淡水、原材料、能源等,均需从其他生态系统(如农业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人为转入,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撑体系。同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却被转送到其他的生态系统,形成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
城市并不是供个人或单个家庭自产自用的生活场所,而是活的社会经济实体,这庞大的社会经济实体具有众多的子系统,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催化、甚至互为因果。子系统又可分出众多的子子系统。精细化的社会分工,使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庞大的社会经济体中占有一个比较确定的位置,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生产生活形态。同样,城市中的每一个家庭,也在城市系统中、在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中占有一个比较确定的位置,构成城市社会中的基本的消费单元。
从城市中的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状态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是一个随机的自组织的过程,包含着众多的个人、家庭和小范围的自组织的随机的微循环系统,这种微循环系统受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制度、法律、运行规则等所制约,甚至为文化及社会习俗所左右,成为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基本构成单元。这种微循环的基本构成单元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和随机性,成为城市系统不断进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使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各种超循环系统具有生动的涨落起伏和不断进化的能力。
3 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本层次、功能和循环效果
从循环经济的视点来分析,城市超循环系统可分为四个基本层面:即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城市层面和区域层面。其中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均属于循环经济的本体,而城市层面、区域层面则表征为一种更为广泛的超循环系统(见表1)。
表1 循环经济与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层次、模式、功能与效果
循环体系循环模式
循环功能 循环效果
企业层面 单个企业清洁生产
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和能源使用量,
资源高效利用、控制污染、提高产品的
减少污染排放,增强物质的循环使用功耐用性服务程度、与自然环境基本协调
能,利用可再生资源。
产业层面 循环产业链、工业:3R模式通过园区的地域空间组合,将相关企业促进工业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转型,从农
工业园区、 农业:有机模式 间的物质、能量、信息聚集循环,形成企 业有机模式到有机农副产品直至有机
农业园区等 业间代谢和共生关系。 食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层面 城市社会生 超循环的城市
在产业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社会生从城市社会生活和消费过程实现生态
活循环网络、网络循环体系
活和消费过程后的物质能量循环,城市城市的最终目标,提高人们的生态意
工业产业循 循环网络体系成为城市社会生产生活中
识,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环网络、
的重要支撑体系。
城市基础设
施的循环网
络等
区域层面 城乡循环网络、 多模式的循环
城乡一体化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多重 资源利用优化,城乡差距趋于消失,区
城市之间的循和超循环体系
网络的循环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的广度域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环网络、区域基 和深度增加。
础设施网络
从循环体系、循环模式、循环功能和循环效果来分析,城市层面的循环体系包括了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即循环经济的本体),还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的循环体系,如社区的循环体系、城市的循环网络、涵盖城市的基础设施循环体系等。区域层面的循环体系,则包含了城乡间一定范围内的循环网络、城市之间、城镇之间的循环网络,以及由这些网络所形成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
从循环模式来分析,城市层面的循环模式,应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超循环网络体系。这个超循环体系,涵盖了从清洁生产、3R模式、社会生活循环模式和城市整体的基础设施循环体系,将众多的各类循环体系和循环模式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其中每一个循环单元既能有效地形成自循环系统,又能对相关链接单元的循环提供支撑和帮助。众多循环单元的耦合链接,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络状的城市超循环体系。城市超循环体系不断地与外界(区域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城市内部进行着各种循环单元和循环层次的整合与分解,旧的循环单元被新的循环单元(或循环形式)所替代,形成城市超循环系统自身的涨落与起伏,以更为有效地、低耗能地不断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扩大城市自身的吸引和辐射范围。
从区域层面来看,城市是城乡多种循环模式和多种超循环体系关联耦合的重要节点,也是整个区域超循环体系的中枢和动力核心。在经济发达、城市密集的区域,在多重网络的循环基础设施的平台上,城乡的差距将日趋缩小,资源利用更为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增强,人民将走向一个更高的生产生活层次。
4 城市超循环基础的基本评价
4.1 城市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生态循环体系的基本评价
对城市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本评价,是构建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①市域资源的种类、开采量、加工环节、产品市场及流向、所属产业及在产业链中的位置等;②能源产地及流入渠道和路径、流入量、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不同产业或产业链条对能源的利用状况及三废总量;③绿色GDP总量、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GDP使用资源量、高技术产业占GDP的总量等;④城市生态循环服务体系是否完善、基本价值估算、基本功能定位;⑤城市生态环境容载力的确定,包括水资源等承载极限、生态环境的承载极限和城市发展极限。
4.2 城市现有循环单体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
①城市各企业中正形成的循环系统和可能形成的循环系统,在企业中的层次、功能、作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②城市各个行业中,正形成的循环系统和可能形成的循环系统在行业中的层次、功能和作用;③在城市的某一产业中,在不同行业之间已形成的循环系统和可能形成的循环系统,在产业中的层次、功能和作用;④城市中不同地域空间,如产业园区、大中型社区循环系统的状况、构建可能和产业重组的可行性分析。
5 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的构建
5.1 产业链体系及产业内部循环是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的基础
5.1.1 第一产业链及相关体系的构建
①第一产业应从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再向有机农业转换,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同时市域的农、林、畜、渔、副均应建立自己的循环体系,形成自催化和交叉催化的机制,不断完善产业结构。
②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层面分析,现代农业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形成有机的相互嵌套或相匹配的适应城乡社会生活的绿色体系,形成城市空间格局中的“负形”,形成城乡之间的生态廊道、游憩空间和城市自净化系统,是城市超循环体系的重要基础。
③第一产业的循环体系如何与城市生活(如城市居住社区等)的循环体系相匹配,形成良性循环的耦合关联系统,是城市超循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第一产业的循环体系与相关体系的链接过程,是一个产业(产品)——消费(废弃)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要增设或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需要增设产业链接的节点,包括位置的规划、用地选择、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的相应完善。
5.1.2 第二产业链及相关体系的构建
①对于城市这个巨大的复杂系统,第二产业可依据企业、行业的特点,以行业内或跨行业的循环来重构其行业(或企业)循环体系,最终建立第二产业的整体循环体系。
②循环产业链的构成,可由单一层面向多层次逐步构建,由单一行业向多行业逐步构建,由小片区向大片区逐步构建,生产过程基本封闭循环的产业园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
③重构城市产业链条,调整城市产业布局,进行城市用地置换等,均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步骤,应进行严谨的论证,以求逐步调整完善,做到切实可行,绝不可一哄而上,既要遵循城市生态规律和发展规律,又要顾及城市的长远利益。
④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第二产业链的改造、更新,从城市空间布局、用地置换、功能调整等方面,提供重构产业循环链条的平台。
5.1.3 第三产业链及相关体系的构建
①第三产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具有行业众多、功能各异、空间分布相互嵌套和相互交错、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自催化和交叉催化快速并强烈、行业循环产业链不易形成等特点,对此,第三产业循环体系的构建,不宜用行业来划分,而应以社区来划分,如居住社区、商贸社区、教育社区等。
②第三产业循环体系的构建的另一个特点是依托于城市基础设施,例如城市中单个居住社区不可能有自己的污水处理系统或垃圾处理系统,而必须依托于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或垃圾处理系统。
③鉴于上述特点,第三产业循环体系的构建,应以片区划分的形式,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循环体系来进行构建,并应建立小型的专项循环(或处理)系统(如医疗垃圾的处理等)。
5.2 产业间的循环和反馈调控体系是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2.1 城市产业间的超循环体系的构建
①城市超循环体系中,第二产业中资源——废弃物的流动基本路径、第三产业中资源——废弃物的流动基本路径和第一产业中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城市生活及废弃物流通基本路径,均是通过城市中的重要催化节点和流通环节进行的,经过废弃物收集、处置进入城市循环体系的,这些流动基本路径、重要催化节点和流通环节是城市超循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必须研究城市超循环体系中产业(行业)中纵向循环体系构建的可行性,产业(行业)之间横向耦合和区域内耦合的可行性。
③注重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础设施构建的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对原有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利用。
5.2.2 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反馈调控体系的构建
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的反馈调控系统,本质上是城市超循环体系中的催化系统。反馈调控系统主要包括:政府行政调控、市场反馈调节、社会服务体系和产业、行业、企业内部的反馈调控等多种类型。
(1)政府行政调控。
政府对城市的运行拥有宏观的相当大的控制权力[6],是一种多层次的反馈调控体系,广义上包括整个国家体系和城市政府管理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和行政干预权力。仅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银行、税务、工商管理等,是政府驾驭三种产业中众多的生产、销售企业和市场的缰绳,也是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中催化循环的控制节点,而城市政府的行政干预为这种催化作用和催化过程提供了运行的动力和机遇,表现为政府长期调控目标和应急措施相结合的多种行政调控能力。
(2)市场反馈调节。
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中反馈调控系统的主体。如果说政府行政调控是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中一种他组织的过程,那么,市场体系及调控功能则是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中自组织、自催化的主要动力和功能载体。完善的市场体系不仅具有城市内部各个产业和各个行业的销售——购买反馈调控功能,而且具有城市系统与区域其他系统、城市网络之间的销售——购买反馈调控功能。城市通过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积累大量财富和建设资金,同时也增强了城市自身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使城市呈现出无限的活力。
(3)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中类型众多、具有复杂关联和广泛非线性机制的反馈调控体系,包括新闻媒体、咨询服务、中介服务和多种多样的研究评估机构、律师服务、财会服务等等。它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趋开放、民主的城市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多地表现为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中多种多样的交叉催化和非线性反馈。
(4)产业、行业、 企业的反馈调控系统主要局限于产业循环和行业循环的内部,其反馈调控和催化功能对于产业集群、行业竞争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6 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本特征
6.1 开放性
城市系统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城市内部各个层面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以及个体和各个层面与外界广泛的各种各样的关联与耦合。仅从城市超循环体系层面来分析,城市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
(1)城市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与交换、吸引与辐射;
(2)城市的主体——人的流动性、聚居性和自组织过程;
(3)从城市微观经济层次看,城市中生产者(产品)与消费者(购买)之间是一个随机的自组织过程;
(4)从社会层次看,家庭的组成也是一个随机的自组织过程。这种随机的自组织过程,构成城市超循环系统中最为基本的微循环功能和微循环结构。随机的自组织过程,正是超循环体系开放性的主要特征;
(5)从城市的中观层次上分析,每一个企业、公司和行业,均与其他相关的企业、公司、城市职能部门、消费群体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广泛的开放性;
(6)尽管企业的内部生产可以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循环体系,但这个较为封闭的循环体系仅仅是指生产过程这个层面,为了维系这个较为封闭的循环体系,却需要众多更为开放的体系来支撑,如企业中的原料系统、员工系统、管理系统和产品销售系统等。
6.2 复杂性
城市系统的超循环体系中,综合着众多的大小不一的循环体系。这些循环体系,不仅限于经济层面,也不仅限于经济层面中的企业层面和工业园区的层面。即循环体系不仅仅是层状结构,循环体系与循环体系之间、循环单元与循环单元之间,存在着多维度的耦合关联效应。从城市超循环系统的纵向剖面看,每个产业、每个行业均有不同的多种多样的纵向循环体系。这些纵向循环体系之间、纵向循环体系与层状循环体系之间、每一行业与其他行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等等均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联耦合。这种纵横交织的关联耦合,构成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本框架,也构成了城市超循环体系复杂性的基本特征。
6.3 社会性
社会是在共同的生存条件下,将个体的人互相联系在一起,构成有组织、调控、运作能力的群体。作为城市系统中独立的具有自主意识和判断能力的个体的人,并不是一盘散沙,而是通过社会组合在一起,构成城市社会的整体。城市是社会的重要载体,人是城市的主体。从人的社会功能来看,城市中的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或循环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城市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和工作,发挥着各自不同的社会功能,组织并参与城市超循环体系中各种各样的循环过程。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城市超循环体系及各种各样的循环体系本质上均是城市社会的运行过程,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与现今提倡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均是城市工业的不同运行方式,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均是人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认知方式和社会行动方式,表征着人——社会系统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
6.4 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同作用
城市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中国,由于土地的国有政策和一系列的建设制度,城市他组织的各类子系统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今天,城市社会的他组织如各种各样的规划、发展战略、营销策划、直到引导消费者的五花八门的时尚广告,无不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到人们原本自组织的消费过程。即便如此,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自组织仍是无处不在的。
从循环经济的体系构建、基本模式和循环功能来分析,似乎是一个完全他组织的过程,但从市场、循环体系的空间组合及产品销售等层面,仍是一种自组织的过程。城市超循环的自组织意义在于: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不仅仅在于各个循环体系(或循环个体)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更在于各个循环体(或循环个体)之间的连接与耦合,更在于城市中能量、物质的更为广泛的循环过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XRK010)项目资助
标签:循环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自组织网络论文; 产品层次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自组织论文; 调控论文;